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 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 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B.我国大部分磷化工骨干企业集中在磷资源比较丰富的云、贵、川、鄂和靠近外贸出口市场而技术力量又相对较强的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区。 C.《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大。 D.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 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
产——市场——播出——盈利——再创作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规程。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总是忘记了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彩陶——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有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彩陶集实用和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艺术、工艺于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反映了原始社会数千年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存情境。可以说,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并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出现了彩陶。中国彩陶的发展、繁荣和衰亡历经4000年之久。尽管彩陶文化并非一种考古文化,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除了各种各样的石器外,绝大多数是以陶器为其重要表征的。其中,色彩绚丽、图形优美、造型多样、工艺精湛、数量较多的各种彩陶,更成为这一时段最有系统、最具规模、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并因此而成为华夏远古文化的一种鲜明特征。“仰韶文化”的命名就是以在遗址中发掘的红底黑彩的陶片作为重要证据,而“仰韶文化”之所以又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以鱼纹为主的半坡类型和以鸟纹、花卉纹为主的庙底沟类型,也是以遗址出土的彩陶坟饰作为区分的主要标志。 据估计,中国出土的彩陶约有5万多件,很可能是世界上出土彩陶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彩陶绝大多数都是日常实用器皿,如盆、碗、壶、罐等等,分布的地域几乎遍布全国。这些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在造型设计上却颇具匠心。制作时对器物的各部分运用不同的比例变化。构成各种柔和优美的轮廓曲线,其式样繁多,并随各地习俗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在图案设计方面,中国的史前彩陶都能结合不同器形的特点和装饰部位的不同,或疏或密,或繁或简,饰以不同纹样。图案丰富多彩。有的宜于俯视,有的适于平观,将器物的实用性质和使用的审美效果结合起来。其中大量出现的编织纹和几何形纹,具有彩纹和底色相互衬托虚实相应的作用,形成“双关图案”。这种构图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基本装饰手法。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是远古神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器物之外,还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即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关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
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往往引起争论。唯有彩陶数量最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6.下列对“彩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陶是一种陶璧上有各种彩纹的远古陶器,其纹饰的特点有时作为原始文化类型划分的依据。 B.彩陶是一种集实用、审美等文化功能于一体的远古陶器,在中国原始文化遗存中具有代表性。 C.彩陶是中国远古先民发明的一种带彩陶器,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 D.彩陶是在素陶基础上发展而来后一种带彩陶器,体现了中国远古先民对美的追求。 7.下列对“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彩陶保留着几千年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变经的痕迹,反映了新石器时找人类历史发展的状况。 B.彩陶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不同特点,再现了原始人类生活的独特情境。 C.彩陶包含多重原始文化意蕴,为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D.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不论先后,都经历过素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中国是出现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 B.中国的彩陶制作精美,文化信息丰富,出土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年代最为准确,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C.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造型却颇具匠心,例如让编织纹和几何形纹的彩纹与底色相互衬托,产生出虚实相应的双关效果。 D.与其他几类原始文化遗存相比,只有彩陶能同时为探索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等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依据。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也是其他经历过彩陶阶段的国家远古文化的辉煌代
表。 B.彩陶文化并非一种考古文化,因为从考古学来说,彩陶文化其实是从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 C.彩陶的制作颇具匠心,体现了远古先民的审美追求,但它的制作主要还不是出于审美的需要。 D.彩陶虽然是原始人类生产的一种器物,但它的一些制作经验却对后世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先祖事略
王士祯 山人名士祯,姓王氏,字于真,青州诸城人。 始祖讳责迁,济南新城著藉焉,称琅瑯公。后逊居新城之曹村,为某大姓佣作。一日大风晦暝,有一女子从空而堕,良久既雾,公于尘垒中得之。云即诸城县初氏女也。晨起取火,.不觉至此。时公方螺居,女子年十。主人以为天作之合,遂令谐优俪焉。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琅瑯公孟子,善人最少,姓醇谨,事父母诸兄皆得其
欢心,尤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枝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诸饿者以次受糜,妨其笠于槐,累累如也。乡人呼之曰“王菩萨”,而称其家曰“大槐王氏善人”。 三世祖讳麟明,经官颖川王府教授,称颖川公。颖川为善人次子,生而警颖强记,于书无所不赌。十四朴博士弟子员,每试辄冠其群。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官永平郡司训,劝.学兴行,为多士式。最后迁教授颖川王府。既至,疾作,期年而卒。志传称公内廉行修。人.伦醇备。事大父琅瑯公王孝,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颖川公卒,哀毁如礼,服阙除户都。当事以其能,晋秩佥事,守.云中。强直奉法,军民赖之。寻亚参议,守上谷。条上谷机宜十二事,悉中要。以忤当事意,调贵阳。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戍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选自《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久既霁,公于尘盆中得之 霁:明朗 .B.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 .C.劝学兴行,为多士式 .D.当事以其能,亚秩金事 .
数:屡次 式:榜样 以:凭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 A. 岁时勤力治家,人产计口给食
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 B.
余悉以赈乡里贫乏者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C.
诸饿者以次受糜,纺其笠于槐,累累如也
颖川公卒,哀毁如礼 D.
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琅瑯公的婚姻颇有传奇色彩,夫人初氏从天而降,主人认为是天赐良缘,于是令其结为夫妻。 B.善人公生活简朴,乐善好施,人称“王菩萨”,在琅瑯公五个儿子中排行第五,故名王
伍。 C.颖川公聪敏好好学,博览群书,为官即赴颖川王府任教授,刚到任就患病,一年后去世。 D.忠勤公忠孝双全,在上司面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在家乡父老面前则温文尔雅,恭敬而有礼貌。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绞者于共下。(4分) (2)公至,彞人争以所知异未走报公。(2分) (3)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面母沈安人亡。(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融 李约 四郎飞雪晴去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 玉辇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填空。(6分) (1)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 ”。极言秦始皇的功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 ”,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2)《促织》选自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揭露了封建皇帝的荒淫;诗人 的《致大海》,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
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阔,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
六、(12分) 20.右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微。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微,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微时必须采用的。请结合节微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3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25字。(4分) (1)林冲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2)杜十娘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22.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4分)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 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朋友走到一起来, 共着一个梦想, 友谊的圣火传递千秋万代。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参 一、
1. B 2. A 3. D 4. B 5. C 二、
6. C 7. D 8. B 9. A 三、
10. D 11. C 12. C 四、 13、(10分)
(1) 家门前种有一棵数,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4分)
(2) 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2分) (3) 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
去世了。(4分) 14、(8分)
(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
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5、(6分) (1)履至尊而制六合樯橹间灰飞烟灭长使英雄泪满襟铁马秋风大散观 (2)聊斋志异普希金
五、 16、(4分)
选择的是一个曰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请
画意的意境美。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景中融情,场面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17、(4分)
(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
“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我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18、(6分)
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稠”在当地的方言中是“多、丰
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与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问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
19、(4分)
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纯朴;灵性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情景,表
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
六、
20. (4分)
答案示例:祥云朵朵 楚韵荆风迎宾客 编钟声声 高山流水觅知音 21(4分)
林冲是一位由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被迫反抗的英雄形象。
杜十娘是一位沦落风尘,但向往美好爱情、善良而刚烈的妇女形象。 22(4分)
答案示例(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高擎五环旗,我们激情满怀。
山连着山,水连着水, 大家走到一起来。 同在一个地球,
文明的种子撒遍五洲四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