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汉语研究中的是非问句 教学改革 浅析对外汉语研究中的是非问句 邵 越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山东聊城【摘252000) 要】本文论述了现代汉语中是非问句的基本分类、语调区分、否定形式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关系、以及是非问句中的非疑问功 能等问题,并对其相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以明确对是非问句的认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汉语;是非问句;对外汉语教学;分类;语调;功能 是非问句是疑问句中的一部分,此类问句一般要求对方在回答 时有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因而名为“是非问句”。是非问句的出 现应追溯到20世纪中期,吕叔湘先生在其《中国文法要略》中首 次将疑问句分为“特指问”和“是非问”两部分,“是非问句”由 此出现在国人的面前。可以说,吕叔湘先生对疑问句的划分做出了 重要贡献,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随着对语言现象认识的不断增加, 学者们对疑问句内部系统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及至20世纪70 年代,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提纲》中,将疑问句分为四类, 即: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以及选择问。自此之后,疑问句的四类 句型初步建立起来。在对外汉语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对于是非问 句的理解往往成为学生,尤其是印欧语系的学生学习的难重点难 点,因此,系统理解是非问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大重点。 一样可以构成是非问句。例如: “他已经同意了”………………………一“他已经同意了吗?” “妈妈的病好了。”……………………“妈妈的病好了吗?” “这款手机是最好的。”…………一一“这款手机是最好的吗?” “知足的人是幸福的。”……………“知足的人是幸福的吗?”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句:“你该不会是考砸了 吧?”、“你这台电脑应该是你的吧?”,这一类问句以语气助词“吧” 做结尾,往往表示一种揣测和推断,同样也是陈述句末尾加语气助 词的形式。 2、用“好吗”、“行吗… 可以吗”做结尾的是非问句 此类问句中,提问者带有询问的态度,希望得到回答者的应允 或同意,例如:“嫁给我,好吗?”、“你别闹了,行吗?”、“麻烦让一 让,可以吗?”在回答这类问句的时候,表示肯定就用“行”、“可以”、 根据《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解释,是非问句可以分为“用 “好”来回答,但是当表示否定时,一般只用“不好”、“不行”来表示, 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用 好吗’、‘行吗’、 对吗’、 可 般不会用“不可以”回答。 以吗’等的是非问旬”、“用语调表示疑问的是非问句”这三类:_】] 3、用语调表示疑问的是非问句 1、用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三个例子: 陈述句的末尾加上“吗”,构成疑问句,这是汉语中比较简单的 “你今天不开心?”、“那本书还没找到?”、“我哥哥来了?” 类是非问句,例如: 以上三个句子叫做语调是非问句,我们可以看出,假如将句末 “这是陈晨的书包。”………~……“这是陈晨的书包吗?” 的问号改为句号,那么上面的句子就变成了三个陈述句。刘月华老 “明天要下雨。”…………………….“明天要下雨吗?” 师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对语调是非问句做了解释“一个陈 “她喜欢看明清小说。”一~一...一一一“她喜欢看明清小说吗?” 述句只要带上一问语调,即旬尾语调上声,就可以构成疑问句…… “阳光总在风雨后。”………~……一“阳光总在风雨后吗?” 这种疑问句对语境和上文的依赖性很强……一般都包含惊讶、怀疑 在回答此类问句的时候,一般用“是”、“嗯”、“不”“不是”、“没 的成分。” 有”、等回答,比如: 二、从语调角度分析是非问句 问:“这是陈晨的书包吗?” 从语调角度上来分析,上面三个句子不同于陈述句句末以“吗” 答“是,这是陈晨的书包。”、“不是,这不是陈晨的书包。” 和“吧”结尾的两种是非问句,用语气助词“吗”、“吧”的是非问旬中,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达到方便简单的效果,往往会直接省 句末的语调既可以高扬,也可以是平的或降低音调。这是因为汉语 略掉后边的句子或者只保留谓语的主要成分,例如: 是表意文字,“吗”和“吧”已经在句中承载了疑问信息,因而就 问:“她喜欢看明清小说吗?” 不需要语调加以负载。但是对于语调是非问句而言,由于没有了语 答:“是。”/“嗯。…/不是。”或:“是,她喜欢”/“不,她不喜欢。” 