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政策研究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政策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师资建设・ J ou 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政策研究 刘 丹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结合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脉络分析,并对其中的 几方面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我国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有所启示。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意见;监督;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1X(2008)06—0047—03 近年来,国家政府陆续出台了职教师资建设的相 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同时依托大型企业建立了 关政策文件,保障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稳步前进,各 36个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且建成 级部门也采取了有力措施贯彻执行,职教师资队伍建 130多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各基地学校积极开展 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培养培训体系初步形成,教师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成绩显著。 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有此过程中,全国建立 (1)完成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 起了数百个各种形式和不同规模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 承担了“跨世纪园丁工程”的22所基地学校,共培训教 基地,特别是若干面向地区的职教师资基地和多所职 师799名,校长78名; 业技术师范院校(包括二级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对职教 (2)2000年开始在选定的13所具备条件的全国重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点建设基地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 位工作,2000—2005年累计招生5500人,已毕业2600 一、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历史与发展现 状 人。 (3)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 fi-代参照普通中小学教师 训工作,据对41所基地学校的完全统计,仅2001年就 培养和培训的模式,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先后在全国 培训中职教师29973人,其中研究生批准建立了10多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 _武汉职1383人,本科 10593人,专升本5460人,专业课教师短期培训业技术学10803 院学报院,由这些学校来培养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 人,实习指导教师1734人,完成校长培训任务2830 指导教师。80年代中后期,部分地方开始尝试依托普通 人。 高等学校和部分条件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职教师资 在看到职教师资基地建设的巨大效益的同时,我 培养培训基地。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们还应正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现存的一些问题。 划》提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gY,业技术学院,重 (1)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不高; 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 (2)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不高; 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教材 (3)大部分基地还未形成一整套具有职业教育特 基地建设”。 色的培养培训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 经过几年的努力,教育部先后选定了54个全国重 (4)许多基地实验设备陈旧,实习场地不足影响教 收稿日期:2008—10—24 作者简介:刘丹(1983一),女,江苏镇江人,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 。。八年二刘 丹师资建设 Teachers G rowth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 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八年地建设”这一概念,1997年《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 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5)职业教育中一些新专业、短线专业师资培养培 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依托现在普通高等学校建 训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6)现有基地整体功能发挥不够,整体的资源利用 不足,且真正能起示范作用的不多。 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999年《面向21世纪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被视为职教师资培训I的重点,且定量化为“重点建设50 个职业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000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建设50个功能齐全、管理 二、职教师资建设的相关政策脉络分析 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相关政 策文件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同样,师资培训基地进一步 发展所面临的上述问题,也向政策研究工作者提出新 的思考和挑战。下面就对历年来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教 规范、培养能力强等具体定性指标。2001年《关于“十一 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则指 出,具体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中要将“培养 材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 . 现有的相关政策如下: 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范》 1997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队伍建设的意见》 1999年1月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 1999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全国重 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通知》 200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 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 2001年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200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丁作的 若干意见》 2005年教育部 ̄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 2006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职业教育专项督导 检查公报》 总观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历 史,可作如下总结: (一)政策的先后 台以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和我 国的现实国情为依据,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从上个世 纪70年代末建立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到80 年代中后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建立师资培训基地。