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先看看名家对于成功的定义:
成功=70%的人脉+30%的知识(卡耐基)
在中国你想成功:需要80%的人际关系+15%的知识+5%运气 一个人30岁前靠的是能力,30岁后靠的是关系。
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失败也是非常突出的,美国70%的人辞职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如此的重要, 究竟什么是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把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流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叫做人际关系。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要和大家好好探讨一下的,第一个是物质交往与精神交流,我们在进入大学以前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精神交流为主,物质交往很少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友谊比较“柏拉图”。但是进入大学后,我们的交往中慢慢的会有更多的物质交往,到了社会我们的交往都掺杂着物质交往。人际关系和友情没有什么明确的界线,不是单单精神交流才能产生友谊,物质交往也可以产生友谊,所以并不是有了物质交往就没有友谊。很多人在这个方面都有误区,例如朋友介绍一个好的商品给他,他就会认为朋友在赚他钱,心里不舒服,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世界上最有智慧的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个人辛苦付出了都应该有回报,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你死我活的,而是大家都活,大家都赢才可能生存和发展下去,人际关系也是人在物质交往中的相互利用。
如果还不明白,我们就来核算我们大学以前的友情,说直接点。你失恋了,找朋友去喝酒,找朋友去谈心,你这种行为就是利用你的朋友付出的时间、感情和精力来缓解自己的痛苦与压力。当然如果你的朋友失恋了,他也可能找你,这个就是朋友间的精神交流方面的相互利用。(接下来会有专门从经济学的角度谈人际关系)也许我们不必要说到那么高尚,但是这样没有错,因为一个人无法活在这个社会上。而往往精神上的需要比物质上的需要更加强烈。
人际关系到底有多重要?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从企业招聘这个方面来阐述。首先这里介绍一下企业招聘
的流程(大部分企业),如果一个企业有一个职位空缺了,第一步:这个职位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其他人可否分担他的工作。第二步:如果是在不能取消,那么内部的人有什么人可以提升来担任这个职位。第三步:如果没有人适合提升来这个职位,内部人员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来推荐。(华为员工有内部推荐权)第三步: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才考虑,网上招聘,报纸招聘,宣讲会招聘,最后才是去招聘会设立摊位。而作为一个学生往往走相反的道路,就是先去招聘会,然后上网投简历。如果我们真的在大学里面经营好我们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大一的时候认识大三大四的师兄师姐并且保持良好的联系,到了你毕业的时候,你就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足够的就业信息甚至工作。
这里再说说人力资源主管或者总监,其实我们不应该怕他,因为他们比我们还害怕,他告诉老板这个人非常厉害,可以招进来,最后招进来后,一无是处,可能他就要和拿个人
一起走人。人才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就是合适的人到合适的职位,发挥超过100%的效益。扫大街的大妈把街道扫的非常干净,她也是人才,但是如果把一个计算机很厉害的人,但是很内向的人,叫他去做公关,他是个人才吗?再招聘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我是面试官,2个人来面试这个职位,一个我非常了解(大学的时候是我的师弟),我知道他适合那个职位,另外一个虽然简历上比他优秀,但是我不了解他,不知道他适合什么样的职位,我不会冒给老板炒鱿鱼的风险去请那个我不了解的。大学里面的人际关系,一个方面并不是要去得到多少好处,而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你,认识你,然后他们才有可能把合适的机会或者工作介绍给你,如果你不让别人了解。他们不知道什么东西合适你,甚至不认识你,你就错失了机会了,这个世界上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上个主题也讲了,个人品牌需要强大的传播。新东方的创业团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俞敏洪的创业团队都是他大学时候优秀的同学,老师与朋友,如果他们不认识俞敏洪,也许今天也没有新东方的成功。王强,徐小平,包凡一等等。
为什么大学是开拓人际关系最好的场所和时机呢?
