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 1、社会存在是指 ( )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正确答案是】 : D
2、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 .地理环境的优劣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风气的好坏 D.人口增长的快慢 【正确答案是】 : B 3、 社会意识是 (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 : C
4、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D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是】 : A 5、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是】 : C 6、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 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 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 : B
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
1
(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 : A
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经济制度遵循了 ( ) A•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B. 生产力具有加速发展的原理 C. 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是】 : D
9、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 A.
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 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确答案是】 : C
10、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 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A.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B.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C.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正确答案是】 : B
11、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 )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 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 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 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正确答案是】 : D
12、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 C. 封闭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 : A
2
这三大社会形 态是 ( )
1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 B. 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C. 社会基本矛盾
D. 革命和改革 【正确答案是】 : C 14、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 A. 直接动力 B. 根本动力 C. 最终动力 D .唯一动力 【正确答案是】 : A
15、 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 ) A. 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 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C. 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D.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的斗争 【正确答案是】 : C
16、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正确答案是】 : D 17、 人的本质在于 ( ) A. 人的自然属性 B. 人的社会属性 C. 人的思想品德 D .人的文化素质 【正确答案是】 : B
18、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 ( )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人的政治立场 C. 人的经济利益 D .人的价值追求 【正确答案是】 : A
)
3
19、“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
是说( )
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 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正确答案是】:C
20、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 客观的物质世界 B. 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 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是】:D
)
21、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是】:A
)
22、 社会形态是( )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 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D
23、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的理论前提是( A.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 B.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C.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是】:A
)
24、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A. 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4
B. 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正确答案是】:C
25、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是】 : A
26、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 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 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正确答案是】 : A
27、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 生产关系 B. 家庭关系 C. 政治关系 D. 思想关系 【正确答案是】 : A 28、 社会意识是( A.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对政治状况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D. 人民群众愿望的表现 【正确答案是】 : A
29、 20纪 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
,生产力水平低下 ,吃饭问题 成为中
)
) )
国面临的首要问题 , 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经过半个世纪的 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 “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 现在, 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 , 退耕还“荒”这说明 (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正确答案是】 : D
5
30、 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 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 : A
31、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 。这种看法是
( )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决定观点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正确答案是】 : A
32、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
A. 社会意识形态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国家政权 D.
政体
【正确答案是】 : C 3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 .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 : D 3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A. 阶级性 B. 继承性 C. 社会性 D. 主观性
【正确答案是】 : B
35、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 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 .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 : C
6
) 36、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
A. 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B. 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 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是】 : C
37、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 )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 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正确答案是】 : C
38、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正确答案是】 : D
39、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 )
A.
在国家政权中的不同地位
B .在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 C. 取得劳动产品的不同方式 D.
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
【正确答案是】 : D
40、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
A .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 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 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
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正确答案是】 : A
41、从起源上说,国家是 ( )
A. 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7
( )
C. 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产物和表现 D. 人们协调公共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 【正确答案是】 : B
42、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矛盾 C.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D•进步社会势力和保守社会势力的斗争 【正确答案是】 : C
43、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 ( )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 物质文明的发展 C•社会结构的改革 D.
道德水平的提高
【正确答案是】 : A
4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
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 B. 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的总和 C. 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 D.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确答案是】 : D
45、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 : A 46、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A .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 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 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正确答案是】 : B
47、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
A.
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 .先进思想的传播 C. 英雄人物的组织
8
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 )
D. 人口数量的增多 【正确答案是】 : A 48、 人口因素是指( )
A. 一定质量的人口 B. 一定数量的人口 C. 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
D.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正确答案是】 : D 49、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正确答案是】 : A
5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还因为 (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 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 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正确答案是】 : A
51、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在于它(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是】 : C
5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 )
A. 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 B. 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
C. 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具有主观性
D•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正确答案是】 : D
53、 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这一观点( )
A. 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 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 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 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正确答案是】 : B
54、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 一万个理由, 但老百姓吃不上饭, 就没有理由。这段话表明 ( )
9
以食为天'”。
A.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 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 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答案是】 : A
55、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是】 : C
56、“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A.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是】 : C
57、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A.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 B.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 C. 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根本改革 D. 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自我完善 【正确答案是】 : D
58、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
A. 重要动力 B. 基本动力 C .直接动力
D .次要动力 【正确答案是】 : A 5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物质变换过程
D .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二个方面 【正确答案是】 : A 60、 区分国家性质的根据是 (
)
A. 人口多少和领土大小 B. 政体
C. 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
10
,这是( )D .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正确答案是】 : D
61、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 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 .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D.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 : B
62、 “社会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决定观点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正确答案是】 : A
又具有合目的性, 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 法是( ) 。这种看 (
)
63、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方面是( A. 劳动工具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 .产品的分配形式 【正确答案是】 : B
)
、多项选择
1、下列各项属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 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国家政权
( )
【正确答案是】 : ABC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其表现有 A. 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B.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 .它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 : ABCD
11
3、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 )
【正确答案是】 : ACBD
4、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的有 A.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独立的直接的生产力 B.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C. 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扛杆 【正确答案是】 : BCD
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 A. 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D .产品的分配形式 【正确答案是】 : BD
6、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 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 【正确答案是】 : ABD
( )
( )
7、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丰富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 分分别是 ( ) A. 政治思想和制度 B. 法律思想和制度 C .政治上层建筑 D .观念上层建筑 【正确答案是】 : CD
8、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D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矛盾运动 【正确答案是】 : ABD
9、 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
( )
12
A. 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 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 : BD
这是因为
1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这两对矛盾 ( ) A. 制约和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 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 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D. 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 【正确答案是】 : ABC
11、下列各项属于阶级斗争的有 ( ) A.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B. 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斗争 C•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 D.
