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难点例解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难点例解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技术探索l Technical Probe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难点例解 陕西理工学院 赵英会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 影响和无重大影响四种情况,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当投 累计折旧 100 贷: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700 1171 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形成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 对其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一贷:固定资产清理 银行存款 1000 1 、初始投资成本及其调整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一)初始确认影响程度为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 投资,为非控股合并形成的,其初始入账成本表达为“为取得该长 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0.5 0.5 399.5 399.5 期股权投资所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直接费用”更容易理 解,这里的“相关直接费用”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的审计、法 律服务、评估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代价”可以是货币资 金可非货币资产,也可以是承担的负债和发行的股票。当该“代价” 为存货时,以存货的含税公允价值加相关直接费用确认长期股权 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存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该“代价”为 (二)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为更客观地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 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在权益法情况下,投资企业应将 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按照购买日本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所有 固定资产时,作为固定资产清理的情况,需首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 值转入清理,并以该固定资产含税公允价值加相关直接费用(不含 清理费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以该固定资产不含税公允 价值作为清理收入,最终还应结转清理净损益;该“代价”为承担的 负债和发行的股票时,以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加相关 直接费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者权益公允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进行调整。在此,假定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入账成本为A,购买日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乘以 投资方持股比例的金额为B。则: 当A>B时,其差额可以理解为所花费的“代价”大于所获得“价 值”形成的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当A<Blt ̄,, 其差额可以理解为所获得“价值”大于所花费的“代价”形成的利 得,应将该差额在调增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成本的同时记人“营 业外收入”账户;当A--B时,不调整。 [例3]承例1,A为1171万元,B为3000 x40%EI11200万元,A<B, [例1]甲公司、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于2010 年1N 1日以一批库存商品购入乙公司40%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 投资,该投资对乙公司形成重大影响;该批商品账面价值为700万 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不含税的公允价值为lO00万元;购买日,乙公 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8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此外, 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审计、评价等费用1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人账成本=1000 x(1+17%)+1=1171(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 应将其差额29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9 贷:营业外收入 1200万元。 29 作以上调整后,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171+29即 1171 1000 1 [例4]承例2,A为1171万元,B为2800 x 40%EP1120万元,A>B, 其差额51万元为商誉的性质,在该情况下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 初始成本。 二、投资损益的确认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贷:库存商品 700 (一)投资收益的确认在权益法下,投资损益的确认通常应考 虑的调整因素为: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 [例2]丙公司、丁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丙公司于2013 年1月1日以一批生产用机器设备购入丁公司40%的股权,作为长 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所造成的每年折旧或摊销的差额;投资企业 与被投资企业间内部购销商品所形成的内部未实现利润;减值准 备的影响等。 (1)基于折旧因素的调整。假定按照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固 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计提的年折旧分别为D1和D2,投资企 业持股比例为R,被投资企业在某年形成账面净利润额为E,不考 期股权投资,该投资对丁公司形成重大影响;该批机器设备账面原 值为700万元(不含税),已提折旧100万元,不含税的公允价值为 1000万元;在向丁公司移交该批机器设备时发生由丙公司承担的 运杂费5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日,丁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 价值为2600万元,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此外,丙公司以银行存款 支付审计、评价等费用l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成本=1000x(1+17%)+1=1171(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虑所得税纳税调整因素。 