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八: 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八: 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习作 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重点)

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重点)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课文插图。 学生:已有的童话故事的阅读体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想象

1.揭示游戏名称: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词语对对碰”。

2.揭示游戏规则:老师说出一个表示事物的词语,你们给它对上一个能表现出它特点的词语。比如,我说“星星”,那你们可以对“亮闪闪”;我说“水牛”,你们可以对“庞大”,明白了吗?

3.教师说出教材上插图中的四种动物:母鸡、蚂蚁、老鹰和蜗牛。指若干学生完成互动游戏,师相机作适当简短的点评。

4.过渡:你们有人想过有一天母鸡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吗? 5.生自由发表看法。

6.揭示课题:瞧,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那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同学常常会萌发出很多不合情理的想法,我们常常称它为“胡思乱想”。但是老师觉得,这种胡思乱想却十分有趣,尤其当它出现在童话故事里的时候。

今天我们这堂课,就需要大家开启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一番有趣的想象,创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7.板书课题“这样想象真有趣”,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可以轻松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先让学生通过“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感知事物原来的特点。再通过设疑,告诉学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发生变化,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境,感知想象

1.同学们,你们看看,今天谁来了?(出示教材中的四幅插图) 2.仔细观察这几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 3.指名交流,发现这些动物的不同之处。 预设:

生1:第一幅图中的母鸡,飞得比树还要高。 生2:第二幅图中的蚂蚁,长得比树还要高大。

生3:第三幅图中的老鹰,在悬崖边,不敢飞,很害怕的样子。 生4:第四幅图中的蜗牛,跑得飞快。

4.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多么不可思议的四幅图哇!赶快去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吧!

5.生自由朗读习作内容,揣摩本次习作要求。 6.引导学生交流:你知道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吗? 预设:

生1:这次习作的主角是动物。可以是教材上出示的动物,也可以自己选一种动物。 生2:这次习作中的动物,都失去了它们原来的主要特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动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反的。

生3:这次习作是要写这些特殊的动物身上发生的奇异的事情,所以需要我们展开想象。写出来的事情要能突出动物“变异”后的特征。

7.小结:同学们,你们分析得十分到位。确实,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以这些不可思议的动物为主角,创编童话故事。大家看过、听过这么多的童话故事,那么,你发现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指名交流)

8.明确习作要求:

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动物当作人来写;想象大胆有趣,主人公几乎都有超常的能力;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

9.过渡:正是有了这些童话作者的大胆想象,我们才能读到这么多异彩纷呈的童话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编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吧!

设计意图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读懂习作的要求,明白想象作文的一些特点,是学生的基本功。所以,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审题,明白童话故事的特点,为下面的习作打下基础。

三、小组合作,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动物呢?找找和你有相同想法的小伙伴,组成一个讨论组,大家一起说一说,看看在这种动物身上,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如果你想以其他动物作为主角,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一起说一说。(将分组讨论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分组。将全班分为五个讨论组,其中第五小组的动物可以更多样化一点。)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师巡查并参与其中)

3.小组讨论后,各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也可以进行表演展示,简单阐述童话故事的内容即可。

4.生生互评,师相机梳理。 设计意图

将分组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分组,是本环节的一个特色。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互说构思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补充,使其故事更完善合理。在充分的交流和表演中,丰富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让学生的表达和表现更有内容。

四、多样创编,你写我写

1.同学们说的、演的都精彩极了,现在就让我们把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写在本子上吧!在写之前,老师还有几个秘诀,你们想知道吗?(出示秘诀PPT)

(1)一定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你创编的故事才能更加完整。

(2)还要给你的故事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这样才能吸引人。 2.学生自由创编,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修改习作,交流分享: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价,老师作重点评价。 (2)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看看自己写的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

通过多方位的交流,学生在互相评价、修改习作中,既可以看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合理的修改,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范文引路

小螃蟹学走路

在一片海滩上,生活着一只名叫贝贝的小螃蟹,它与众不同,因为别的螃蟹都是横着走路,只有它是直着走路。身边的小伙伴总是议论,这让它觉得很别扭。于是,它打算学习横着走路。①

海龟爷爷知道了,劝贝贝说:“你直着走路不是也很好吗?又快又稳,不比它们差呀!我看不用学了。”②贝贝说:“可是同伴们总是笑话我,说我不是螃蟹。我要做一只真正的螃蟹!”海龟爷爷摇了摇头,走开了。

贝贝开始模仿小伙伴们的走路姿势,偷偷地练习,先把一侧的四条腿迈向左边,移动身子,接着再把另外一侧的四条腿迈向左边。③

它很快就学会了横着走,感到很开心。

有一天,海滩上来了一个捉螃蟹的小孩。

小螃蟹们吓坏了,赶忙四散奔走,贝贝也开始横着快走起来,但是走得太慢了,因为它.......要先想怎么迈腿,迈哪条腿。眼看就要被小孩抓住了,贝贝一着急,就直着快走起来,它发......

现自己走得比同伴们都要快.,几步就钻到沙子里了。躲起来的贝贝叹了口气,想:“唉,看

来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呀!直着走,我也是一只螃蟹。”

第二天,海滩上又出现了贝贝直着走的身影。海龟爷爷问贝贝为什么不横着走路了,贝贝笑着说:“直着走路也很好,又快又稳!”海龟爷爷也笑了。⑤

总评:1.小作者想象一只螃蟹有着与原来完全相反的特征——直着走路,于是创编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首尾呼应,起因、经过和结果都讲述得十分清楚,内容安排合理。2.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结合起来,把小螃蟹贝贝的经历描述得绘声绘色,生动有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