封建社会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
【正确答案是】 : AC
12、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A. 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B.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 D. 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 【正确答案是】 : CD
13、 下列各项属于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界定的有 ( )
A.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B.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 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D.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正确答案是】 : AB
14、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本质这一界定说明 ( )
A. 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B. 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 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D. 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变化的 【正确答案是】 : ABCD
13
( )
15、 历史唯心主义有两个根本缺陷,下列各项属于这两个根本缺陷的有 A. 看不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 看不到物质生产是人们思想动机的根源 C. 看不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D. 不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正确答案是】 : BD
( )
16、 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的有 ( )
A.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D.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正确答案是】 : ABD
17、 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有 ( )
A.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正确答案是】 : ABCD
18、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 (A. 一切依靠群众 B. 一切为了群众
C .一切按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办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正确答案是】 : ABD 1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B. 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
D. 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变革过程 【正确答案是】20、 无产阶级领袖的重大作用的表现有( )
A. 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武器 B. 他们推动无产阶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C•他们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D.
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是】 : AB
14
ABCD ) :2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 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可以随意发展
D. 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答案是】 : ABD
22、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 , 在于要求我们 ( )
A. B. C. D.
【正确答案是】 : ABD
2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C.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正确答案是】 : ACD
24、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A. 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 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D.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正确答案是】 : ACD
25、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A. 产生 B. 性质 C .具体特点 D.
变化发展
【正确答案是】 : ABD
26、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
A. 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15
)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是】 : BCD
27、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正确答案是】 : AC
( )
28、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准是( A.社会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 B.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
)
C. 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D. 协调、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是】 : CD 29、在我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左”倾和右倾错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我国的革命和建 设事业遭受到极大的破坏。
由于 19 世纪建立了电磁理论,人们根据这一理论制造了发动机和电动机,使人类进入了电 气时代,从而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这两份材料说明: (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不同 C. 社会意识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正确答案是】 : AB
30、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A. 历史命运的决定者 B. 政治斗争的组织者 C. 历史规律的影响者 D. 时代要求和任务的体现者 【正确答案是】 : BD
31、 “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两者表现的是: A.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 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 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D•两种不成立的错误观点 【正确答案是】 : AB 三、判断题
(
)
)
16
1、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唯物主义,可一到自然观上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是】 :否 2、 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正确答案是】 :是
3、 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 这种物质变换。 【正确答案是】 :是
4、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正确答案是】 :是
5、 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 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所以,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 【正确答案是】 :是 6、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 :否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人民群众可以任意进行创造。 【正确答案是】 :否 8、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 【正确答案是】 :否
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正确答案是】 :是
10、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正确答案是】 :否
11、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正确答案是】 :是 12、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是】 :否
1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正确答案是】 :是
1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正确答案是】 :否
15、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关。 【正确答案是】 :是
16、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正确答案是】 :否
1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正确答案是】 :
。
17
是
18、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贫穷落后。 【正确答案是】 :否
19、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正确答案是】 :是
20、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共同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是】 :否 21、“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正确答案是】 :是 22、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正确答案是】 :否
23、“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正确答案是】 :否
24、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 【正确答案是】 :否
25、社会上层建筑就是社会政治结构。 【正确答案是】 :否
26、人是机器。 【正确答案是】 :否
27、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正确答案是】 :否 28、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回事。 【正确答案是】 :否
29、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人所承担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正确答案是】 :是
3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在社会发展领域,唯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是】 :是 31、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是】 :否
有一种说法: “欲灭一国, 先灭其文化”。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