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OPD患者血清脂质转运蛋白1、2水平变化及意义

COPD患者血清脂质转运蛋白1、2水平变化及意义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3期•COPD患者血清脂质转运蛋白1、2

水平变化及意义王玉梅1,李凌艳2高海玲1,王伟1宋晓涛1(1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300450 ;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质转运蛋白1(LCN1)和脂质转运蛋白2(LCN2)的水 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03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56例(加重期组)和稳定期47

例(稳定期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算各组吸烟量,分别于患者入院24 h内、对照组体检时用酶联免 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LCN1、LCN2水平,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用肺

功能仪检测呼吸功能;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LCN1、LCN2水平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血清LCN1及LCN2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吸烟量、

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P均<0.05),血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J/用力肺

活量低(P均<0.05),且加重期组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血清

LCN1、LCN2水平高(P均<0. 05);与稳定期组比较,加重期组血清LCN1、LCN2水平高(P均<0. 05)° COPD患者

血清LCN1、LCN2水平与吸烟量、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均<0.05、,与氧分压及FEV】/

FVC呈负相关(P均<0. 05) °血清LCN1诊断COPD及加重期COPD的阈值分别为30,80 ^g/L,血清LCN2的诊断

阈值分别为20,90 ^g/L,曲线下面积均〉0.80°结论COPD患者血清LCN1及LCN2水平升高,二者水平变化可

反映患者病情危急程度,对COPD诊断有较高价值。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脂质转运蛋白1;脂质转运蛋白2doi: 10. 3969/j. issn. 1002-266X. 2019.13. 011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19) 13-0043-0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

酶失衡及炎症反应有关。研究发现,脂质转运蛋白 (LCN)在肺部疾病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LCN1 可抑制肺部氧化应激反应;LCN2可阻断体内铁传

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 可逆[1]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

咳痰等,急性加重期时上述症状可加剧,严重影响患

递,抑制细菌。本研究观察急性加重期及稳定 期COPD患者血清LCN1、LCN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者的生存质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40

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高达8.2% °至2020年

COPD将从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升至第3位;至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天

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收治 的COPD患者103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

2020年COPD将据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

因此研究COP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大临床 意义。目前COPD的诊断需对临床表现、危险因素 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后确诊°

吸病分会COPD学组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

COPD诊断的金标准是肺功能检查,但因其早期症

状不明显,且与哮喘、支气管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 等疾病症状相似,漏诊率及误诊率依然较高。因此 亟需敏感且客观的指标辅助诊断COPD° COPD的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肺内氧化应激、蛋白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6];年龄M18

岁。排除标准:合并支气管扩张或重症肺炎;2周内 急性感染或合并系统性血管炎及其他部位严重感 染;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活动性肿瘤或糖尿病; 治疗前20 d使用抗菌药物。按照病情[6]可将患者

分为急性加重期56例(加重期组)、稳定期47例

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JCYBJC14800) 通信作者:王伟(E-mail: 907443768@ qq. com)

(稳定期组)°加重期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

(72.38 ±8.28)岁,BMI(22.36 ±5. kg/m2,均合

)43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3期并呼吸衰竭,合并尘肺3例、冠心病22例、肺心病

41例、骨质疏松24例、高血压26例、其他3例,有 COPD家族史12例,既往有哮喘史、过敏史、儿童时

LCN2试剂盒购自上海三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均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取另外一管血液样本用

DxH800血液分析仪检测空腹静脉血中白细胞计数

期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0例。稳定期 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3呼吸功能检测 COPD患者入院24 h内、对

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70. 30 ±7. 14、岁,BMI (21.67 ±5. 15 )kg/m,合并尘肺1例、冠心病24

2照组体检时用德国格莱特Spirostik肺功能仪检测血

例贝市心病32例、骨质疏松20例、高血压22例、其 氧分压(PO)、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

2]他2例,有COPD家族史10例,既往有哮喘史、过敏

史、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6 例。同期另选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志 愿者50例作对照(对照组/ ,纳入标准:年龄M 18

