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社会2014年12B中 第35期总第581期 多元价值观下95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创新思考 李燕刘志伟 (四川 ̄2_v-学院,四川 自贡643000) 【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当代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就 要在注重学科教育的同时,重视思政教育。当前,九零后已经逐渐成为高校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对于95后来说,已经逐渐步 入高校的大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转型趋势明显,价值观多元化特征突出,尤其是对@95后大学生来说,价值观 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 【关键词】价值观;95后大学生;思政工作;探讨 九零后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主要泛指的在九零年后 出生的公民,不可否认,当前九零后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 主体。九零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网络时 代与知识经济特征突出,对于九零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 影响,尤其是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一定的影响。大学阶段 是当前九零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目前,95后也几乎 步人了高校的大门,成为了当前九零后中大学生的核心部分。 因此,针对95后的大学生特点,针对其价值观形成的现状 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思政工作的创新办法,对于促 进95后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思政 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95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一)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对于95后来说,95后与八零后、七零后有着明显的区别, 当前,运用到95上最常见的一个词语是“自我”。顾名思义, 这个概括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对于95后来说,95后个性自 我张扬,自信,喜欢表现自我,思想比较活跃,这既是95 后的优点,也是缺点所在。上述特点一方面能够让95后蓬 勃向上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方面让95后很容易陷入社会 不良风气,例如追求新鲜事物的不良风气中,同时,过于自 信也导致95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 气的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到扭曲。 (二)理想信念不单纯,功利特征突出。95后是我国大 学生中的新鲜血液,也是我国的未来,新一代的希望,所以, 95后的学生的价值导向以及理想信念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 结合当前我国95后大学生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学生的理想 信念并不坚定,价值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很多行为的动机完 全出于自身功利化的影响。 二、95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核心价值观缺失,道德认知迷茫。结合当前95后 大学生的发展现状来说,道德认知的概念以及认识十分有限, 顾名思义,道德认识以及价值观是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形成 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但是,当前,不同的道德观念、以 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网络化的生活方式等不断影响着学 生的价值观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消退,学生的核心 价值观严重缺失,学生的价值观朝着多元化的大趋势发展。 (二)价值观选择不明智,道德意志不坚定。在当今价 值观出现多元化的情况下,95后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变得更 加不坚定,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模棱两可的局面。一方面, 95后大学生向往崇高的人生理想以及追求,一方面又比较 注重自身的实际需求,导致在价值观的形成上不断出现摇摆 不定的情况,最终导致价值观选择的不明智。 (三)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减弱。所谓价值观,主要指的 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鞭策作用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引 导下,我们能够朝着正义、健康的道德水平上发展。但是,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对于多元化的家价值关并没有明确 的判断标准,在这种情况下,95后大学生更加迷茫,即使 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也缺乏统一的规范以及自我约束力, 导致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减弱。 三、基于价值观形成的95后思政工作创新方法分析 (一)以学生作为思政工作的主体。在我国传统的高校 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工作的主体,辅导员通过讲授等 方式针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但是思政教育的效果是很微弱 的。在思政教育的创新方法中,应该充分转变思维,将学生 作为思政工作的主体,发挥95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 性,转变要我树立价值观变为我要树立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构建和维系充分结合。对于95后大学生 来说,道德体系的构建与价值观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 过构建了明确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下,形成一定 的道德体系,进而形成自身的社会道德责任。对于95后大 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存在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在构建价值观 时十分积极,但是在维系价值观上缺少方法及动力。在创新 思政方法上,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以及导师的督促作用,在 塑造学校的道德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培养,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监督作用,促进学生在一个优秀的学校氛 围下,形成和维系良好的价值观。 (三)思政工作应该注重生活德育工作的展开。传统的 思政工作,主张的是知性教育,知性教育注重学生自主性的 培养,对于德育以及价值观相关的理论十分关注,但是对于 学生的行为以及德育实践有所忽视。但是,对于95后的大 学生来说,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对于理论知识的消化以及接 受能力差,知性思政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95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来说,当前 价值观必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思 政教育工作是95后学生形成适合自己需要的价值观的重要 方法。在新的十大背景下,要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健康构建, 辅导员有效引导和监督,以及先进的思政教育理念一以学生 为主体的生活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只要充分结合 95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方法,思政工作必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日强.探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Ⅱ】_ 考试周刊,201i(27). [2]谷丽新.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Ⅱ].河北 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oo8(o1). 【3】郝芳娟.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途径Ⅱ1.吉 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 作者简介:李燕(1985.1卜),女,四川广安人,四 川理工学院辅导员,助教;刘志伟(1983.08一),男,江西 赣州人,四川理工学院辅导员,助教。 2014.V0L.581.NO.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