气助词,那么这个句子要想表达疑问的含义,就必须依靠高扬的疑 同样,当陈述句的否定形式在句末加“吗”时,变成“是非问 问语调来负载疑问信息。语调是非问句可以写作:“s+?”的形式, 句如下: 它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 “昨天没有下雨。”………………………一_‘‘昨天没有下雨吗?” 1、“SI+?”形式 “李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学生。”………一“李老师不喜欢说谎的 A:你毕业后有什么安排,你准备去哪儿工作? 学生吗?” B:安排?大不了当家里蹲呗 “你没跟他解释清楚。”……...………….“你没跟他解释清楚 A:家里蹲?[ 吗?” B说的“安排?”是对上面周蘩漪说的“安排”的重复, “她不愿意和这个人合作。”...…………“她不愿意和这个人 S1+?是一种重复性问旬,是由重复对方刚刚说过的话形成的。另 合作吗?” 外,还有重复整个句子或者只重复所关心的部分。例如: 在回答是非问句的时候,学生容易在回答是非问句的否定形式 A:刚才发生了什么? 日寸犯错误,此时要向学生说明,在现代汉语中,不论是肯定形式还是 B:警察来了。 否定形式,当回答者同意问句所表达的意思时,就用“是”、“对” A:警察来了? 等肯定回答,如果不同意,就用否定回答:“不”、“不对”、“不是”等。 A:你简直无理取闹了! 例如:“昨天没有下雨吗?”假如回答者同意昨天没有下雨,那 B:我无理取闹?你血口喷人! 么就回答:“对,昨天没有下雨。”如果不同意,就回答:“不,昨天下 B中的句子就是重复了整个句子,而c中的例句中则是只重复 雨了。”有的时候,答句中“是”、“不是”与后面的句子肯定或否 了说话者所关心的那一部分。 定相一致,但如上述例句中的“对”或“不”却并不与后面的句子 2、“S2+?”形式 致,这是因为它们在语义上是与问句发生关系而非其后的句子。 这类问旬是接引性问句,它并不重复上面的话,但是却要由上 当陈述句后带有语气助词“了”、“的”时,句末加上“吗”,同 文或者语境来引起: 、是非问句的基本分类 斯而部 2n1 . 2朔 ---——147---—— 浅析对外汉语研究中的是非问句 A:我看他志得意满的样子,想也没想就拿水泼他。 B:你还拿水泼他? 这里的问句,就是由上文引出的。 C:这样对人家,该不会生气回去了吧? 而这句话,则是根据说话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而引发出来的疑问。 三、否定形式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关系 教学改革 这几种形式,例如: A:老王,一早就来了? B:是啊,反正冢里也没啥事儿干。(沟通交流) “否定形式是非问句是根据语法要求,并以否定形式来提问的 种特殊形式的是非问句。否定形式是非问句具有特殊的结构形 式和语用价值。” 而正反问句是用肯定和否定的词语相叠的方式 提问,一般让人选择一项作答。不少语言学家在深入研究疑问句时, 对于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关系产生了分歧,本文简单的将主要的 极为语言学家的观点列举出采: 50年代初吕叔湘先生在《语法学习》中将反复问和抉择问合 并作一类,即“选择问”,他认为选择问是重叠或融合了两个是非问 句而成的。1982年,范继淹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指出“现代汉 语除了特指问句、其他疑问句都是一种选择关系,疑问句系统就是 选择问句与特指问句的对立,而是非问句是选择问句的一种特殊形 式。” A:天气变冷了,我给你买件大衣oE7 B:嗨,花那钱干什么。(祈使) A:咱家的冰箱坏了,再买一个吧? B:行啊,你管钱,你说了算。(委婉请求) A:你敢不听我的话?仔细你的皮! B:哪能啊,您是我的活祖宗啊!(威胁)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于语境因素“会消解其正常的疑问 功能,使其衰变或发生转移。,,【 因而在使用是非问句的非疑问功 能时,上下文以及语境作用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在中级学习阶段产生瓶 颈,这要求教师在讲解的同时,根据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进行有选 择的筛选出学生本阶段需要的信息知识,以防止学生接受的信息量 过大而对目的语学习产生倦怠和反感。反之,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 段,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而有趣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 学习兴趣,完成目的语知识的输入一内化一输出过程。 之后陆俭明先生指出特指问句与选择问句并不是是非问旬中 的一类,他认为正反问句、选择问句(包括正反问句)以及特指问 【注释】 [1][2] 刘月华,潘文娱,故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 句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袁毓林又从结构方式和语义表达层面 入手,结合过去的研究,他将疑问句划分为特指问句和非特指问句 书馆2004增订本.787—789. [3]刘月华.语调是非问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2. 两类。