肺活量(FVC),并计算FEV/FVC。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

资料用x ± s表示,三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

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血清LCN1、LCN2水平与

岁;胸部X线片无异常。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 BMI具有可比性。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

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绘制受试

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血清LCN1及LCN2

69.94 ±7.20)岁,BMI (20.36 ±4.79) kg/m2。本研

对COPD的诊断价值。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究经临床试验机构备案且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

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统计各组吸烟量。1.2血清C反应蛋白(CRP)、LCN1、LCN2及白细

2 结果2.1各组相关指标比较 各组CRP,白细胞计

。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 采集COPD患者

入院24 h内、对照组体检时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 2管,其一采用低温高速离心机(Centrifuge 5810R,

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2、FEV/FVC、吸烟量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与对照组比较,

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吸烟量、血清CRP水平、白细

eppendorf)以 3 000 r/min,4 C 温度下离心 10 min, 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P均<0.05 ),PO2 及FEV/FVC低(P均<0.05);与稳定期组比较,加

重期组吸烟量、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

弃去底层沉淀并将上层血清转移至Aprotimin管内,

于-80 C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 清CRP、LCN1、LCN2。CRP试剂盒购自上海抚生实

业有限公司丄CN1试剂盒购自美国Immuno Clone,

组对照组稳组加重期组n5047粒细胞百分比高(P均< 0. 05 PO及FEV/FVC

2/低(P均<0.05)。见表1o表1各组相关指标比较(珔±s吸烟量(支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65.25 ±2.1072. 33 ± 3. 87*PO2 mmHg)CRP(mg/L)白细胞计数x109/L4. 05 ± 0. 58(( )299. 40 ± 148. 673.07±0.6593.94±3.622.75 ±201.23 *555.06 ±222.83 *#4. ±0.76 *6.83 ±0.75 *9.43 ±0.93 *#86.70 ±4.75 *75.62 ±7.17 *#5615.49 ±2.37 *#82. 29 ± 5. 29*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稳定期组比较,P <0.05o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均<0. 05、,与PO2

2.2 各组血清LCN1、LCN2水平比较 各组血清

LCN1、LCN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与对照组 , 重 组和稳 组 LCN1、LCN2水平高(P均<0.05 );与稳定期组比

及FEV/FVC呈负相关(P均<0.05 相关性相关指标LCN1)o见表3。表3 COPD患者血清LCN1、LCN2水平与其他指标的较,加重期组血清LCN1、LCN2水平高(P均<

0.05)o 见表2o组对照组n5047LCN2表2 各组血清LCN1、LCN2水平比较(pg/LLCN122. 21 ± 4. 51

, ±s)r0. 4660. 4480. 7620. 509PrP0. 0330. 0360. 0080. 0240. 0100. 020烟量CRP0. 0380. 0420. 0020. 0320. 0040. 0240. 4620. 4780. 718-0.623-0.605-0.517LCN2白细胞 数11.21 ± 3.2072.36 ±14.39*133.03 ±18.25 *#细胞 分PO2FEV]/FVC稳组60.17±12.16 *128.28 ±15.22 *#-0.6-0.467重组56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稳定期组比较,P <0.05o2. 4 LCN1 及 LCN2 对 COPD 的 价值2. 3 COPD患者血清LCN1、LCN2水平与相关指标 以正常对照组样本为阴性样本,COPD患者样本为

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

血清LCN1、LCN2水平与吸烟量、CRP、白细胞计数、 44阳性样本。将血清LCN1及LCN2水平按间隔10 隅/L或20隅/L划分为若干组段,构建ROC曲线。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3期可见血清LCN1的理论阈值为30隅/L,血清LCN2

