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的应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34卷第2期 测井技术 Vo1.34 No.2 2010年4月 WEI L L()GGING TECHN0L0GY Apr 2010 文章编号:1004—1338(2010)02—0159—05 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孑L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的应用 吴见萌,葛 祥,张 筠,董 震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以核磁共振岩心实验标定为依据,充分结合谱信息的分布特征,并借助测试资料对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 孑L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的评价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测井较易剔除非储层,能够提供可靠的 储层参数,较为准确判别储层流体性质,应用效果较好,提高了低孑L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测井解释符合率。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低孑L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参数;流体性质 中图分类号:P631.84 文献标识码: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MR Logging to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 West Sichuan WU Jianmeng,GE Xiang,ZHANG Yun,DONG Zhen (Well Logging Branch,Southwest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I.TD.,SINOPEC,Chengdu,Sichuan 610100,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the NMR technology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valuation of the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 western Sichuan.Based on the NMR core tests data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trum signal distributing and testing data,researched is NMR log— ging evaluation technology for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 western Sichu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MR logging can provide appropriate reservoir parameters for real res— ervoir and accurately identify reservoir fluid property,SO,application effect is better.Moreover, it improves interpretation accurate rate for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d pro— 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exploitation in the tight clastic rocks in west Sichuan area. Key words:NMR logging,low porosity,low permeability,reservoir parameter,fluid property 0 引 言 确地计算储层参数和判别储层流体性质,进而提高 测井解释精度E。。。 川I西地区须家河组主要储层位于须二段和须四 段,砂体发育,单层厚度大,约3O~80 m;储层岩性 复杂,包括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钙屑砂岩和 1剔除非储层 灰质砾岩等,储集空间以粒间孑L、次生溶蚀孑L为主, 常规测井曲线较易识别出致密砂岩、泥岩、炭质 普遍发育裂缝,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储层基质物性 页岩等非储层,但对于炭质砂岩仅依靠常规曲线则 差,绝大多数孑L隙度小于1O ,渗透率低于0.1× 遇到了识别难题,很可能测井解释为高孑L隙度、高含 m ,属于致密甚至超致密碎屑岩储层,具有复 气饱和度的假优质储层,对诸如此类非储层,核磁共 杂的气水关系。常规测井在评价复杂岩性的储层参 振测井技术展现出了较大的优势。 数和流体性质方面存在多解性。