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网络有害信息传播的措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当今社会带入一个真正的数字化时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国际化、大众化,一个巫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如何抵御网络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保护青少年安全,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网络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青少年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促进沟通的同时,混杂其中的不良内容又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与网络对小学生的正面影响相比,目前其负面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更加引人注目,其中之一就是使许多孩子患上了网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网瘾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校园网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网络,管理独立,内容独立。在校园网络可以采取许多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来防范有害信息的产生、传播,甚至一些技术可以提前分析出网络有害信息动向,截断有害信息传播的源头。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网络应用日趋普及,上网的环境和方式也更加多样。目前,有Internet的地方,青少年儿童就能够掌握上网技巧,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在,学生将校园网络当作简单的上网工具,在访问互联网期间,不可避免的接触不良信息,或产生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作为校方有责任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并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校园网络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约束太紧,将影响大家使用网络的积极性;约束太松,会产生大量有害信息影响学生的学习。校园网络管理过程中需要“堵”,但不能为主,不能总是担心、
害怕学生“犯错误”,“堵”的太多会将学生更加厌恶学校的教育,应当“疏通”网络,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校园网络中“犯错误”我们可以掌握和控制。我们不能以陈旧的思想“限制”学生的网络需求,应当要积极“引导”学生用正确、合理的方式上网,满足学生正当的要求。校园网络管理应采取“防”、“堵”、“疏”相结合的办法,“防”是防范有害信息的产生于校园网络内,“堵”是防止有害信息侵入校园网络及传播,“疏”是疏通学生思想,让学生能够有渠道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一、封堵有害信息侵入校园网络及传播
在防范网络有害信息工作中,IP地址和MAC地址是具体的、重要的两个因素。网络有害的访问与传播都离不开计算机终端,计算机终端与网络连接必须有IP地址和MAC地址,防范工作就是针对计算机终端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限制、隔离、追踪、监视,找到计算机终端设备就可以找出相应的操作人员。
1.管理好IP地址
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网都要申请一个IP地址。在校园网络中,应该尽量少用自动获取IP地址方式,或者将自动获取IP地址行为限定在某个特殊场所。在分配IP地址过程中,IP地址要与计算机终端MAC地址绑定,这样无论这台计算机移动到哪里都可以进行追踪,基于IP地址管理的各种策略与访问控制始终有效。
2.管理好MAC地址
MAC地址管理可以以用户端的MAC地址为过滤依据,便能从硬件上对用户端进行控制。方法是登录交换机利用ARP命令将IP地址、交换机端口绑定。端口安全功能能让你配置一个端口
只允许一台或者几台确定的设备访问那个交换机;能根据MAC地址确定允许访问的设备;允许访问的设备的MAC地址既可以手工配置,也可以从交换机“学到”;当一个未批准的MAC地址试图访问端口的时候,交换机会挂起或者禁用该端口等等。
3.数据包过滤控制跨越网络的数据流
通过实现控制跨越网络的数据流,可以限制网络通信量,限制网络访问到特定的用户和设备。在路由器或交换机上,可通过使用访问列表来执行数据包过滤。访问列表可用来控制网络上数据包的传递,限制虚拟终端线路的通信量或者控制路由选择更新。
4.使用VLAN技术
VLAN隔离法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是为了避免当一个网络系统中网络设备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众多的网络广播报文消耗大量的网络带宽,使得真正的数据传递受到很大的影响,确保部分安全性比较敏感的部门数据不被随意访问浏览而采用一种划分相互隔离子网的方法。
二、合理使用网络行为控制系统
对校园而言,“网络行为控制系统”是管理者的好管家,它使用了最先进的网络底层监控技术和内容智能判别技术,对原有系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它有效平衡了学校上网所带来的影响。它对校园的上网行为进行了规范和调整,避免师生访问不良网站、发布不良信息,保障了学习、工作的网上通路,节约了校园的管理开销。
“网络行为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将目前管理者普遍关注的“学生上网行为”从后台推向幕前。对于校园网内的访问各种网页行为,“网络行为控制系统”通过内置URL库,关键字过滤等方式进行管控。对于采用SSL方式加密的网页,如钓鱼网站等,使用证书验证链接黑白名单
