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在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C.全部工资总额 D.工人的日产量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2、当考察某地区工业企业整个工人状况时,总体单位总量是( )。 A.工人的劳动定额 B.全体工人总数3、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是( )。 A. 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 A. 无区别 B. 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D. 不可能一致 5、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6、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期限 B. 调查时间 C. 登记时间 D. 标准时间 7、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 C. 总体分布的大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一般趋势 8、对比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 A.人均粮食产量 B.单位粮食产量 C.粮食总产量 D.平均单位粮食产量 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 A.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 B.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下限C.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D. 众数为零 10、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相比较( )。 A. 均抽象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 B.均根据同种序列计算 C.序时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一般平均数表明现象在规定时间内总体的一般水平 D.严格说来,序时平均数不能算作平均数 11、如果现象的发展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 )。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 12、在统计实践和理论中,指数一般是指( )。 A.广义的指数概念 B.拉氏和派氏指数概念 C.狭义的指数概念 D.广义和狭义的指数两种概念 13、某工厂产量本年比上年提高了15%,产值增长20%,则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 )。 14、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 A. 小于10 B. 不大于10 C. 小于30 D. 不小于30 15、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置信度)从68.27%提高到95.45% (其它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 )。A. 增加一倍 B. 增加两倍 1、男性是品质标志。( ) 2、在一个统计总体中,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都可以有多个。( ) 3、股票市场中经常使用百分点。例如,平均股票价格从100美元上升到110美元,则股票价格上升10个百 C. 增加三倍 D. 减少一半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分点。( ) 4、在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不能只凭相对数的大小来判断,只有将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问题的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 5、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期限。( ) 6、 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的普查中,调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 7、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互换便产生了正指标和逆指标。( ) 8、对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 9、在钟型分布只存在适度或轻微偏斜的情形下,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距离,大约只是中位数与众数距离的一半。( ) 10、某厂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8%,1994年比1993年增长12%,则1993—1995年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9.98%。( ) 11、在相对数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值是不能相加的,而在平均数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值是可以相加的 12、狭义统计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 13、如果物价指数不变,物量指数上升,那么价值指数的增长率一定与物量指数的增长率相同。( ) 14、极限误差就是最大的抽样误差,因此,总体指标必然落在样本指标和极限误差共同构成的区间之内。( ) 15、当全及总体单位数很大时,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相差无几。( )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 A.大量观察法 B.综合分析法 C.统计分组法 D.归纳推断法 E.指标体系法 2、在全国人口普查当中( )。D.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3、普查属于( )。 A. 全面调查 B. 一次性调查 C. 经常性调查 D. 专门调查 E. 非全面调查 4、组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 )。 A. 组数的多少成正比 B. 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C.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D. 全距的多少成正比 E. 全距的多少成反比 5、平均指标是( )。 A. 一个综合指标 B. 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D. 在同质总体内计算的 6、直线yc=a+bt中的b表示( )。 C. 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 E. 不在同质总体内计算的 C.年龄是数量标志 A.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B.男性是品质标志 E.全国人口数是数量总体 A.趋势值 B.趋势线的截距 C.趋势线的斜率D.当t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c的平均变化数额 E.当t=0时,yc的值 7、下列指数中( )是总指数。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数指数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 E.价格指数 D.平均指标指数 E.上述指数均包括 8、12.1996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 9、抽样的基本组织形式有A. 纯随机抽样 B. 机械抽样 C. 分层抽样10、在一定的误差范围要求下( )。 A. 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C. 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少E. 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D. 整群抽样 E. 阶段抽样 B. 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D. 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和抽样方法。 2、 概括地反映了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相应总体参数的平均误差程度,可衡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大小。 3、中位数是一个____ __平均数,其数值大小不受极端数值的影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 和数量标志两种。。 5、组织重点调查的关键是确定 。 6、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指标称为_____指标。 7、某商场2003年商品销售量增长了20%,商品销售额增长了18%,则商品价格平均下降了 。 8、平均数指数是从 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 9、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状况的指数称为 。 10、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 。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1、根据以下资料,试编制产品产量总指数 工业总产值(万元) 产品名称 基期 甲 乙 丙 1800 1500 800 报告期 2000 1800 1000 10 5 0 报告期产量增长(%) 2、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 18121515元/件 3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3、在某乡2万亩水稻中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400亩,得知平均亩产量为609斤,样本标准差为80斤。要求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乡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范围。 4、年粮食总产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1 2 3 4 5 产量(万吨) 230 236 241 246 252 年份 6 7 8 9 10 产量(万吨) 257 262 276 281 286 要求: (1)分析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否接近于直线型? (2)如果是直线型,请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第12年的粮食生产水平。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 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5:BBACA 6-10: AACBC 11-15:BCDDC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5:×√√√√ 6-10: √×××√ 11-15: ×√√×√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5: ABCD AC ABD BD ABD 6-10:CD BC BD ABCDE BC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5: 样本容量,抽样平均误差,位置,品质标志,重点单位 6-10:质量指标,1.67%,个体指数,总指数,统计总体(调查对象)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1、解:产品物量总指数: kqp0  =106.04% qp02、解: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涵义。正确的计算方法是: Xmm/x1902506091049 19025060910300.951.001.05101.84%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影响。故正确的计算为: xf18190122501560915555平均单位成本X14.83元/件 f19025060910493、解:、已知 N=40000,n=400,x=609斤,б=80,t=2 样本平均误差xn  允许误差Δx=tμx=2×4=8 平均亩产范围x=x±Δx 609-8≤x≤609+8 即601—617(斤) 总产量范围:601×20000--617×20000 即1202—1234(万斤) 4、解: (1)计算逐期增长量,检查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否接近直线型. 计算结果如下:各逐期增长量分别为:6、5、5、6、5、5、14、5、5;从逐期增长量来看,各期增长量大体相等,所以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发展趋势是直线型的。 (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计算表如下 T 产量Y TY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55 230 236 241 246 252 257 262 276 281 286 2567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385 230 472 723 984 1260 1542 1834 2208 2529 2860 14642 ynabt根据标准方程tyatbt211ty(t)(y)14642552567n10得:b==6.345 1122238555tn(t)10到第12年时,t=12 代入趋势方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