这 分别是我国在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师资培 养培训支撑体系方面的两个重要阶段。比如从1996年 原国家教委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T作规范》到1997 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的意见》中改为“依托现有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职业教育 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而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 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改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 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这 些政策内容上的变化是顺应当时现实的,现实就是中 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的现实条 件,已经不可能让我们有时间、有经费像普通教育那样 去建立一套独立的职业师范教育体系。而普通高等院 校已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设备和经验,充分利用这一 点,利用高校多科性专门院校在专业教学方面的优势, 是高标准、高效益培养职教师资的明智之举。 (二)政策的制定是不断细化、完善的过程,从概念 模糊提出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到明确规定指导思想、 具体任务等。1996年之前未提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 培训项目的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基地建设工作的一 个重点,抓紧抓好”且培养培训项目体系明确规定为不 同类型、不同层次,分别为:新教师培养;教师和校长岗 前培训、在职提高、高级研修班;教师学历达标和学位 提升。 三、职教师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的 问题 以上两点是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相关政 策制定的成绩的肯定,总体政策的制定过程推动了职 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 展,但不可否认,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 是发展过程中的阻力。 (一)政策的效力不高。政策效力不高必然导致政 策执行不力。现在相关政策无论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 都缺少可操作性,因此一直停留在文件里和字面上。师 资培养培训基地的相关政策有些虽然规定了基地建设 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原则等,但没有相应配套的可 行性政策法规,所以出现了实施过程中大量执行乏力 的现象。 (二)缺少相应的监控、评价政策。由历年的政策可 见,在这两方面的政策几乎空白。监督和评价的缺乏和 不力也容易使主体政策的执行失去约束力量。虽然我 国从2004年开始了第一次职业教育督导工作,但仅此 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相比显然不够,而对专门职教 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监督就更是缺乏了。1999年 以来国家中央财政拨款2000万元,但许多基地仍存在 相关设施陈旧不足、办学资金不足问题,且对于现有基 地的绩效考核也没有落实。 (三)现有政策的感召力不够,政策执行者工作动 力、热情不足。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收益也就不明显, 比如政府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但只有口号,并没有将 其具体纳入政策中。 (四)总体来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缺少 统一的规则和必要的政策指导,没有一套完整的政策 体系。该政策体系应是包括了基地的管理机构、发展规 划、师资培养培训规划、教学工作管理办法、绩效考核 以及经费安排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体系。虽然,多数 基地学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基地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 工作人员负责基地日常工作,但由于缺少统一的政策 向导,所以各基地水平参差不齐,而且不利于评估工作 的开展 ‘ 师资建设 Teachers Growth 四、对职教师资相关政策的思考与建议 以各基地自评为主,评估人员实地调查,可从该基地受 培训的学员的角度来评估(参见表1)。此外目前的评估 结合现阶段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相关政策 应扩大覆盖面,尽可能对所有基地进行,并做好评估后 制定的成功之处与所存在的问题作出如下总结和建 续工作,x,/于合格的进行表彰、奖励,不合格的应取消 议: 其相应办学资格。 表1 师资培训基地评估参照表 (一)政策的制定、完善应始终注重未来职业教育 发展趋势,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充分体现现 (五)政府可增加制定一些激励政策,鼓励各基地 实性与前瞻l生。这就要求我们政策制定的广大工作者, 结合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加强有决策权者与没有决 反应层面观察学晁反应 簪 。学员对培 "满意度 策权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且各基地学校要建立 学习层面检查学员学习成果 一学员在知识 技能、态度等方面收获 与教育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定期联系制度,将工作中的 行为层面衡量培训前后工作表现受训者是否学l 致用 经验做法、问题、体会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将最实际 结果层面衡量工作业绩变化誊一培训后教学效果的实际改善 最新的情况、最待解决的问题告知相关部门,以便他们 制定出切实可行、受大多数人拥护的政策。比如当前应 之间加强合作,基地与企业合作,国内基地与国外培训 对农村及西部地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政策 机构合作培训。一方面从企业中选派一些有经验的师 加以完善,还应关注当前紧缺专业如数控技术、机械电 傅到基地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基地的教 子设备专业的培训。 师也可到企业去实习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国家可对与 (二)政策的制定应增加可操作性、可执行性。针对 基地合作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的政策;而对于基地,可 第三部分中提到的问题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执行性政 将学校与企业合作程度作为国家对学校考核的指标之 一策。在德国,有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诸 。基地建设还应与国际接轨,政府可拨款或提供基地 如《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 与国外企业合作办学的机会,使国内基地建设者不断 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余条例》、《实训教师 吸收外国先进经验,最终带动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 资格条例》等。可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基地目 基地建设的总体水平提高。 标定量化,规定各基地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落实考 核制度、奖惩制度,考虑将其纳入我国的《职业教育法》 参考文献: 中,前提是我国《职业教育法》的法律地位有保障。 [1]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 (三)完善相应的政策执行的监控系统,监控应贯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1). 穿整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不断检查、反 [2]吕英芳,汤春兰.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河 馈并纠正各基地对政策的落实,起到交通警察的作用。 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oo5,(2). 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政策的效力,且对于国家财政部 [3]张双会.