大学与中学的不同:
1、大学精英汇集
虽然我们不可否认,现在大学生的素质是越来越差,因为年年扩招,但是也不可以否认,大学依然是精英的集合,记得我大二时担任会长,在面试300多名新的协会会员的时候,其中就有50多个班长,10多个学生会主席。起码他们是以前学校的精英(在某些方面)。给出官方数据,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比例为10%,就是上过大学的人占总人口的10%左右。然后全国100所重点高校的学生占全部大学生人数的10%,所以我们还是百里挑一的精英。未来社会的中高层会由什么人来担任,就是你身边的朋友,大学生们,也许今天他是一个普通同学,也许明天他就是某个企业的CEO,也许她今天是一个普通的女生,未来她可能是某个省长的妻子等等,未来的事情我们都无法预料。试想一下,今天可能大家都一无所有,可是十年后,我们身边的人,肯定有医生,律师,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官员,会计师,遍布各行各业。如果他们是你大学的朋友,起码你有不少的免费顾问吧。
2、具有初步的价值观
成熟的价值观与贴近社会现实。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会形成初步的价值观,还有对于朋友的定义。而且在交往的过程中也会贴近社会,所以大学里面,一、那些人会比较容易成功,那些人比较难成功,大学里面就可以推断一些。(这里不是看小任何人)二、由于大家的价值观都初步形成,那么就是说可以找到价值观相近,有共同目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是非常的难得,因为大家的发展方向一样,所以帮助的机会更加的大。三、就是大学里面的人际关系会涉及物质交往,这个可以给我们进入社会做人际关系得到很好的锻炼。新东方的创业团队也是有共同的价值观。
3、多种渠道开拓人际关系网络
大学有非常多的渠道可以开拓人际关系: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具体可以参考一下我的一篇文章(如何拓宽校园人际关系网络)这里有我对如何开拓校园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些技巧的看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们一般只会认识本班的同学,或者本校的部分同学,但是到了大学,我们可以认识很多方面的同学,还有师兄师姐,还有其他学院,其他学校的同学,通过各种的途径我们可以认识到很多的人,这是小学与中学无法比拟的。通过很多的联谊,很多的PARTY,很多的舞会,很多
的活动,很多的赛等等等等,我们都可以认识到很多的人,不过最重要的是参与,积极主动的参与。
4、廉价的投资成本以及深远的高额的回报。 这个方面我们做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抛开我们的所有东西,从纯粹经济投资角度来计算大学的人际关系支出与收入。首先把我们自己当成一个基金,这个基金的最大投资者(父母),CEO是自己,核算一下自己的基础资本(金钱少数,时间,精力,感情大量),到了大学我们开始投资(其实从小学就开始投资了),我们投资在人际关系,投资在学习,投资在感情,投资在运动,投资在游戏。那么我们看看人际关系的投资与回报,大学的人际关系投资,金钱少数(因为大家都没有钱),时间精力感情(大部分),在大学,只要一起去吃顿宵夜,旅个行,一起上课,一起参加学生会,联谊都可能成为朋友,甚至好朋友。这个方面的投资是很少的,但是如果到社会,投资人际关系:金钱大量,时间精力(缺乏且昂贵),更不要说感情。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三的时候,我担任一家广告公司的校园执行总监,被派去和一个客户洽谈关于合作的问题,对方是一个部门经理,我约了他3天,最后他答复我,他在星期五中午有时间,那么中午时间就是要请吃饭,不可能请经理去饭堂,去快餐店,去大排档吧,所以选择了一个不错的西餐厅,叫了一个不错的西餐套餐,吃饭的时候,他又告诉我,他下午有一个会议,只有剩下半个小时时间,我给出我的方案,他看了以后,说他们已经没有预算了。下次有机会合作,也许到了社会以后,花上几百甚至几千的一次社交成本都交不上一个朋友,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和我洽谈的人是我的大学朋友或者同学,我去到他所在的城市,他会先来接待我,然后说:“这么好来看望我(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走,我请你去吃饭,帮你洗尘。”然后吃饭期间,我说:“其实我这次来找你是有一个项目和你合作的!”他会怎么回答!很多时候会说,没有问题,你的人我信得过,具体细节我们到公司谈,可能就是你们大学认识,这样一个500万甚至更加大的项目就成交了。
大学的时候对于人际关系的投资,是低成本的,可能在你交的1000个朋友中,有一个朋友可以帮助到你,也许你就回收了所有的成本了,另外人脉就是钱脉,认识的人越多,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多,那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大学最重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认识多一点朋友,认识多一点优秀的人,认识多一点对于你将来有用的人。这样在你的未来,你就可以慢慢的享受你的回报。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至于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结交朋友,我已经有文章去说明,这里就不说了。
人际关系影响我们成功最大的因素,大学是最好的时机去积累人际关系的时候,朋友给你带来知识,机会和开阔你的眼界,所以大学里面,请拿出足够的成本去投资你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时间,精力与感情。
最后介绍几本书给大家,在这个方面:《影响力》 、《中庸》 、《方与圆》 、《人际关系的白金法则》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