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音准训练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音准训练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当代音乐2020年第2期

MODERNMUSIC

浅谈音准训练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朱 燕

[摘 要]文章从视唱练耳教学的内涵ꎬ以及目前中小学音乐课堂面临的现状来谈视唱练耳应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重视ꎬ强调视唱练耳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ꎬ呼吁加强中小学生视唱练耳的训练ꎮ

[关键词]视唱ꎻ练耳ꎻ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2-0068-02

手段之一ꎮ

一、视唱是解决学生音准问题的有效手段视唱ꎬ即读乐谱演唱ꎬ就是要把乐谱的音符通过视觉ꎬ再用唱名熟练、准确地唱出音调来ꎮ要想唱好一首歌曲ꎬ良好的音准是基础ꎬ而有计划、逐步地进行由易到难的视唱训练是能够解决音准问题的ꎮ[1]

(一)反复练唱音阶

唱好音阶对培养稳定的调式感觉以及对视唱好旋律及乐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ꎮ为了更好地解决我校学生大多数学生不识谱的情况ꎬ笔者在每节音乐课前10分钟有针对性地进行视唱训练ꎮ视唱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口唱、耳听、脑想、心记、手划拍”ꎮ简言之ꎬ“唱”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音高的记忆能力ꎻ“听”是提高对音高的分辨能力ꎻ“想”是培养内心音高的概念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ꎻ“划拍”则是准确唱出各单位拍的时值及节拍ꎬ培养良好的节奏感ꎮ具体而言ꎬ首先从C大调和a小调的音阶开始ꎬ引导学生认识音名和唱名ꎮ只有基本音阶唱准ꎬ才能为以后具有良好的音准打下基础ꎮ练习唱准音阶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ꎬ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练习ꎮ比如ꎬ可以采用“听声音找动物”的游戏来培养他们的音阶感ꎮ老师可以将七个基本音在五线谱的位置上用七种不同的动物来表示ꎮ随后ꎬ老师有目的性地按照音阶顺序唱到哪个音ꎬ学生一边模唱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摆放在五线谱中的具体位置ꎮ再比如ꎬ还可以设计“七彩虹”的游戏ꎬ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音ꎬ学生听到了哪个音ꎬ就把哪一种颜色贴在五线谱上ꎬ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位置的不同以及音高的不同ꎮ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ꎬ同时在游戏过程中ꎬ也慢慢有了音高的概念ꎮ对于高年级的学生ꎬ可以通过背唱一些相关的音乐素材ꎬ帮助他们唱准音阶ꎮ比如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首中国经典作品«彩云追月»ꎬ这首作品是以民族五声调式

音阶开始的ꎬ在学到这

首作品时ꎬ笔者会让学生反复唱这一句ꎬ直到背熟于心ꎮ

  曾经对我校七年级学生做了一份“关于你是否认识五线谱?你是否会唱乐谱?”的调查报告ꎬ调查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ꎬ整个年级能识乐谱、唱乐谱的学生竟然寥寥无几ꎬ更别说唱准乐谱了ꎮ为什么学生到了初中阶段竟还不会识谱与唱谱?对同区其他学校做了调查ꎬ发现其他学校情况类似ꎮ对于这样的现象ꎬ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感担忧ꎬ同时引发了笔者ꎬ笔者深深的思考ꎮ

为了找寻此问题的答案ꎬ笔者特意观摩了不少衔接小学和中学的音乐课ꎮ从中可以发现ꎬ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ꎬ不重视训练学生学会识谱、唱准乐谱ꎬ甚至听辨音高的训练在课堂中也是缺失的ꎮ学生往往只是在教师一遍遍反复教唱下ꎬ用类似“死记硬背”的方法背会了教材中的歌唱曲目ꎬ但是识乐谱能力、唱乐谱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培养和掌握ꎮ课下ꎬ笔者曾发给学生一首新歌的乐谱让其试唱ꎬ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完成ꎮ