影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关政策问题的思 门给基地建设的资金用在实处、合理分配是很好的保 考[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 障机制。德国的各部门、行业、地方设有一套包括立法 [4]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范.原国家教委,1996. 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 [5]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原国家教 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 委,1997. 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 [6]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1999. 地建设已有数十年之久,应定期检查基地各阶段的目 [7]关于组织推荐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通 刘丹: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标的完成情况和培训工作的进展,并及时向上级部门 知.教育部办公厅,政策研究 1999. 汇报,以便及时修正政策,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 (四)完善相应的政策的评估体系。评价与监控都 意见.教育部,2000. 是政策有力执行的保障。但评估与监督各有侧重。监控 [9]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 是针对执行过程的合法化和规范化,而评估主要是对 见.教育部,2oo1. _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基地建设成果的绩效考核,可客观反映基地工作的成 [1O]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就,这两者缺一不可。同时该过程也可为教育部门全面 20O4. 准确地了解基地工作状况,加强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 [11]关于职业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公报.国家教育督导团, 据。当前的评估工作开展太少,建议一年至少两次,评 2O06. 估过程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导向性原则;(2)科学 性原则;(3)创新性原则。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 【责任编辑:董珉】 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目前的评估 (下转第73页) 。。八年二专业建设 Curricula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学生参与。针对学生自身个人素质方面欠缺的原因,学 校应引导学生并帮助学生加以弥补。 参考文献: [3]徐建伟,王小兵.从浙江外贸人才的现状谈高校外贸专业 的人才培养[J]_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 版),2006,(5). [4]陈英男.义务外贸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现状及对策[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1]王责彬,仇燕苹.外贸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查研究[J].企业 家天地,2006,(12)(品牌虹号). [5]李岳云,袁靖宇.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特点与外贸人才 [2]文腊梅.高职院校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4). [责任编辑:向丽】 A Study on Training Qualiifed Foreign Trading Personnel in Terms of Knowledge Structure WU Xiang—lo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Abstract:To inquire into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personnel,the researcher carries out investigation among Haining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and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With the aid of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the paper recognizes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ing courses provided by colleges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Suggestions are also offered on training the foreign trade personnel in colleges. Key words:Haining;foreign trade personnel;knowledge structure;training of qualiifed personnel (上接第49页)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 Commitment to Building a Strong Faculty -Study on Teaching Faculty Nurturing Cent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Dan (Ton ̄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examines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al commitment for teaching faculty building sequentially in the context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faculty nurturing cent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ith these analys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 on relevant institutions which may work as a bas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and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regulati武相龙:从浙江海宁市外贸人才知识结构的现状谈合格外贸人才的培养 ons and policies. Key words:teaching faculty build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nurturing and training cent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er;suggestion; supervision;evaluation -y # 孚: 皇 :1}二÷ : :七0 江2t ,0 . ・I :I 、 :、 、、 2一 I 2 。: -/:一-2 7 、 ≯ 0 掌:粤二 二 二0 <二 -if 芒 (上接第69页) Study on Demands and Training Target of Foreign Trade Personnel in Wenzhou PENG Qian——qian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enzhou325035,China) Abstract:Since China S entry into WTO,the local government of Wenzhou has lowered the market access threshold greatly.Thus,there has been seeing a hug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foreign trade personnel in Wenzhou. Conside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enzhou foreign trade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st cluster in local enterprises,this paper advances some corresponding reforming suggestions on cultivating educated workforee. Key words:Wenzhou;foreign trade personnel;post cluster;cuhivating target 八二0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