更低°说明病情越严重,患者气流受限程度越高, PO2

的理论阈值为20隅/L,曲线下面积(AUC )均>

0.86,二者对COPD的诊断价值高。以稳定COPD

, 呼 困 难°LCN1是载脂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早期研究发

患者样本为阴性样本,加重期COPD患者样本为阳 现其多存在于眼泪中,可选择性结合眼泪中的脂质

性样本,构建ROC曲线。可见血清LCN1的理论阈

值为80 ^g/L,血清LCN2的诊断阈值为90隅/L, AUC > 0. 80, 二者对 重 COPD 的 价

分, 的表 , 分布,形成一层保护膜。最新研究发现丄CN1可能对

有害分子具有亲和力,对组织和细胞有保护作

用[12]°吸入香烟和其他有毒颗粒是诱发COPD的

值 高°COPD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稳定期病

3讨论原因丄CN1可能与有毒颗粒结合,起到降低毒性保

护机体的作用。LCN1在肺部感染中也起重要作

情较为平稳,临床症状轻微。约有1/4 COPD患者 肺功能下降与病情急性加重有关[7] ° COPD急性加

重又可分为轻度、中度及中度°轻度加重的患者存 在呼吸困难、咳嗽和(或)痰量的变化超出正常每日

的变异范围等症状,但不需改变日常治疗;中度加重 的患者则增加药物剂量或调整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并与抗菌药物或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合并治疗;重度

加重的患者则需入院治疗,以防发生呼吸窘迫 等[8]°因COPD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时易与其他 疾病混淆;轻中度急性加重时患者不及时就医而耽

误病情。因此寻找能够尽早诊断COPD且判断病情

进展的血清标志物有重要意义。COPD是一种累及气道、外周气道、肺实质

及肺血管系统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气道内,由 于表层上皮受到炎症细胞浸润,黏液分泌腺增大,杯

状细胞增多,黏液分泌异常,纤毛功能失调,临床表

现为慢性咳嗽或多痰。在外周气道内,慢性炎症导

致气道内壁损伤,进而机体启动自动修复功能,如此 反复致使内壁胶原含量增加,形成瘢痕组织,最终气

道狭窄,气流受限。长期气流受限进而引发肺实质

破坏,加重期引起血管壁增厚,继而引发肺心病、右 心衰竭等[9] °吸烟是COPD的常见危险因素,可从

COPD的发生、发展、急性恶化、诱发并发症等多个

方面促进病情进展。有研究证明吸烟量与FEV1的

下降速率存在明确剂量-反应关系[10],这也与本研

究的结果相符° CRP是机体受微生物入侵或组织

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非特异性急性相 蛋白,可反映炎症组织的大小或活动性[11]°本研究

结果显示,随着病情加重,CRP水平逐渐升高,说明

COPD是一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炎症反应程度加重,

持续时间的增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白细胞计数

均升高,以此抵御炎症反应,纠正机体病理状态。本

研究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OPD患

者PO2及FEV/FVC均低,且加重期组较稳定期组用,其参与对抗细菌或真菌进入机体后引发的固有

免疫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在体外诱导的氧化反

应等[13] ° LCN2存在于中性粒细胞的过氧化物酶硬

性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通过疏水结

合袋结合铁载体,从而切断细菌的铁来源,抑制细菌

生长,在先天免疫中发挥作用[4] °有文献报道LCN2

在诱导乳腺腺体退化及凋亡,阻断铁的递送等生理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5]°研究证明,当机体发生感染、系

统性血管炎等炎症时LCN2高表达[16] °本研究结果

表明,加重期组患者血清LCN1及LCN2水平较对照

组、稳定期组高,且COPD患者血清LCN1、LCN2水平

与吸烟量、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

相关,与PO2及FEV1/FVC呈负相关。说明血清中

LCN1及LCN2水平与COPD危险因素有关。由于气

道炎症、气道结构破坏及代偿性重塑会应激性分泌 LCN1及LCN2,以包裹进入气道的有害有毒颗粒,减

轻炎症反应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LCN1诊断COPD的理 论阈值为30 ^g/L,诊断加重期COPD的理论阈值

