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和0的乘法教学设计

1和0的乘法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和0的乘法教学设计

第一篇:1和0的乘法教学设计 《1和0的乘法》教学设计 学科:小学数学 专业:小学数学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同数连加以及简单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生活中,学生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借助这些认识经验,帮助学生建构1和0的乘法的完整认知,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1和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掌握1和0的乘法。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1和0的乘法意义,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培养学生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惩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1和0的乘法。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1

教学方法:重视直观操作与体验,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所以在本节课组织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的方法来冲充分理解1和0的乘法意义。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乘法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填一填(展台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 3 = 12 ( ) ( ) ( ) 【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既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

【通过精彩的导入营造神秘的魔术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

2

好奇心和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展台出示第一幅主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 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 (展台出示第二幅主题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提问: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

3

2、归纳小结。

(展台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

【本节课针对学情做到承前启后,既要有旧知迁移,又要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抽象出1和0的乘法意义。】

四、巩固提高,掌握新知。 基础练习: 看图列算式。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4 第1小题,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交流乘法算式的意义。第2小题,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

4

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第1小题,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第2小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2、解决问题。学生既可以提出有关1的乘法问题(如算一共有多少面红旗),又可以提出其他的乘法问题(如算共有多少面黄旗)。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也可以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解答。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更深地理解1和0的乘法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进行总结,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学情。】 六、板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5

1和0的乘法

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 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 第二篇:有关0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关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教材66页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能结合乘法和加法的意义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3、学生板演。 列竖式计算 53×7 328× 3 156×9 二、探究新知 (一)知识铺垫:

6

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法。今天这个新知识的特点是“有0”.

2.问:有3盘苹果,每个盘子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解答?

用加法计算:5+5+5=15. 用乘法计算:5×3=15.

问:5×3=1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5×3=15,表示3个5相加的和是15) 3.提问:每盘有1个苹果,3盘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3 1×3=3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 (二)学习新课

1.(0乘以任何数都得0)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索

问:小猴面前的盘子里为什么没有桃了?一个桃都没有用哪个数表示?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谁来列加法算式:0+0+0+0+0+0+0=0。 谁来列乘法算式:0×7=0。

问:0乘以7为什么等于0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因为7个0相加结果是0) (2)尝试计算.

0×9 0×7 0×2 0×5 老师指其中一题(0×5)提问:为什么0乘以5等于0呢?(0×5表示5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

7

三、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P66 1 0×2= 0×0= 0×9= 2×0= 0+8= 9×0= 6+0= 6×0= 2.判断○里填什么运算符号。 0○3=3 0○3=0 4○0=0 4○0=4 1○0=0 1○0=1 3、在 里填上“>”“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