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9月5日
地点:三小博士工作站
参加人员: 王旭忠 张庆春 刘禹 刘希 刘楠 魏春勤 王源
王霞 姚敏 梁建华 徐维 李宇红及跨越式教师。
主题:跨越式课题低年级教学模式的培训 主持人:刘 禹 活动过程:
一、 北师大博士汇报本次活动的主题及活动方式: 1、 活动主题:跨越式课题低年级教学模式的学习 2、 活动方式:
3、 上午,教师和教研员对跨越式课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
行解读。
下午,将是分组进行“低年段的教学设计”的实战演练。
二、 由课题组教师刘楠为全体低年段的教师解读“跨越式课题低年段
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
三、 刘楠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综合课例”《b p m f 》、《夏夜多
美》。
四、 教研员张庆春老师万恶大家解读低年级“新课程标准”。 五、 组织教师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课文《四季》的“集体备课”演练。 六、 王旭忠局长做讲话总结:
永宁的跨越式课题将一如既往的推广下去,我们的教研活动的要更注重有效性,要大力的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素养。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二)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9月18日 地点:多媒体 参加人员:张庆春 刘希 蒋国 刘楠 魏春勤 王源 王霞 姚敏 乔惠芬 马丽君 张萍 主题:研讨课:王侠老师的《北京》教学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活动过程: 一、王侠老师进行备课,做课,由蒋校长、刘 楠、乔惠芬老师进行听课评课。 二、王侠老师进行修改,再进行二度备课,做课。其她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各方面的维度观察:及“课堂活动、目标的完成、拓展阅读、拓展写话、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填表。 三、观察人员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及评价建议。 四、张庆春及刘希博士对王霞老师的课进行评课。 五、校长做总结发言: 本次校本教研的内容新,观察细,用数据能反映课堂上的很多问题,以便于提醒做课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加完善。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提高。 六:刘希博士说: 纳家户回民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值得推广,希望你们能坚持做下去,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完善或需要修改的地方要及时改正或者像我们咨询,我们将热情地给予支持! 主持人:刘 楠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三)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9月18日 地点:一楼多媒体 参加人员: 王红霞 刘希 蒋国 刘楠 梁建华 徐维 主题:研讨课:李玉红老师主讲的 《 》 活动过程: 主持人:王红霞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四)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9月6日 地点:一楼多媒体 参加人员: 王红霞 刘禹 蒋国 刘楠 梁建华 徐维 课题组全体英语教师 主题:观摩课:李宇红老师的《 》 主持人:刘 楠 —跨越式课题第年段的英语的教学模式 活动过程: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五)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9月26日 地点:三小博士工作站 参加人员: 秦晓旭 赵国良 张庆春 刘楠 魏春勤 王霞 王源 乔惠芬 马丽君及课题组1—3年级全体语教师 主题:“探索与实践”第三期跨越式课题专题研讨会(跨越式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过程: 一、组织会场人员、清点到场人员。 二、主持人刘楠汇报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及活动形式。 1、主题:“探索与实践”第三期跨越式课题专题研讨会 ——跨越式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活动过程: A、观看视频 B、教师研讨 C、自由研讨 三、主持人刘楠组织教师观看视频《岳麓实践论》 四、每个小组由两名教师做主题发言和补充发言分别5分钟和3分钟。 五、其余教师自由讨论发言。 六、赵国良老师做研讨会的总结发言: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系列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赞成。 主持人:刘 楠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六)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9月6日 地 点:三楼多媒体 参加人员: 蒋 国 纳青春 刘楠 朱文娟 党海燕 邹丽芸 郑新芬 耿辉 纳金萍 王文兰 寄存志 主题:六年级数学公开课: 杨帆老师的《 确定起跑线 》 活动过程: 一、 杨帆老师提前备课、制作课件。 二、 杨帆老师做课《确定起跑线》 三、学校部分领导及数学教师听课评课: 郑新芬:教师精神饱满,课前准备充分,对多媒体操作熟练。建议在课堂上要注意巡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党海燕: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得课堂容量很大,但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思考后,再进行讲解。 纳金萍:因为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比较大。但很可贵的是教师能够利用实物图和课件相结合的方式来突破难点,并且还搜集了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巩固,使得本堂课听起来很轻松,学生很容易接受。 „„ 四、纳青春副校长做活动的总结发言: 此次活动我们安排的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希望大家能学到好的方法,下学期我们将开展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来相互促进。 主持人:朱文娟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七)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10月18日 地点:闽宁镇中心小学 参加人员:蒋国 刘楠 魏春勤 王源 王霞 姚敏 徐维 李宇红及其他观摩团教师。 主题:跨越式课题低年级教学模主持人:张庆春 式探讨及校本教研观摩 活动过程: 1、 主持人员张庆春老师宣布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活动意义。 2、 语文、英语教师分别分成两个组听低年级语文马金梅老师的观摩课《小柳树和小枣树》及英语观摩课。 3、 课题组博士、校领导、及我校王霞老师代表教师进行评课。 4、 教师参观闽宁中心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1) 观摩丁红莲老师的低年级汉语拼音课《an en in un vn》 (2) 低年级三位教师进行研讨《汉语拼音课存在的问题》 (3) 闽宁小学校长做研讨总结。 5、 王旭忠局长、秦晓旭主任、张庆春老师分别对本次研讨会做全面的总结。 6、 我校几位教师对闽宁一行的观摩交流写出真实的心得体会。 闽宁—永宁西部的一朵金莲
——闽宁中心小学听课心得
纳家户回民小学 刘 楠
