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及产生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情景剧《汉武帝的烦恼》让学生了解汉武帝面临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为汉武帝解忧;
b引导学生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汉武帝“大一统”时代特征并正确评价汉武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通过政治思想军事等措施实现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为中国统一的多民主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了解汉武帝开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难点: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情景再现法、讲授法、提问启发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阅读法、观察法、合作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 课件 视频 情景剧剧本和道具 奏折 五、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视频《汉武大帝》片头, 【导入】 幻灯片:汉武帝像
师: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生于前156年,16岁登基为皇。同学们来谈谈你所知道的汉武帝。
生: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汉武帝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武帝,去了解汉武帝如何开创“大一统”的。 幻灯片展示课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新授】
(一)汉武帝的烦恼
师:作为16岁登基的少年天子,刘彻有喜有忧,喜的是他继承了一个逐渐强盛的王朝,忧的是父辈们留下了一些足以动摇国之根本的疑难问题,他究竟忧心哪些问题呢?请看历史剧《汉武帝的烦恼》(幻灯片) 师:(鼓掌)剧中汉武帝有哪些烦恼? 生:诸侯王财大地大,百家争鸣,匈奴骚扰
师:归纳①政治:王国问题②思想:思想不统一③边疆:匈奴问题,这三大问题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二) 为汉武帝分忧
师:穿越时空:假设同学们是当时汉武帝的臣子,你会提出什么方法帮助汉武帝解决这些问题?并简要说明你推荐这种方式的理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把解决方案写在奏折上)请不同的小组代表回答: 1、王国问题 让学生回答推荐方法 生1:直接剥夺诸侯王的权力 生2:推恩令
小组讨论:汉武帝会采纳哪一种方案呢?为什么? 生:讨论两种方案的可行性,
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推恩令的妙处,让学生得出结论:推恩令将诸侯王的权力分散直至化解,而诸侯王的其它弟子又因为接受皇恩而心存感激,然后逐渐削夺列侯爵位,最终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过渡:王国问题的解决只是从政治上解除了对抗力量,能不能保证这些人从内心真正臣服呢?(生:不能)所以,要使这些原诸侯们乃至天下子民彻底归顺,还必须统一思想。 2、思想问题
用哪种方法来统一思想呢? 生3:法家思想
生4: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生5: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兼用法治,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
师:播放视频《汉武大帝》节选看他的选择。 生:看视频
师:视频中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用什么方法统一思想? 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师:视频中董仲舒发展儒家学说既讲仁政,又讲法治,既要求统治者仁德爱民,更宣扬臣民对天子的绝对服从。统治手段可谓刚柔相济,汉武帝自然欣然接受。为了在现实中突出儒家的地位,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尊儒措施。 师: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尊儒措施? 学生根据教材归纳,
幻灯片:a.排斥其它学说b.大兴儒学教育c.任用儒生做官。同时展示太学学堂、汉代讲学图、《诗》《书》《礼》《易》《春秋》书影等相关图片。 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汉武帝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它不但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且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然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同学们,儒家思想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生:举例说明
过渡: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和独尊儒术实现了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
1、一知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4、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