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第三版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定量分析的测定结果误差要求(D、)
A、越小越好 B、等于0
C、略小于允许误差 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 采集样品按种类可分为大、中、小样,大样一般指(C、)
A、固体样 B、混合样 C、一个批次的样 D、体积大的样
3. 下面对G(A、)/T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B)。
A、13662是产品代号 B、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C、13662是标准顺序号 D、92是标准发布年号
4.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B、精密度与准确度都是表示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
C、消除了系统误差以后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既准确又精密的 D、精密度高的测定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
5. 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00421=(C、)
A、10.1323 B、10.13231 C、10.1 D、10.132
6. 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D、)。
A、典型性 B、随机性 C、适时性 D、代表性
7. 用20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A、)。
A、20.00ml B、20ml C、20.000ml D、20.0ml
8. 对于数字0.0720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C、)。
A、。三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 B、四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 C、三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 D、四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
9. 酸碱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变色情况与溶液的(B、)有关。
A、浓度
B、PH D、体积
10. 重量分析法主要用于测定(D、)组分。
A、小于1% B、大于1% C、大于5% D、0.1%~l%
11. 下列玻璃仪器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C、)
A、离心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 B、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蒸发皿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 D、坩埚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
12. 对一试样进行四次平行测定,得到其中某物质的含量的平均值为20.35%,而其中第
二次的测定值为20.28%,那么│20.28%-20.35%│为(A、)。 A、相对偏差 B、绝对偏差 C、标准偏差 D、相对误差
13. 某食品含蛋白为39.16%甲分析的结果为39.12%﹑39.15%和39.18%﹔乙分析得39.19%
﹑39.24%和39.28%则甲的相对误差和平均偏差为(A、) A、-0.026%和0.02% B、0.2%和0.03%
C、0.025%和0.03% D、0.2%和0.02%
14. 化学试剂是检验中必不可少的,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个等级,在食品检验中最常用的是
(A、)。 A、二级品分析纯 B、一级品优级纯 C、四级品实验试剂 D、三级品化学纯
15. 称取20.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B、)
A、±0.2克 B、±0.1克 C、±0.01克 D、±0.001克
16. 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重量分析的是(D、)
A、埃农法则测定食品中还原糖 B、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C、比色法测食品中Pb含量 D、萃取法则食品中柤脂肪
17. 下列计算结果应取(A、)有效数字、3.8654×0.015÷0.681×2300+26.68
A、2位 B、5位 C、4位 D、3位
18. 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D、)
A、典型性 B、随机性 C、适时性 D、代表性
19. 化学试剂的等级是(B、)R,说明这个试剂是(A、)
A、分析纯 B、优级纯 C、实验试剂 D、化学纯
20. 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哪种情况能够导致系统误差(D、)。
A、试样未搅匀 B、滴定管读数读错 C、滴定管漏液
D、所用试剂含有被测组分
21. 下列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偶然误差中大小相近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当测定次数足够多时) B、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 C、偶然误差中小误差出现的频率高
D、偶然误差只要认真执行标准方法和测定条件是可以避免的 22. 下列关于精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还衡量
B、精密度就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互接近程度 C、精密度表示测定结果的重现
D、精密度高的测定结果,其准确率亦高
23. 将25.375和12.125处理成4位有效数,分别为(B、)
A、25.37;12.12 B、25.38;12.12 C、25.37;12.13 D、25.38;1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