我们都知道学习数学要从认识数字开始ꎬ学习音乐何尝又不是从认识乐谱开始呢?笔者认为ꎬ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外ꎬ最根本、最首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识谱ꎮ如果不识谱ꎬ学习音乐是寸步难行的ꎮ不识乐谱就不会唱谱ꎬ不会唱乐谱何以谈得上唱准乐谱?唱不准歌谱ꎬ又何以谈得上准确地演唱歌曲呢?只有当学生具备了听音、辨音、识谱、视唱的能力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鉴赏力和记忆力ꎮ笔者认为ꎬ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当中ꎬ重视视唱与练耳教学是不容忽视的ꎮ视唱练耳具有理论性与技术性兼容的特点ꎬ它涉及了基本乐理、识谱视唱、听辨音高三个方面的内容ꎮ在中小学基础音乐课堂中重视视唱练耳ꎬ对于学生听辨出音高、唱准音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ꎬ是加强学生音乐语言积累、强化内心听觉训练最直接最有效的

[收稿日期]2019-10-18

[作者简介]朱 燕(1981— )ꎬ女ꎬ北京市第五中学朝阳双合

分校教师ꎮ(北京 100023)

068

朱 燕:浅谈音准训练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这样通过对作品的背唱ꎬ达到训练唱准民族五声调式音阶的目的ꎮ

(二)唱音程

学生保持住音高的前提下ꎬ唱出主题旋律ꎮ随后ꎬ学生紧接着模仿老师唱出主题旋律ꎬ这样ꎬ学生对do、mi、sol和弦就比较容易唱准了ꎮ

二、练耳是培养学生内心听觉的有效途径

“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ꎬ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ꎮ”唯有多听才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ꎬ练耳即是听觉上的训练ꎮ不论是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ꎬ都应在培养学生听觉感受性的基础上进行ꎬ所有的音乐都是通过耳朵传递到大脑的ꎮ所以ꎬ要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ꎬ就应该有计划地进行练耳教学ꎬ提高学生对音高、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程等音乐表现手段的听辨能力ꎮ例如:在教学中ꎬ我经常在音乐课快结束时留出些时间ꎬ让学生进行听辨音练习ꎮ当学生通过试唱逐步建立音高概念以后ꎬ通过一段时间的练耳训练ꎬ根据标准音学生基本是可以听出单音的ꎮ如果出现模糊的现象ꎬ这不要紧ꎬ我们可让学生多唱音阶找准音再练ꎬ多练多听ꎬ问题就会迎刃而解ꎮ

三、试唱练耳是培养和提高音乐素质的必由之路学好视唱练耳是学好一切音乐课的基础ꎬ若学生对音乐基础一无所知ꎬ学音乐从何谈起?通过视唱练耳基础技能训练ꎬ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ꎬ能够运用训练有素的内心听觉在心中展现音乐的形象并根据这个形象去表现音乐ꎬ将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ꎮ乐感是音乐素质内涵中的重要因素ꎬ通过视唱练耳训练ꎬ使学生逐步掌握识唱谱、听辨等能力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ꎬ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将产生极大的影响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ꎬ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音乐语言ꎬ促进了听觉思维的发展ꎬ而这种积累通过“视唱与练耳”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获得ꎮ视唱与练耳是相辅相成的ꎬ一般情况下ꎬ通过大量视唱在脑中储存起来的音乐语言积累便会作为听觉思维的材料发挥应有的效应ꎻ而在听觉训练过程要求学生将唱名通过视唱反映出来ꎬ它无疑为掌握、巩固唱名和调性概念打下了基础ꎮ

总之ꎬ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ꎬ是解决学生不识谱、不会唱谱的重要途径ꎬ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应该得到重视ꎮ能识乐谱、能唱准谱技能对学生鉴赏音乐、歌唱、器乐、舞蹈表演等有着直接的影响ꎬ不容忽视ꎮ注释: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ꎬ是声音的艺术ꎮ马克思曾说过:

所谓要求音准ꎬ就是要求学生能保持歌唱音调的调式调性关系ꎬ能正确把握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及歌唱对音高关系的控制力ꎮ唱准音程关系是视唱好旋律的基础ꎮ[2]例如ꎬ在学生能较准确地唱出音阶后ꎬ笔者对他们进行了音程的视唱ꎬ从一度开始ꎬ逐步到八度ꎬ再对二度与七度相对较难唱准的情况进行重点训练ꎮ在唱熟练之后要求学生背唱ꎬ并以“接龙”游戏的形式ꎬ让每个同学按顺序各唱一组音程关系从一度依次唱到八度ꎬ这样让学生在愉悦之中唱准音程ꎮ

构唱音程对于训练学生的音准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ꎮ在笔者的音乐课堂中ꎬ给出学生标准音的情况下ꎬ让一名同学唱根音ꎬ再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ꎬ让另一学生构唱冠音ꎬ然后在钢琴上校正ꎬ直至唱准为止ꎮ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ꎬ学生的音准有了很大的提高ꎮ其次ꎬ还可以通过教学中作品的搭建ꎬ让学生用熟悉的学过的歌曲的旋律去唱准新学歌曲中的音程ꎮ比如ꎬ在新学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学唱当中ꎬ第一句的旋律有五度音程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唱过的少数民族民歌«嘎达梅林»开头

就是以五度音程开始的ꎬ

通过唱«嘎达梅林»中的第一句ꎬ唱准新歌曲中相同的五度音程ꎮ在比如练习唱准四度音程的时候ꎬ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熟悉的作品«国歌»的最后一句的背唱ꎬ唱准四度音程ꎮ

除了构唱音程的训练方法外ꎬ还可以通过“搭桥”的方法ꎬ让学生视唱音程ꎮ通过借助小音程的“搭桥”视唱大音程ꎮ例如:以“Do”为根音往上唱七度音程ꎬ就可通过调内音“mi”和“sol”的搭桥辅助由唱“do、mi、sol、si”再到唱“do”和“si”这一七度关系的音程ꎮ

巧用柯尔文手势也是提高学生音准能力的方法之一ꎮ

比如学唱歌曲«嘎达梅林»ꎬ首先ꎬ我就采用了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把音程唱准ꎮ这首作品是五声羽调式ꎬ所以第一遍的时候我以La为根音ꎬ让学生跟着我的手势唱音程ꎮ这样能够很直观地看出音高的不同ꎬ以及音程关系的不同ꎮ第二遍ꎬ我只做动作ꎬ让学生看着我的手势ꎬ唱出音程ꎮ这样层层递进ꎬ反复地练习与校正音准ꎬ学生慢慢就能唱准音程ꎮ

(三)唱和弦

有了视唱音程的基础ꎬ视唱和弦就相对容易了ꎮ按照乐理知识在根音的基础上按照三度关系构唱和弦ꎬ先唱和弦原位ꎬ再逐步到和弦转位ꎬ至唱准为止ꎮ其次ꎬ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三组ꎬ一组同学唱根音ꎬ一组同学唱三音ꎬ一组同学唱五音ꎮ三组同学同时唱的时候互相倾听和调整把和弦唱准ꎮ在实际教学中ꎬ比如ꎬ在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首作品时ꎬ由于这首作品呈示部主部主题是由主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ꎬ所以在学唱主题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三组ꎬ一组同学唱doꎬ一组同学唱miꎬ一组同学唱solꎮ三组同学同时演唱自己的音高并保持ꎬ老师在

[1]赵易山ꎬ王新华.多元语境下的艺术高校视唱练耳学科改革新

探———2008国际视唱练耳教学论坛暨中意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纪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ꎬ2008(04):138—141.55.

[2]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ꎬ2006:53—

(责任编辑:张洪全)

0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