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计60分)
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
香港孔教学院悬挂的《孔子游历图》新加坡中学教材里的《孔子行教图》
加拿大多伦多
的孔子铜像
我国邮票中的任鲁国司寇的孔子形象
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④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而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学理念?(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择优而教
3.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人还骂他是丧家之犬,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
4.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 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5.“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6.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 )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已的规律C.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7.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1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
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
18. 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场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2
A.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孟子、荀子 D.庄子、孔子
8.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 ( )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9.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的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10.“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1.董仲舒创建新儒学体系的目的之一加强君权、维护君主制,但对君主制又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体现在( )
A.春秋大一统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12.“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忠实地坚守着这个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接源于( )A.“仁政”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13.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 )
A.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 B.探讨宇宙自然规律C.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14.李贽针对当时社会逐利拜金风盛行的社会现状,其态度是( )
A.鼓吹“存天理,灭人欲” B.认为追求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C.礼教、仁义是立身之基础 D.拜金之风是社会风气败坏的表现1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16.儒家思想长期以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
二.非选择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写下了解《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
——《史记》卷九十
材料二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明)李贽《续焚书》
材料三 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
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儒学为什么会受到重视?(2分)
(2)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3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19.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到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文明的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 西方国家统治者的拒斥 D.中国不愿意将先进的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20.英国近代科学家培根所述:“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其中的“三种发明”是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从材料来看他们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8分)
(4)儒家学说能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从其主张加以分析?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6分)
(2)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和黄宗羲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今后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指夏王朝)之世者,必为鲧(禹之父)、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行。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 ──韩非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思想主张。(8分)
4
1—5:ABDAB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6—20:BDCAD
6—10:CDBCD
21.(1)儒学顺应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2分)
(2)儒学已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了,对儒学进行批判。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与动摇。(3分)(3)思想主张:经世致用。(2分)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3分)
(4)原因:儒家强调以民为本,主张仁政,反对苛政,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经世致用,主张社会的和谐与统一,维护等级制度,符合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因此成为2000多年来拥有正统地位的思想流派。
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既要继承其精华,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民族气节、注重社会责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如君臣等级观念、男女不平等等思想(6分)22.(1)主张:
韩非:他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的需要去进行改革(2分)
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2分)
(2)原因:董仲舒的思想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黄宗羲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君主专制强化,弊端丛生,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2分)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4分)原因: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
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4分)
5
二.非选择题(40分)
11—15:CCBB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