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内科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肺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粗湿啰音。在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外,HRCT检查已逐渐成为诊断支扩的新一代“金标准”。内科治疗主要包括畅通气道,控制感染,咯血处理等。
标签:支气管扩张;诊断;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大多继发于急性、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损坏,导致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的异常持久性扩张[1]。本文现从影像学诊断、内科治疗两个方面论述支扩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1影像学诊断
支扩的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外,还需依靠影像学检查定位、定性协助诊断。
胸部X线(CRX):一小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X线可无明显异常表现。大部分患者X线可表现出支气管征象、肺纹理增粗、聚集或模糊;严重者可表现为囊状或蜂窝状阴影[2]。CRX除囊状支气管扩张症有一定的特征性外[2],其诊断价值有限,对支扩无特异性,也不能确定病变的程度及范围[3]。
支气管碘油造影:可发现囊状、柱状、囊柱状改变[4]。长久以来,支气管碘油造影被视为支扩诊断的“金标准”,能很好地显示支扩的范围、严重程度及类型。但是有自身的局限性:①支气管造影的阳性率只有60%,可因扩张的支气管腔被粘液、脓性分泌物堵塞,远端无造影剂进入,从而无法获悉其扩张的情况[5];②具有创伤性、有一定的危险性,可因肺泡吸入对比剂,继发医学性肺纤维化[6];③此外操作复杂、患者痛苦,依从性差,这些都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CT:下列5点可作为CT 诊断支气管扩张的参考标准:①支气管壁增厚并向
肺野边缘延伸;②“双轨”征阳性,提示为柱状支气管扩张;③“印戒”征阳性,提示囊状支气管扩张;④肺野边缘区多个环状透光区,部分伴液平面;⑤支气管管径比邻近的肺动脉稍大[7]。
近年来,HRCT的问世,在支扩的诊断中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能取代大部分支气管造影检查或作为支气管造影前的筛选[8]。有报道称,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3%[9]。HRCT利用算法重建功能,获取肺窗图像[10],其优点:①属无创性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患者依从性好;②可充分观察两肺的支气管及周围肺实质的异常,使用薄层技术明显减少了
容积效应,不仅能清晰显示叶、段支气管,而且亚肺段支气管的显示率可达50%-80%;③能明确显示支扩管腔内的黏液嵌塞[6]。但是需要强调的是,HRCT并不能代替常规CT,而是作为常规CT的一种补充,且因对屏气要求比较高,否则会造成高估或低估病变的后果。
2 内科治疗
2.1 畅通气道 可以通过祛痰药稀释脓痰,改善支气管阻塞。因此进行适当的体位引流,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2.2 控制感染 控制感染是支扩急性感染期的主要治疗措施。支扩常见病原体有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等,其中以绿脓杆菌最多见。具有抗绿脓杆菌活性的药物主要包括口服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若无效,则应静脉用药,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环丙沙星或氨基糖苷类,必要时三者合用,疗程通常为2周。
2.3 咯血治療
2.3.1 小量咯血:以对症处理为主,如休息、镇静、止咳等。
2.3.2 中量以上咯血:绝对卧床,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加用止血药。
2.3.3 大咯血: 支扩的常见急症、重症,需要抢救治疗,防止出现窒息、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常用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普鲁卡因。其中垂体后叶素具有“内科止血钳”之称,通过收缩小动脉包括毛细血管,使破裂的血管闭合,同时减少肺血流量,降低肺循环压力,有利于血管破损处血栓的形成和稳定,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是大咯血的首选药物。李战炜的实验研究表明: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比单用垂体后叶素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3 结语
支扩是引起肺毁损的常见病,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变不可逆的特点。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支扩的重要手段之一。
胸部X线,属于二维成像,对支气管及其分支的异常检出率低;支气管造影,属侵入性检查,操作复杂,有造影剂过敏危险,以及造影剂不易排除时滞留于肺泡内形成计划性病灶。在常规CT扫描基础上补充HRCT扫描具有高效、安全、简便、无太大创伤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但CT毕竟是横断成像,对支气管三维空间显示不是很直观,当外科需要手术时,有时仍有必要做支气管造影检查确证。
治疗上早期病变较轻,可以通过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但要注意大咯血的处理;病情较重时,通过手术治疗方能达到根治效果。同时要积极治
疗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防止异物误吸入支气管,对预防该病也有重要作用。婴幼儿尤其注意防治麻疹、白日咳、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
参考文献
[1] 李茂胜.支气管扩张的HRCT征象分析(附38例报告)[J].医学影像杂志,2011,21(10):1615.
[2] 潘存国.支气管扩张症的X线影像学相关对照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3):207.
[3] 熊志安,蒲红.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诊断[J].四川医学,2011,32(9): 1478.
[4] 赵广林.浅论支气管扩张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8(9):41.
[5] 言伟强.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1,12(5):315.
[6] 张定义,武华,王文鼎.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2):1210.
通讯作者:张念志,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