当DI>D2时,其差额为被投资企业按照账面计提折旧大于按 照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的部分,其实质为账面利润相对公允价值下 甜套通孔。综合2014 ̄I 3期(上) 技术探索I Technical Probe 利润的少计部分,则投资企业应在被投资企业账面净利润的基础 上调增该差额后乘以其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E+(D1--D2)]X R 当DI<D2时,其差额为被投资企业按照账面计提折IYldx于按 照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的部分,其实质为账面利润相对公允价值下 利润的多计部分,则投资企业应在被投资企业账面净利润的基础 上调减该差额后乘以其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E~(D1--D2)]X R 即1389 12万元。 若例6中,甲公司将剩余的30%作为存货核算,至当年末,该部 分存货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提 了5万元(150 X 30%--40)的存货跌价准备。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l 300一(70—60)一(150—120)X 30%+5 J X 40%=1 14.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 14.4 贷:投资收益 114.4 在例6中,若为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调整方向仍一致。 [例5]承例1和例3,购买日,乙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0万 元,公允价值1180万元,乙公司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 应计提的年折旧额分别为60万元和7O万元;乙公司2010年实现账 (二)投资损失的确认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时,投资企业在 考虑上述折旧、内部未实现利润、减值准备等调整因素对被投资企 业亏损调整之后,结合持股比例确认应承担的投资损失应按照以 面净利润为2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调整。 结合上述分析,DI<D2,则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0一(70— 60)1 X 40%=76(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6 贷:投资收益 76 确认该投资收益后,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200+76 即1276万元。 (2)基于内部未实现利润及减值准备因素的调整。权益法下,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间的内部转移可分为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 两种情况,其中顺流交易为投资企业向被投资企业的销售,逆流交 易为被投资企业向投资企业的销售。但无论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 易,购买方未向两企业之外的第三方销售部分的售价与成本的差 额均为未实现的利润,该差额应结合持股比例在被投资企业净利 润的基础上调减,其实质相当于“自己人赚自己人的钱”,就两企业 整体来看,整体财富并没有增加,所以双方均应按照成本计量。 若假定内部转移货物的售价为s,成本为C,投资企业持股比 例为R,则应在被投资企业账面净利润(不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基 础上调减的金额为(s—c)X R。如果所转移的货物购买方作为固 定资产,还应考虑折旧的影响。 对于减值准备因素,若为内部转移的货物,无论顺流交易还是 逆流交易,如果购买方按照内部转移的售价计提了减值准备,而按 照成本不应计提或计提金额小于该准备的金额,则投资企业应在被 投资企业账面净利润(不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持股比例 调增;若与内部转移无关,则只考虑被投资企业资产的减值准备,如 果被投资企业以按照资产账面价值计提了减值准备,而按照公允价 值不应计提减值准备,则投资企业应在被投资企业账面净利润(不 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持股比例调增,相反,应调减。 [例6]承例1、例3和例5,乙公司2011年实现账面净利润为300万 元,不考虑所得税调整,2011年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库存商品一批, 该批商品成本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150万元,至当 年末,甲公司已将该批存货中的70%出售给第三方,剩余30%作为管 理用固定资产核算,折旧年限为5年,无残值,平均年限法折旧。 [300一(70—60)一(150—120)X 30%+(150—120)X 30%÷ 5 l X40%=113.12(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t13.12 贷:投资收益 113.12 确认该投资收益后,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276+1 13.12 财务通孔・综合2oi4年第3期【上) 下三个顺序处理:(1)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确认投资损 失;(2)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时,若有对被投资企业的 长期权益,应减记该长期权益,确认投资损失;(3)长期权益账面价 值减记至零时,若仍有额外的义务,应确认为预计负债,确认投资 损失。若按照上述顺序冲减后仍有未确认的投资损失,投资企业应 在备查薄上登记,待被投资企业以后年度实现盈利时,先扣除该部 分后,再以确认投资损失时相反的顺序依次冲回预计负债、长期权 益和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例7]承例1、例3、例5和例6,2012年,甲公司和乙公司间未发 生内部转移,至2012年末,甲公司应收乙公司的长期应收款账面价 值为10万元,乙公司在2012年发生巨额亏损,账面净亏损为3500万 元。则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一3500一(70—60)+(150—120)X 30%÷5 l X 40%=一1403.28(万元) 借:投资收益 1399.12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389.12 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 1O. 至此,2012年末,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0,长期应收 款账面价值为0,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为1403.28—1399.12EI]4.16万元。 [例8]承例1、例3、例5至例7,2013年,甲公司和乙公司间未发 生内部转移,乙公司2013年的账面净利润为100万元。则应享有的 投资收益为: 『100一(70—60)+(150—120)X 30%÷5]X40%=36.72(万元) 实际确认的投资收益为:36.72—4.16=32.56(万元) 借: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 1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2.56 贷:投资收益 32.56 当年末,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22.56万元,长期应 收款账面价值为10万元。 『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 SLGKY12—3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赵英会:《单位活期存款积数计息核算方法例解》,《财会通 讯》(综合・下)2013年第7期。 (编辑 园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