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IP时代下的电影热潮发展研究

IP时代下的电影热潮发展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卷第2期                                              传媒热点IP时代下的电影热潮发展研究

范潇月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IP的概念并非来源于国外,而是中国本土用来指那些具有较高专注度、大较影响力并且可以被再生产、再创造的创意性知识产权”,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对IP的由来做出了解释。它的存在方式很多元,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某一个形象,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IP产业现状的调查研究,阐述了IP电影热潮的主要原因和主要优势,希望IP产业可以阳光蓬勃发展。

关键词:IP时代;电影热潮;优势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2-0017-01一、IP产业的现状

IP产业在美国、日本的发展和开发比较成熟,主要以动漫、电影、衍生产品和游戏为主。比如电影的衍生产品,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国外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介入到IP电影。作为内容资源的研发和再创造,成为近几年的热门现象。现在,无论是游戏、动漫、网络小说还是流行歌曲,都可能会作为一个IP概念被拍成电影。这样的例子于现在来说是随处可见的。

二、IP电影热潮的主要原因

创作出一部好的作品其创意的成本非常高,也非常费时费力,但是在具有成品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其成本可以降低不少。在当下创作稀缺的年代,一个好的概念或者经典的作品通过不断修改,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在这种媒介融合的时代,IP可以快速聚拢核心用户,并且影响广泛。

对于当下的影视业来讲,IP热潮的出现重新为市场注入了活力。比方说前几年比较热门的电影《小时代》和《后会无期》,虽然说这两部电影上映之后观众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但是许多人还是因为之前看过其小说,在电影上映之后也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画面的真实存在感也会对观众视觉造成冲击,让观众在知道故事情节的前提下还是能感受耳目一新。尤其是电影《后会无期》对文化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在看完电影之后许多观众将“后会无期”当作流行语对周围人说,这样的久而久之,人们对真正的成语“后会有期”渐渐遗忘,以为正确成语就是“后会无期”。这也能体现出IP产业被用户所喜欢和所接受,因此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好的作品,它的价值是无限的,并不是一个作品的诞生立即就能将它所有的价值体现出来。像之前深受好评的国产动画《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片将国产动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在制作上精良之外,《大圣归来》的成功的很大一部分是源于《西游记》这一经典IP,孙悟空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像由《西游记》改编的《大话西游》《西游降妖记》等都有着很好的口碑。经典的形象不断地被消费,人们也非常喜欢并且接受,这就逐渐形成了市场,也是使IP产业热的原因之一。

三、IP电影的优势(一)跨界融合的优势

与以往单纯从文字改编成电影不同,如今的IP开发已经跨界,呈现出多业态趋势,一个优质的IP电影可以带来长尾

效应。可能IP电影之后,还能再创造出音乐、游戏、手游等产品,产品价值不断增加,形成“泛娱乐化”的全产业链生态,从而获得巨大回报。跨界融合不仅拓展了文化产业,也拓宽了IP受众的年龄覆盖层次。互联网的优势拓展了电影播出的渠道,IP电影新颖的内容和有趣的形式更能吸引年轻的一代,但是由一些名著改编的IP也会受到老一辈人的捧场。

(二)依托互联网的即时反馈优势

任何一部著作被改编成电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内容,故事足够好,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所以受欢迎程度高。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当下,传播面广、能够接收到受众的即时反馈对于后期制作电影拥有很大的优势。如今互联网帮助作者和受众之间建立了联系的纽带。如今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可以让作者利用互联网“即时性”这一特点快速接收到受众的反馈。比方说读者通过贴吧、微博或者电子书网站中书评那一栏跟创作者进行沟通。对于已经存在的电视剧、网剧或者是综艺节目如果改编成IP电影,还可以通过“弹幕”这一新兴的反馈进行形式,受众可以通过弹幕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能与创造者互动,受众和受众之间也可以交流意见。通过弹幕的反馈,制作团队可以将受众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修改,节省人力、物力。受众也能够看到更完善、内容质量更高的作品。

(三)“粉丝经济”的优势

IP电影之所以能够盛行,也是因为影视作品的原著本来就积累了许多读者,对于热爱原著作的粉丝在电影上映之后依然会去观看,比方说在去年上映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这是由日本知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原著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在电影上映后吸引了许多粉丝去观看。“粉丝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IP的风险,无论是改编还是再创作,原著前期积累了粉丝为后续改编的IP电影奠定了基础,这样的开发不仅降低了商业运营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投资风险,在前期宣传中也有更好效果,粉丝观众对于一部作品的持续关注对于作品本身的传播也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刘琛.IP热背景下版权价值全媒体开发策略[J].中国出

版,2015(18).

[2]赵林欢.IP影视剧开发热潮的成因以及未来发展[J].青年记

者,2016(2).

[3]蔡盈洲.从“互联网+”看电视传媒的思维转型[J].中国电

视,2015(10).

作者简介:范潇月,女,汉族,辽宁东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出版。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