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主要设计依据

1.我院总图专业提供的平面布置图、道路及水工专业所提设计条件与资料。

二、采用标准规范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J/T D81-2006)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现行其他相关设计规范

三、设计标准

1.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2.1#桥、2#桥桥梁宽度: 0.43m(护栏)+净13.14m(路面)+0.43m(护栏)=14m; 3#桥桥梁宽度: 0.43m(护栏)+净11.14m(路面) +0.43m(护栏)=12m 3.桥面纵坡:0%;桥面横坡:双向2%。

4.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5.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6.环境类别:按Ⅱ类环境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四、主要材料

1、混凝土

(1) 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和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板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 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封锚端、铰缝、桥面现浇层和封端混凝土均采用C40;桥台、桩基均采用C30;有条件时,铰缝混凝土可选择抗裂、抗剪、韧性好的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泥结碎石混凝土+砂砾磨耗层。

2、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1998)的规定。

3、预应力钢筋

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 =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2003)的规定。

4、钢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GB700-1988)规定的Q235B钢板。 5、锚具:采用15-4型和15-5型系列锚具及其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

6、桥面防水涂料:采用抗渗性好,耐高温,足够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的 防水层,技术指标应符合《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C/T894-2001)有关规定。

1

7、伸缩缝:伸缩缝必须符合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伸缩缝装置》(JT/T 327-2004)有关规定。

8、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所选用支座必须符合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有关规定。

五、设计要点

本工程三座桥梁均为厂区道路跨越堆浸场溶液沟而设,道路中心线与溶液沟正交,按正交桥设计。1#堆浸场-1#桥桥梁中心桩号为BK1+566.9,桥梁全长15.84米,桥面宽为14m;1#堆浸场-2#桥桥梁中心桩号为BK0+717.85,桥梁全长25.84米,桥面宽为14m;2#堆浸场-3#桥桥梁中心桩号为AK0+894.1,桥梁全长25.84米,桥面宽为12m;

1、上部结构:1#桥上部构造采用一跨10米标准跨径简支空心板,2#桥和3#桥上部构造均采用一跨20米标准跨径简支空心板,空心板尺寸、配筋主要参考《公路桥梁通用图—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上部构造(1.25m板宽)》(人民交通出版社)。中板宽1.24m,高0.6m,1#桥、2#桥边板宽1.37m,高0. 6m,3#桥边板宽1.87m,高0.6m,均采用预制吊装施工。其余详细说明详见公路桥梁通用图中相应说明。

2、下部结构:本工程中3个桥梁下部构造均采用桩接盖梁式桥台,桩基采用直径为1m和1.4m的钻孔灌注桩,均按嵌岩桩设计,基桩要求要求进入中风化层不小于2.5m。

3、其他结构:○

1、桥面铺装:由下至上为:C40砼现浇层厚10cm,现浇层顶设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面层为泥结碎石混凝土9~22cm+砂砾磨耗层厚3cm。

○2、支座均需在厂家专业人员指导下预埋预埋件及安装。支座安装应保持水

平,并严格控制高程。

3、桥头搭板:为了减轻桥头跳车,桥梁的两端均设搭板,搭板长度采用5m。

六、施工要点

1、材料及总体施工要点

(1)有关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质量检验标准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有关条款办理。

(2)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满足新桥规(JTG D62-2004)Ⅱ类环境的具体要求。为了使桥梁外观颜色一致,要求采用同一厂家,同品种的水泥和外加剂。

(3)钢材:普通钢筋应按设计技术指标进行购货,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严格验收和检验。钢筋的末端与另一钢筋交叉后,不得在交叉点处截断,应至少保证在交叉点后留有35倍钢筋直径的长度,同时不得小于50cm。 本工程的箍筋末端弯钩一律做成135°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布置。所有钢筋数量表中,钢筋的搭接及损耗未计。

(4)施工前,首先对图纸各部分尺寸和数量进行仔细、认真的校核,确信无误后,才能进行模版加工、钢材下料以及支座、伸缩缝等定型产品的定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5)施工放样时,需注意复核衔接部位坐标及所有部件的高程准确无误,并用多种可能的方法进行校核。施工前应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6) 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应对本设计各部分图纸进行综合考虑,注意一些容易被遗漏的问题,如栏杆、伸缩缝、支座等有关预埋件的相对位置以及安装。凡

