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班级,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各种人等都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调皮大王有,胆小怕事的乖宝宝有,聪慧懂事学什么会什么的聪明宝宝有,发展比同龄孩子慢一拍的迟钝宝宝也有,热情大方但做事莽撞的热心宝宝有,胆怯内向但做事细致的内秀宝宝也有……由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所以这个小社会其实还挺复杂的,如何使这个复杂的小社会得以和谐发展,除了需要我们老师要有高度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外,还必须得做到公平和公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既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会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孩子们的心灵是敏锐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关爱每一个孩子,才能在孩子们心目中建立崇高的威信,才能使集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关爱每一个孩子,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说着容易,做起来不易,一方面班级老师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人与人之间都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亲朋好友的孩子应照顾,领导老师的孩子要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能丢,这都是人之常情。假设你所带的班级大部分甚至每一个孩子都是千托人万说情进来的怎么办?特别是在面对诸如床位、座位的安排、六一演出等这样的敏感事件,怎样做才好?另一方面,孩子在个性、习惯、品行等方面千差万别,有的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也很让人省心,爱他容易;而一身毛病,习惯、品行都有问题,天天制造事端的孩子想爱也难。所以说,要想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愉悦地学习发展,对班级教师的师德修养、综合素质、教育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所以说当幼儿老师不易,当一个幼儿园、家长、孩子都满意的班级老师是难上加难。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孩子比较活泼、大胆,能够认真安静的倾听,同时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孩子一直深受我们的喜欢,我们也愿意和他们亲近,在许多活动中会先给他们机会,自主性游戏时,我们会请自己喜欢的孩子先去游戏,而忽视了一些平时我们不太喜欢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我们的疏忽和严厉的批评教育,也会渐渐疏离我们,开始变得不太愿意和我们交流,也渐渐无视我们教师的存在。而且在班级整个集体中也存在那些比较害羞、腼腆的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就构成了“小社会”的不和谐,这些事实和现象提醒着我们对待孩子要公平、平等,杜绝“偏爱”现象的产生,同时也要注意到那些“默默无闻”的角落。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给予每一个孩子机会,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公平公正地关爱每位孩子,是孩子健全人格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要从细
节做起,从小处抓起,把平等公正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帮老师、帮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孩子们非常乐意并视为很骄傲的一件事,所以在分发操作材料、分碗分筷、跑腿去其他活动室拿材料等,尽量请不同孩子去完成,以做到公平公正地发展每个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又如:值日生评选由全班孩子来民主评选,这样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的、和同伴团结友爱的、关心集体劳动积极的孩子在评选中就会占优势,这样不仅选出了大家公认的值日生,也促使孩子们都努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公平公正透明的选举会让孩子们认识到只有自己努力做到了,才能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让孩子切身体会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公平公正地关爱每位孩子,用博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