核磁共振成像测井 以××5井须二段4 785 ̄4 790 m炭质砂岩为 的最大特点是测量结果不受岩石骨架成分的影响, 例,该段岩性纯,孔隙度曲线同向变化,电阻率测值 直接进行地层孔隙和流体类型的探测,能够较好地 较高,常规处理成果反映为优质储层。该段核磁共 避开复杂岩性对储层评价造成的不利影响,更为准 振有效孑L隙度较低,平均有效孑L隙度仅1.59%,同 作者简介:吴见萌,男,1982年生,T程师,从事测井资料解释与综合研究工作。 ・ 16O・ 测井技术 时,差谱法指示该层无明显可动天然气信息,为非有 效储层。因此,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技术能有效剔除 浅灰色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物性相对较好, 岩心分析孔隙度为4.7%~6.5 9/6。图1左图第6 道显示岩心分析孑L隙度与核磁共振有效孑L隙度对应 性较好,同时,依据这2段岩心,对岩心分析孑L隙度 与核磁共振有效孑L隙度进行了线性回归(见图1 右),其相关系数为0.95,则说明核磁共振测井所计 算的储层物性参数可靠。 炭质砂岩等非储层。 2提供可靠的储层参数 对于须家河组储层,常规测井曲线的计算精度 相对较差。针对川西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储层 开展了85块岩心孔隙度和10块岩心渗透率、饱和 度的核磁共振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测井可 依据××5井核磁共振测井处理参数,对××8 井须二段进行了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图2为× ×8井须二段4 975~4 976 m和5 010 ̄5 016 m岩 以在致密储层提供比较可靠的储层参数l2]。 以××5井为例,取心段4 739 ̄4 755 m,岩性 屑砂岩岩心分析与核磁共振测井提供储层参数对比 图。图2中第7、第8、第9道显示取心段岩心分析 孔隙度与核磁共振有效孑L隙度、岩心分析含水饱和 为灰色细粒岩屑砂岩,储集物性差,岩心分析孑L隙度 为0.8 ~3.7 ;取心段4 925~4 933 m,岩性为 碚=o9.50 0;8& 5 +n 10M7599 / . . = 图1 ××5井岩心子L隙度与核磁孑L隙度相关关系图 *非法定计量单位,1 ft 12 in—O.304 8 II1,下同;**非法定计量单位,1 mD=9.87×10 m 图2 X X8井核磁共振测井提取储层参数 第34卷第2期 吴见萌,等: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的应用 图3 ××l1井3 550 ̄3 563 m井段核磁共振测井流体判别成果图 度与核磁共振含水饱和度、岩心分析渗透率与核磁 共振渗透率相关关系较好,则核磁共振测井所计算 的储层参数合理。 衰减信号所得到的谱分布特征呈双峰指示,即左峰 对应的束缚水,右峰对应的可动流体信息,据此,可 看出该储层可动流体所占的比例大,同时,差谱法指 示 分布峰延后,其主峰主要分布在100 ̄400 ms 之间,为明显气层特征;此外,移谱显示长回波间隔 3识别流体性质 川西地区致密碎屑岩储层中的孔隙流体成分以 丁2分布谱较短回波间隔 分布谱向减小的方向偏 移,也具明显天然气响应特征,综合评价为气层(见 图3)。 气、水为主,因此,在储层流体识别中,主要以测试资 料为依据,结合谱信息的分布特征,并借助岩心分析 饱和度与核磁分析饱和度相关关系研究l4],有针对 性地建立起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不同地层段T2谱的 3.2高电阻率水层 核磁共振测井能较为明显地区分出裂缝性致密 气、水分布界限。其界限值见表1。 表1川西地区 谱气水分布界限情况表 分布值/ms 岩性 碎屑岩储层可动水、可动气的分布信息。以××5 井为例,5 032.2~5 042.9 m井段,岩性为细粒岩屑 石英砂岩,漏失钻井液24.9 m。;5 063.7~5 091.9 m井段,岩性为细粒岩屑石英砂岩,气测全烃0.075 十0.812 。常规与成像测井反映该储层段基质物 性相对较差,网状裂缝发育,且深侧向电阻率较高, 可动水 天然气 依据川西须家河组储层评价标准,上述2个层储层 应评价为气层。但核磁共振谱分布特征(见图4)上 3.1低电阻率气层 有明显含水迹象,这主要表现在5 035~5 036 m和 ××11井须四段3 550~3 563 m岩性为浅灰 5 075 ̄5 076 m井段网状裂缝发育段,长等待时间 分布谱明显前移,依据 谱的气、水分布界限, 可得出5 035~5 036 rll井段可动流体信息几乎被 地层水所占据,平均可动水孔隙度为1.58 ,5 075 ~色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气测全烃4.894 37.893 。常规测井曲线特征反映该储层段电阻率 绝对值较低,约1O Q・ri'l,与相邻泥岩段的电阻率测 量值较为接近,仅依靠常规测井曲线难以判别该储 层是否含水L3j。 5 076 m可动流体信息被部分地层水所占据,平 均可动水孔隙度为1.0 ;差谱显示,裂缝不发育 段, 谱分布范围为100~400 ms,具明显含气特 征。据此,综合分析认为,该段地层裂缝含水,基质 孔隙含气。完井后经射孑L测试,该储层段获得水产 核磁共振测井处理成果图显示丁2分布谱幅度 较高,分布范围大(0.5~3 000 ms),反映基质孔隙 度相对较高,为储层特征;该储层段A、B、D组回波 测井技术 量72.4 m。/d,进一步证实了成像测井与核磁共振 测井结合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可靠性。 