需焊接部位,其材料应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上部构造施工要点

(1)空心板预制

1)浇筑空心板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泄水管、护栏、支座等附属设施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可浇筑。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孔道及钢筋位置准确,控制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mm。浇筑混凝土时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其质量。

2)空心板预制时,按1m一道在铰缝的侧模嵌上500mm长的φ6钢筋,形成6mm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3) 空心板预制时,桥面系、伸缩缝、护栏及其它相关附属构造,均应参照有关图纸施工,护栏预埋钢筋必须预埋在预制空心板内。

4)预制空心板时应特别注意养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移动、吊装、运输。预制空心板堆放时应在预制板的端部设置支承搁置,不得将板的上下面倒置。

5)预制板芯模可采用钢管、橡胶气囊或挤压成型等工艺,采用橡胶气囊时应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浮模。

6)为了防止预制板上拱过大,及预制板与桥面现浇层由于龄期差别而产生

过大收缩差,存梁期不超过90天,若累计上拱值超过计算值4mm, 应采取控制措施。预制空心板在钢束张拉完成后、各存梁期跨中上拱度计算值及二期恒载所产生的下挠值如下表所示:

钢束张拉完存梁30天存梁60天存梁90天二期恒载产项目 上拱度 上拱度 上拱度 上拱度 生的下挠值 10米边板 +4.0 +5.1 +5.5 +5.6 +3.7 跨径 中板 +3.1 +4.1 +4.4 +4.5 +2.5 20米边板 +9.3 +11.4 +12.0 +12.3 +3.9 跨径 中板 +10.7 +13.1 +13.8 +14.1 +3.5 表注:正值表示位移向上,负值表示位移向下,单位:mm。 (2)预应力工艺

1)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空心板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

2)预制空心板预应力钢束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方可张拉。施工单位在条件具备时应适当增加龄期,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减少反拱度。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

3)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

3

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

4)1#桥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为:50%左N1→100%右N1→100%左N1。 2#桥、3#桥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为:左N1→右N2→右N1→左N2 5)孔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 (3)空心板安装

1)预制空心板采用设吊孔穿束兜板底加扁担的吊装方法。

2)桥梁架设若采用架桥机吊装,必须经过验算方可进行,且架桥机的重量必须落在墩台的立柱上。

3)预制板安装就位后,应先浇筑铰缝混凝土,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后,再进行桥面铺装及地梁等施工。

(4)其他

1)封锚端混凝土浇筑前须将预制板端部混凝土结合面浮浆清凿干净,才能浇筑新混凝土。

2)在浇筑铰缝前,必须用钢刷清除结合面上的浮皮等杂质,用水清洗干净后才浇筑铰缝小石子混凝土,并振捣密实。铰缝面等所有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均应凿毛成凹凸不小于6mm的粗糙面,100mm×100mm面积中不小于1个点,以利于新旧混凝土良好结合。

3)本通用图设计钢筋长度未考虑折减,实际施工下料时应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控制。

4)严格控制支座标高,避免支座脱空。 3、下部结构施工要点

(1)桩基施工

1)桩基施工前,首先对桩基坐标进行图纸校核,然后对全桥桩基所有坐标按校核后的坐标进行放样,并且在施工现场逐个进行核查,确信无误后,才能进行钻孔桩的施工,以便消除因个别桩位坐标在设计和放样过程中的错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本桥所有桩基均采用嵌岩桩,要求进入中风化层不小于2.5m。桩基钻孔施工时,若发现实际地层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纸中所示地层地质情况有出入,必须进行核实,并通过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调整桩基设计。

3)相邻两孔不得同时钻(冲)孔或浇注混凝土,以免破坏孔壁造成串孔或断桩。

4)施工时桩基底部沉淀层厚度不得大于10cm,必须采取二次清孔的方法。桩基应逐根采用超声波法检测其施工质量。当采用其它可靠方法检测时,则桩基内3根φ57×3mm检测管取消。

(2)桥台施工

台帽施工时应严格按控制标高放样,保证支座底面所对应的台帽顶面水平。 4、桥面系施工要

桥面系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完成后进行,在桥面系工程施工之前,应对主体工程进行阶段质量验评,对其影响桥面系施工的工程缺陷和遗漏的预埋件,要及时修补和补埋。特别是对桥面标高进行认真的测量核实。如桥面标高与设计值的高差在±1cm内,则可局部调整桥面铺装中的找平层厚度,否则须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