技术同样可以管控。“网络行为控制系统”不仅可以Web、FTP、E-mail等常用服务进行控制,通过深度内容检测技术,根据应用数据包四层到七层的特征码,实现对QQ、MSN、SKYPE等IM聊天工具,BT、电骡等P2P下载工具,PPLive、QQLive等在线影音工具,网络游戏,在线炒股等网络应用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
网络行为控制系统部署方式:网络行为控制系统的WAN口同局域网的网关相连,LAN口(DMZ口)同局域网交换机连接。局域网内的任何网络设备和PC都不需要更改IP地址。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行为控制系统采用硬件解决方案,因此具有运行速度快,不影响用户访问等优点。
对于网络的滥用,封堵还是放任?这是摆在校园网络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武断封堵,无疑是因噎废食。网络行为管理产品提供灵活地策略管理,根据需求量身定制,帮助学校师生“上好网,用好网”,实现校园网安全、文明、健康、高效的网络环境。
三、融入过滤技术控制源头
上网过滤软件通常是指使用语义分析、网址过滤和图像过滤等技术,当用户访问(包含色情图片、色情内容、暴力内容)等信息时,过滤软件会立刻开始过滤,屏蔽这些访问请求,并且给访问者以警示信息的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此外过滤软件通常不停的升级系统的语义、网址等相关数据库,以增强过滤功能和性能。一般过滤软件主要功能:
1.不良网站过滤
通过对常用浏览器的监控,对比数据库中的需过滤URL数据,判断当前网站是否已加入黑名单并执行相应操作。通常会终止用户当前正运行的用于查看“不良信息”的软件。
2.色情图像拦截
图像检测进程从待检图像队列中获取图像数据,先归一化图像尺寸,然后分离肤色区域和非肤色区域,在对肤色区域关系进行分析后去除干扰,提取区域的特征送入已训练SVM分类器。当图像被检为色情图像后送入人脸检测器,若人脸不是主要部分便确定为色情图像。
3.文字过滤
通过加载过滤关键词数据库并对当前用户查看内容进行语义分析,屏蔽不良信息包括时政类的不良信息,有时会终止用户当前正运行的用于查看“不良信息”的软件。
4.应用程序屏蔽
通过黑白名单对软件进行过滤,可以禁止各种软件(包括但不限于游戏类、聊天类、邮件类、办公软件类),并阻断以代理服务器或代理类软件而躲避网址屏蔽的匿名浏览。
5.应用程序监控
通过对应用程序(包括输入区域)监控,对比数据库中语义库,如分析到“不良信息”都会强制关闭应用程序。
6.网络监控
通过计算机相关接口获取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获取HTTP数据,将HTTP协议数据解析后,经过URL检测器,不良URL检测器和关键字检测器后,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图像检测器,通过图像检测将新发现的不良网址提供给系统管理员。
四、疏通学生思想
学校是最合适让学生说话的地方,因为学校是教育机构,可以及时给有思想困惑的学生帮助。如果学校不让学生说话,就不知道学生的思想问题出在哪里,表面看学生很平静,但实际可能隐藏更大、更多的隐患,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很被动,看起来总是在“堵窟窿”。
学校应当摆脱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真实想法,学校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才能行之有效。学校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迷恋”,通过校园网络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把学生思想留在校园网络中,给他们发表看法的空间,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策略。
五、安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
六、安装杀毒软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互联网用户关心的重点已从硬件基础建设,转移到了网络服务与管理。创建和谐校园网络,不仅要加快网络基础建设,更要以育人为主线,管理为保障,实现人性化管理与技术监管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媒体、家长等各方面的作用,综合治理,共同净化网络环境。
相关材料:
对学生而言,上网有诸多有害之处:
1、伤害身体
迷恋游戏,通宵达旦地玩,能达到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地步。身体伤害很大!尤其对脑部的伤害很大,上网打游戏时会暂时降低智商,时间长了会导致智商下降。
2、心理方面
由于网迷对网络有着很大的依赖心理,轻者影响学习使注意力难以集中,重者可能会心理变态,而且还会降低个人素质。
3、易惹是非
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上网的钱,有的敲诈,有的抢劫。还有一类人进出网吧,他们纯粹是敲诈一些小学生,经常有打架斗殴的事在网吧发生。
4、影响学业
学生一旦迷恋上网,成绩肯定会直线下降。其主要的问题是上网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有个例子,一个五年级学生开始时成绩是全班第5,仅仅一年就降到了倒数第6名,由此可见其影响!
5、安全问题
大多数网吧都未请专业人员安装安全设备,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更没有保安人员,所以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6、网络内容的伤害
网上的一些内容对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伤害是巨大的。其不良的如黄、毒内容及其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一些不健康的视频及图片,直接导致了上网者的个人素质下降,真实的精神毒品!
7、社会角色及观念的改变
在网络游戏中,动辄几十上百万的一个武器装备,一个网络虚拟级别,使得许多孩子的价值观念有了改变。杀几十个人,结几十次婚,养个私生宝宝这在网络中简直就不是什么怪事了。有的游戏及空间里还对杀人进行奖励,与社会实际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矛盾,也是对孩子的法制观念的戕害。
徐州市刘湾小学(201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