“闽宁”早有耳闻,每当听到“闽宁”二字,贫穷落后的凄凉景象都会出现在我脑海中,昨天带着出去放松游玩的心情到闽宁小学,眼前的一切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尤其是在我一直幻想的贫穷落后凄凉的小镇竟然有如此出色的青年教师,而且是承担新的教学模式,跨越式课题研讨,前来听课的领导、教师足有一百多人,马金梅老师落落大方,课堂井然有序,我认真的倾听,仔细得记录琢磨每个环节,看着学生的课堂反应,我的感觉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快乐。快乐的是在马金梅老师所营造的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中感受着一份份真诚;快乐的是在稚气真诚的朗读和话语中与孩子们的共同经历阅读的过程;快乐的是与孩子们一样不断深入的思考中感悟到的真情。这是一堂非常有实效的课。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即: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更让学生经历了阅读体验的过程。即本课贯穿始末的朗读。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那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就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延伸,我觉得这节课就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
1 、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例如:学生在课文里找出了描写小柳树美丽姿态的语句后,在反复读中突出了小柳树的美丽,增强了感染力。
2 、以读动情,坚持渗透性。例如:小柳树虽然美丽,但是随着她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瞧不起小枣树。这一骄傲得意,只关注对方缺点的性格特点是
从她说的话中体现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老师将小柳树两次说的话对比朗读,从而让学生较好地把握了小柳树的人物性格。在逐层渗透中,为后面理解小柳树对待小枣树的态度发生变化,做出了必要的铺垫。
3 、以读育人,注重熏陶性。例如:文中小枣树的话语很少,但却凸现了她的宽容大度,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在品读小枣树的话之前,马老师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小柳树,你认为已经结果子的小枣树现在会怎样对待自己?在学生发散思维想象之后,再来读文,感受小枣树的为人,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一次震撼。
结尾处,马老师步步为营地引导学生感受做人的道理,如果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柳树和小枣树你更喜欢谁?”让学生辩证地看,是不是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呢?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尝试。
4 、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不仅使课文变得更形象生动,更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增大课堂的容量,而且为突破教学难点起到很好的铺垫。例如:如果仅是从老师的语言中,或是从课文的文字上让孩子凭着自己的理解去了解,势必达不到效果。让学生明白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特点的不同,对揭示本文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这节课还有待于完善,它不可能十全十美。跨越式 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需要我们这些承担课题的实验教师们去用心体会,更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总之,今天能到闽宁中心小学观摩到这样的教学活动,真是非常令人震撼。闽宁,已经由过去的野葡萄变成今天的一朵金莲花。
闽宁—永宁西部的一朵金莲
——闽宁中心小学听课心得
纳家户回民小学:刘 楠 2011年10月20日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八)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9月18日 地点:多媒体 参加人员: 刘 禹 蒋国 刘楠 魏春勤 王源 王霞 姚敏 乔惠芬 马丽君 张萍 张自芳 钱海霞 邹艳霞 主题:研讨课:马丽君老师的《玩出了名堂》 主持人:刘 楠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活动过程: 一、马丽君老师进行备课,做课。其她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各方面的维度观察:及“课堂活动、目标的完成、拓展阅读、拓展写话、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填表。 二、观察人员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及评价建议。 三、刘禹博士对马丽君老师的课进行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指导。 四、刘楠做本次活动的总结发言: 通过几次的校本教研的培训,我们的老师对课题的模式更加熟练,课堂教学的水平一次比一次好。本节课,马老师上了一节既轻松又高效的跨越式的课,值得大家的学习。 六:刘禹博士说: 纳家户回民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模式很新颖,老师们做的非常认真,这是我今年第一次来到纳家户回民小学收获的第一份惊喜。希望你们能坚持做下去,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完善或需要修改的地方我们将热情地给予支持!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九)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9月18日 地点:多媒体 参加人员: 刘禹 蒋国 刘楠 李宇红 徐维 主题:研讨课:梁建华老师的《 》 活动过程: 主持人:刘 楠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十)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10月25日 地点:望远小学 参加人员:刘楠 乔惠芬 马丽君 张萍及中年段课题组教师 主题:研讨课:黄春燕、刘志娟老师的《陶罐与铁罐》—跨越式课题中年段教学模式 活动过程: 一、 主持人:赵国良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十一)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11月18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徐少清 张庆春 刘楠 魏春勤 王源 王霞 姚敏 乔惠芬 马丽君 主题:研讨课:王源老师的《静夜思》 记录人:刘 楠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活动过程: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十二)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11月8日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蒋国 纳青春 刘楠及全体教师 主题:专题研讨:有效作业的设计 活动过程: 主持人:刘 楠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十三)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11月16日 地点:多媒体 参加人员: 青龙县代表团 杨和学区语文教师 蒋国 刘楠及我校全体文教师 主题:观摩课:乔惠芬老师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 活动过程: 主持人:刘 楠
纳家户回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十四)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2011年12月5日 地点:多媒体 参加人员: 纳生国 杨和学区各校数学教师 蒋国 纳青春 刘楠 朱文娟 及我校全体数学教师 主题:公开课:耿辉老师的《正负数》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活动过程: 主持人:刘 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