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妊娠合并肝炎60例的临床分析
【摘要】作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荣疾病——病毒性肝炎威胁着众多孕妇,可能发生在孕妇妊娠的早、中、晚期,而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对妊娠相互之间的影响,本文对2003年8月-2008年8月的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60例进行临床分析。 【关键词】妊娠;肝炎;临床分析 1一般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了某医院2003年-2008年的妊娠合并肝炎病患者60例,平均年龄大致为34.4岁,有50例为初产妇,另外10例患者为经产妇。另外按血清病毒性标志物可以将医院的样本分为: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45例,甲型病毒性肝炎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6例。按临床分型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21例,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3例,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且无合并症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也为34.4岁。两组孕妇年龄、孕周相仿,具有可比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为:胎儿娩出后24h失血量500ml。失血量的测定方法均采用面积换算和称重法。 1.2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产后出血、孕妇早产、孕妇死亡的死亡率,而统计学方法是用的是x2的方法。 2临床结果分析
2.1孕产妇并发症的比较低蛋白血症14例,肝炎组大量腹水26例,消化道出血8例,电解质紊乱12例;对照组无一例出现上述并
发症,两组比例差异有显著意义。
2.2孕妇早产及产后出血的比较两组早产的比较,肝炎组早产20例,对照组早产1例,两组比较显然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后出血的比较,肝炎组产后出血30例,对照组产后出血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3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比较两组孕产妇死亡率比较:肝炎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10.00%,均为重症肝炎患者,其中2例死于产后,4例死于产前,。死亡原因为产后出血、肝昏迷、肝肾综合征。对照组无一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围生儿死亡率比较:肝炎组围生儿死亡者10例,其中死胎6例,死产3例,新生儿死亡1例,均为重症肝炎患者。对照组无一例围生儿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妊娠病毒肝炎的治疗分析 3.1妊娠病毒型肝炎的治疗
3.1.1急性肝炎期应保证绝对休息,并保证营养,足量碳水化合物,饮食适宜低脂肪、高蛋白。
3.1.2保肝治疗护肝药物可选择如肝宁、益肝灵、肌苷等,这些药物有去脂的作用,可辅助减轻肝胆的负担。另外多种维生素可改善肝功能,如维生素k可促进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的合成,维生素k10mg,每天1次肌注;维生素b6参与脂肪和氨基酸代谢,并可减轻肝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每天200mg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肝细胞修复增生,每天2g口服。
3.1.3抗病毒治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乙肝患者可使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4ml,每天1次肌注,一月后隔天1次,3个月为1个疗程,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的功能。 3.1.4重症肝炎的治疗 dic的防治
由于dic是重症肝炎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出现dic需用肝素治疗,因肝脏灭活功能已下降,故肝素用量从低剂量开始,首次给予25mg静脉滴注,以后动态观察酌情调整用量。关于临产期间及产后24小时内不宜使用肝素,否则可引起子宫创面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发生dic应及时补充新鲜血和凝血因子。
3.1.5中草药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茵陈汤加减。方剂:茵陈30g,山梔12~15g,生黄芪15~20g,黄芩12g,川连6g,茯苓15g,当归12g,败酱草12~15g,柴胡9g,陈皮9g。每日一贴煎服,对退黄疸、改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有益。
3.2妊娠合并肝炎的急救处理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死亡率高,临床救治宜采用综合性治疗。
3.2.1一般处理绝对卧床休息,置重症监护室,专人护理,持续吸氧以纠正低氧血症。出现肝性脑病者留置长期导尿管;可给予低脂、低蛋白(≤20g/d或每天<0.5g/kg)、高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防大量蛋白质分解产氨过多,引起或加重肝昏迷。静脉输入10%~25%葡萄糖溶液,使每日摄入热量达7431.2kj,可酌情加少量胰岛素和高血糖素加强对糖的利用,并能抗细胞坏
死。同时应补充维生素b、c、k和辅酶a及微量元素等。 3.2肝性脑病的处理其发病原因有3种学说,即氨中毒学说、假神经递质学说及氨基酸代谢失衡学说,临床上常按这些学说指导治疗。
3.2.1降血氨既往应用谷氨酸钠,此药为碱性,对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的肝性脑病患者不利,且大量应用可引起水钠潴留,原则上早期不用。根据患者的情况,偏碱中毒时,选用精氨酸每日15~20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偏酸中毒时,选用醋谷胺每日0.6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能促进氨和二氧化碳代谢,并补充钾、镁离子,有利于肝细胞功能恢复,可用20ml+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但肾功能不全或高血钾者禁用。 4预防
(1)甲肝为良性自限性疾病,甲肝病毒由粪便污染,经口传染,特别是对毛蚶类食品更应注意。
(2)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教育,注意餐具消毒,特别对生拌凉菜要注意卫生。
(3)如孕妇曾接触甲肝患者,力争能于2周内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剂量一般为0.02~0.05mg/kg。lerman等1993年指出应用免疫血清球蛋白(isg)0.02ml/kg,可获得2个月的保护期;若剂量为0.06ml/kg,则可延长保护期至6个月。他认为如欲短期内预防甲肝感染,注射2ml免疫血清球蛋白即可。若注射5ml免疫血清球蛋白,则能维持5~12个月的被动免疫力。
5结语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病情危重、发展快,有时很快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母儿死亡率非常高。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对改善母儿健康意义重大。对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孕早期患者待病情稳定后,施行人工流产。出现不全流产给予清宫,该时期宫腔尚小,清除胚胎组织后一般出血不多,对重症肝炎影响较小。对妊娠中晚期患者的处理尚无统一意见,国内外学者见解不同。但妊娠期肝脏负担较非孕期为重,一旦发生肝功能衰竭,病情常更加凶险,选择恰当机会终止妊娠可提高抢救孕妇的成功率。所以,国内多数专家认为,一旦确诊,应于积极治疗后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以提高母婴成活率。 参考文献
[1]李小毛.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新医学,2005,36(2):65-67.
[2]吴超英.妊娠并发重症肝炎的产科处理[j].临床急诊杂志,2009,10(4):193-195.
[3]夏革清,吴超英.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妊娠结局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09,10(2):93-94.
[4]王冬梅,腊晓琳,陈洁.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脂质过氧化物及雌激素水平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682. [5]许波,宋岩峰,何晓宇.妊娠合并重症肝炎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8):1054-10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