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苗木之乡-苗木中的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班级:14初教九班
姓名:曾兵
学号:1955140905
一、活动背景
某某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所在乡镇盛产银杏,也是传统的苗木之乡。在校园里一年四季都有绿树成荫,苗木种类繁多,还有一些不知年岁的银杏树。学校附近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苗木市场,还有一个苗木研究所。使得同学们都可以每天接触到许多不同品种的苗木。虽然学生们每天都能接触到这么多的苗木,但任有许多学生不太了解苗木的名称,用途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苗木的知识。如名称,特征,用途等。
(2)知道苗木生长的环境。
(3)能认识到苗木在家乡的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
(1)能够收集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2)通过调查、设计、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表达能力。
(3)能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如画画,文字等。
(4)初步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家乡苗木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与方式
(1)苗木之乡史。如:家乡是什么时候成为苗木之乡的、苗木研究所是何时建等。让学生同在图书馆查找资料、参观苗木市场、研究所等方式。
(2)苗木之美。如:苗木的种类、苗木的用途、苗木的种植艺术、古老苗木的传说等。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谈苗木市场及研究所等方式。
(3)苗木叶的艺术。如:用树叶做标本、做拼贴画等。这里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四、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在校园及附近参观苗木,收集一些苗木的树叶,走进苗木市场和研究所对苗木进行调查。收集苗木的种类、用途、销售以及苗木市场、研究所何时建的等资料。
(2)与苗木市场人员、研究所人员以及学生家长进行良好的
(3)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写出收集苗木树叶的介绍和参观的感受。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主题确立、设计分工
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活动背景的介绍以及主题的分析,确立活动主题。
(2)形成初步的方案,形成分组。
(3)能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选择。
2.主要活动
(1)简要介绍活动的背景,确立主题。
(2)师生共同商讨、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对活动过程可能遇到的障碍,商讨出解决方法。
(3)进行小组,分配任务。每小组派出代表对本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
(4)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对好的方面进行表扬,指出不足指出并提出建议。
3.教师指导重点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分工。
(2)教师结合背景介绍,让学生对苗木产生兴趣,引出活动主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阶段:分析观察树叶、用树叶制作标本、拼贴画
1.活动目标
(1)小组合作做出不同样式的树叶标本、剪拼画。
(2)能用流利的语言对小组做出的剪拼画、标本进行讲解。
2.主要活动
(1)示范引入,引起学生对制作标本的兴趣。
(2)小组合作想好制作标本、树叶拼贴花的样式。
(3)教师为同学们制作标本、拼贴画 进行讲解指导。
(4)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标本、拼贴画,并对作品进行展示。
3.教师指导重点
(1)教师指导示范,引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产生不同的想法,做出各式各样的标本、剪拼画。
(2)教师注意指导小组合作分工,并适当进行巡视。
第四阶段:汇报交流,成果展览。
1活动目标
(1)能够用流利道的语言介绍制作标本、剪拼画的过程。
(2)学会如何评价他人的成果。
(3)通过活动能够产生自己的感受。组织有关苗木的知识竞赛。
2.主要活动
(1)学生分享介绍自己的标本、拼贴画。以组为单位进行全班自由交流,选出特色小组。
(2)集体评价,提出意见。
(3)学生汇报此次活动的感受,以及从此次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
(4)组织全班进行有关苗木的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
(5)教师总结归纳本次活动。
3.教师指导重点
(1)引导学生回顾已进行活动的过程,注重过程的点评。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活动感受。
六、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苗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使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在不同角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走访等活动有效的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走访、参观苗木市场、研究所,也让学生明白了苗木对家乡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了对家乡苗木的热爱。让学生收集树叶并制作标本、拼贴画,使学生产生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之情。最后学生进行了成果的展示,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此次活动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由于季节、资源等原因,在调查的时候苗木的种类
不是很齐全,缺少了实物,只能通过图片文字的方式来了解苗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