3.3钙屑砂岩气层 ××22井3 830.6~3 834.0 m井段岩性为浅 孔、加砂压裂及酸化压裂测试,获得天然气产量 2.413 1×10 m。/d,证实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 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可靠性。 3.4裂缝一孔隙型气层 灰色中粒钙屑砂岩,气测无异常,录井未解释。常规 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反映该储层储集物性相对较差, 含气特征不明显。核磁共振处理成果图(见图5)显 示 分布谱幅度较低,谱分布范围相对较窄,即基 质物性相对较差;长等待时间 谱右峰反映可动 核磁共振测井在裂缝性致密碎屑岩储层中应用 效果较好。以××5井须二段5 138.5~5 178.5 1TI 为例,该储层段岩性为灰色细粒岩屑砂岩,气测全烃 0.037十61.829 ,井口气泡4O 。常规测井曲线 和成像测井图显示该储层储集物性好,高角度裂缝 极为发育;同时,核磁共振测井处理成果图反映 流体信息,右峰延后,其主峰分布范围在lOO~4oO ms之间,差谱法也指示谱分布范围在100~400 ms,具明显气层特征,同时,核磁共振有效孑L隙度 3.85 ,平均可动气孑L隙度为2.57 ,平均含水饱 和度33.2 ,综合评价为气层。该储层段经套管射 分布谱幅度较高,分布范围大(O.5~3 000 ms),储 集物性好,差谱(见图6)显示可动流体较发育,并且 谱峰延后,其峰值主要集中在8O~4O0 ms之间,具 明显气层特征。此外,核磁处理平均有效孔隙度为 图4××5井5 020~5 100 m井段核磁共振与成像测井组合图 岩性曲线 自然伽马/API O 三孔I羁c度曲线 电阻率曲线 声波时差 IIs・疗‘) 深侧向电阻率 Q・m1 核磁.旆体分析 核臌总孑【腺度 谱.姑 普礴待时间 谱图像-差谱 自然电位^dv l5c 140 补偿中子 40 2 浅侧向电阻率幅}・rn) 2000 20核醛 L隙度 20核磁流体j徽 0 0 ▲ ■ ▲ 舳_一一一 §... 平均井径厂m 补偿骝度他・口 l 一一一 2-一一一一 0c . 2 3 深度/ 2(】核磁 20 隙度 0 长等待时间 谱血0 短等待时间 谱 0 差谱/ms m 毛箧水I毛管水 I J懑l, 30O 0I 3o00 3 3000 {。 t f J ' t 3820 ● _lI E 。一^ 一 , t >  I< I,~I  1>;f \,l莩  38z ̄1 图5 X X22井3 830.6~3 834.0 m井段核磁共振流体判别成果图 第34卷第2期 吴见萌,等: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的应用 图6 ×X5井5 138.5~5 178.5 Ill井段核磁共振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成果图 表2 MRIL—P型核磁共振测井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结果对照表 5.9 ,平均可动气孔隙度为4.4 ,平均含水饱和 密地层中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储层参数。 度为25 ,综合评价为裂缝一孔隙型气层。该解释 (3)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孑L隙度低渗透率储 层经射孔测试,获天然气产量8.582 1×1O /d, 层评价中能准确判别复杂储层的流体性质,特别是 无阻流量19.886×10 m。/d,核磁共振测井解释结 能解决低电阻率气层、高电阻率水层、钙屑砂岩气层 论与测试结果一致。 的流体识别问题。 3.5应用效果评价 表2为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地区须家河组致密 参考文献: 碎屑岩储层的流体性质判别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 [1] 肖立志.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解释与应用导论[M].北 出,核磁共振测井判别致密储层的流体性质具有较 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好的效果,其解释符合率为88.9 。 [2] 肖立志.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与岩石核磁共振及应用 [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 结 论 [3] 曾文冲.油气藏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EM].北京:石油 工业出版社,1991. (1)核磁共振测井能有效剔除炭质砂岩等非储 [4]莫修文,李舟波,梅忠武.核磁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与 层 应用[J].测井技术,1997,21(6):424—431. (2)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孑L隙度低渗透率致 (收稿日期:2009—11—04本文编辑余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