又将非特指问句分成是非问句和非是非问句两类。再将非 是非问句划分成正反问句和非正反问句两类。我们可以认为,他将 [4] 孙婧.浅析否定形式是非问句.教学大参考,2006.7/8. [5][6] 王惠.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简述.语言理论研究. 正反问句划分在了是非问句之下。 [7] 荆、帮俊.疑问句及其非疑问语用功能.黑龙江教育学院 1996年邵敬敏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所有的疑问句都可 以看作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又可以分为是非选择和特指选择,前者 学报,2008.12.要求做肯定和否定回答,后者则要求作针对性的回答。是非选择问 又可以分为单项式选择问(是非问)与双向选择问(正反问)。”[6] 【参考文献】 这样看来,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又被划分在了同一个层级中了。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2. 关于是非问和正反问的关系研究,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共 [2] 李艳.对外汉语四类疑问句的习得顺序[M].湛江师范 识,相信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学者们的努力,在这个问 题上会有更大的进展。 学院学报,2010.1O. [3] 高华,杨欣欣.再谈英汉否定是非问句的答句[M].合肥 从疑问程度采讲,疑问句被分为“有疑而问”、“半信半疑”、“无 学院学报,2010.3. 疑而问”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从疑问程度上来讲是层层升的。是 [4] 汤淑珍,丁锐.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疑问句教学如何有效 四、是非问句中的非疑问功能 非问句同样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划分: 的完成[M].宜春学院学报,2010.6. 这是你的书吗?(有疑而问) 这不是你的书吧?(半信半疑) 【作者简介】 你们一母同胞,就一定要搞得老死不相往来吗?(无疑而问) 邵越(1989一)女,山东聊城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硕 研究方向:中国语言 是非问句中的无疑而问一般有:沟通交流、祈使请求、威胁恐 士研究生,现就职于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助教, 吓、挖苦讽刺、训l斥恼怒、抱怨牢骚、提醒警示、惊讶感叹、建议劝告 文学.(上接第105页) 人民记住,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最高境界,即大孝。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 [2] 王杰,儒学的政德观,北京日报,2012.12.19. 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 行为方式。口 它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其思想精华具有引 [3]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5.4 导人们走向崇高境界的作用,是宝贵的财富。当前塑造我国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不但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还要有中华 【作者简介】 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作深入的研究便是 李天骄,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 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进而建设优秀 焦雪梅,中共济南市历城区委党校高级讲师,长期致力于传统 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 文化、应急管理、社会民生等领域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上接第125页) view/OO798a7ab8f 67c1efbd6b820,2015.8. 【作者简介】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郑 乐,浙江江山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波大学,任职于宁 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波大学海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高校思政工作. ・--——148 I 《新西部》2016.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