为80 ^g/L;血清LCN2诊断COPD的理论阈值为

20陆/L,诊断加重期COPD的理论阈值为90 ^g/L, AUC均较高。因此LCN1、LCN2可用于临床诊断

COPD,以提高COPD的检出率,准确判断病情严重

程度,避免过度医疗及不必要的检查°综上所述,COPD患者血清LCN1及LCN2水平

升高,可反映病情的危急程度,且与众多危险因素相

关,对COP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本研究样

本较少,存在偏差,应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张弘,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016,15(2) : 198-202.[2] Zhao J, Cheng W, He X, et al.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olecular Subtyping and Pathway Deviation-Based Candi­

date Gene Identification [J]. Cell J, 2018,0(3) :326-332.45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3期血清sCD30、CA125联合检测对非霍奇金

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谢瑜,黎承平,武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032)摘要:目的 评价血清可溶性CD30(sCD30)CA125联合检测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0例NHL患者作为NHL组,同时期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NHL组和对照组血清 sCD30、CA125水平,分析NHL组血清sCD30、CA125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评价血清sCD30、CA125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NHL的价值。结果 NHL组血清sCD30、CA125水平均高于对

照组(P均<0.05)°血清sCD3 0水平与NHL患者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和恶性程度有关(P均<0.05、,血清

CA125水平与临床分期、有无全身症状、淋巴结外浸润和恶性程度有关(P均<0.05)°血清sCD30、CA125联合检

测诊断NH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诊断敏感性为94. 52%,特异性为90.00% °结论 血清sCD30与CA125

合检测 用 NHL°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溶性CD30;癌抗原125 ;诊断效能doi : 10. 3969/j. issn. 1002-266X. 2019. 13.012中图分类号:R7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19) 134046-0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

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的一种高分子糖蛋 白,在人类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中都发挥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NHL患者血清

中排名前十的一种淋巴瘤,临床上主要依靠综合血 液病理学和临床特征诊断⑴。近年研究发现,血清

肿瘤标志物在其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CA125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FE468)

CA125水平升高与肿瘤分期、预后及个体化治疗结

局有关,可与其他血清指标联合用于辅助诊断

NHL⑷。可溶性CD30(sCD30)是反映机体免疫状[11] 冯长溪,姚侠,王海珍,等•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同型半

[3] 唐雨萌,李茜,张岚,等.湖北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

查及影响因素[].中华疾病控制杂志,018,2(7) :721-725.[4] 夏丽华,陈香美,冯哲.生物标记物在急性肾损伤应用的新进展

胱氨酸(Hcy)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价值

[]•吉林医学,2018,39(4) :653-6.[12] 彭瑜,高涵翔,王永祥,等•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016,17(5) :49-452.[5] 邱淑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LCN1和LCN2的表达水

载蛋白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变严重程度的关 系[J].中国循环杂志,018,33(3) :222-226.[13 ]李晓平,刘冀,杨发满,等•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与慢阻肺患

平及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017 ,32(6) :67-70,73.[6] 何权瀛.2015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简介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015,14(2) : 125-127.[7] 王彬,吴蔚,张晶,等.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

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的差异性研究[J] •中 国病原生物学杂志,018,13(3) :306-310.[14] 王凤燕,赵海金,蔡绍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

病合并症治疗探讨[].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8、:765-

767.的临床预后指标[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014,13 (4、:

419423.[]崔紫阳,戈艳蕾,李丽蕊,等•肺气肿型与非肺气肿型COPD急

性加重期患者血浆periostin、TNF-a、ET-1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15] 张萍,壬世云,张雷•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和基质

[]•山东医药,017,57(39) :61-63.[9]孙晓杨瑞青,王保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5,31(1) :72-7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表达[J].临床肺科杂志,

2017,2(4) :679-682.[16 ] Wang XR, Li YP, Gao S, et al.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lipoca-

lin-1 and-2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x[ J].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14, (1) 3­

[10 ] Cockayne DA, Cheng DT, Waschki B , et al. Systemic biomarkers

of 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tissue injury and repair in COPD pa­

9.tients with differing levels of disease severity [ J ]. PLoS One, 2012,7(6) :e38629.(收稿日期:2018-11-22)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