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演变三个阶段的理论综述

对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演变三个阶段的理论综述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新视角 对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 演变三个阶段的理论综述 王伟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本文就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演变三个阶段的概念、原理、政策做了比较清晰、详细的梳理,各个阶段都有其 不同的经济理论和发展主张,值得研究借鉴。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根据发展经济学在演变过程中发展思路及其政策取向 划化的重要性。 的不同,发展经济学家把这门学科分为三个阶段:2O世纪40 2.发展经济学的第二个阶段——新古典主义 年代末至6O年代末以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为主,在政策上主 发展阶段 张计划至关重要,这是第一阶段;20世纪6O年代末至7O年 结构主义思路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 代末以新古典主义发展思路为主,在政策取向上认为市场至 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从1970年开始,这些国家陷 关重要,此为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新古典政治 入了困境,而那些实行价格杠杆控制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 经济学发展思路为主,在政策取向上认为制度至关重要,这 却在持续发展。对此,T.w.舒尔茨、A.O.克鲁格、B.巴拉 是第三阶段。 萨、H.G.约翰逊、D.拉尔等发展经济学家深入分析后认为, 1.发展经济学的第一个阶段——结构主义发展 以结构刚性代替价格弹性的结果是价格杠杆作用僵化,导致 阶段 价格扭曲。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家正是从克服由结构刚 发展中国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明显的刚性结构。结构 性导致的价格抑制出发,提出了与之相对的基本概念,即价 刚性意味着在较长的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没有明显的 格弹性。在此基础上,舒尔茨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 改进,克服这种刚性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化。结构主义者认为 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的投资价格弹性差异,认为正是这种差 这种工业化必须是有计划的工业化,由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 异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有计划的工业化的窘境,只有矫正人力 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上世纪4O年代出版的《东欧与东南欧 资本与物质资本、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的投资价格弹性差 工业化问题》和《落后地区的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登上历史 异,才能保持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利特尔和米尔利 舞台的标志性文献。前者提出了在工业部门中实施有计划 斯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来分析价格弹性,认为计划价格不 的工业化思想;后者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讨落后地区工 能准确地反映价格扭曲的程度,提出了实行公共部门国内资 业化落后和大规模农村伪装失业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20 源成本适度定价的具体对策。w.M.科登等人用有效保护 世纪5O年代初,R・普雷维什和H.w.辛格提出了“普雷 率概念 分析和估算了实行进口替代国家关税结构的资源配 维什一一辛格假说”,即欠发达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 置效应以及反出口倾向的程度,结果表明这些国家不仅保护 命题,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1954年w. 率水平高得惊人,而且按国际价格计算的增加值为负数,导 A.刘易斯设计出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的分析框架,将发 致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以及反出口倾向的提 展中国家的刚性结构问题理论化、空间化、具体化,成为结构 高。克鲁格对计划管理体制下的寻租行为进行深入分析,认 主义发展思路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武器。1957年罗 为计划管理体制抑制了价格弹性对经济的激励作用,而且对 森斯坦罗丹在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推 经济活动的干预易于引发租金成为合法与非法寻租活动的 进式工业化模式,其理论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路另一个具有 目标,从而导致腐败的产生。 深远影响的标志。与此同时,R.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刚 可见,在2O世纪6O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发展中国 性结构的存在必然导致“贫困恶性循环”,而要消除它就必须 家从强调克服刚性结构转向强调价格弹性的作用,从计划模 实现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的平衡增长。 式转向市场模式,矫正价格扭曲及价格弹性抑制以恢复价格 上述理论和方法从静态的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结 弹性在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成为分析的核心。发 构变化,结构主义者还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了结构变化的过 展中国家及发展经济学家对价格弹性与市场机制的重视,标 程。结构主义发展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典学派的理 志着新古典主义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复兴,以及新古典主义发 论和方法,认为刚性结构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有的特点,从 展思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 而表现出追求宏大理论的倾向,政策取向上强调资本积累、 (下转第82页) 工业化、计划化和实行进口替代,其核心是突出工业化和计 144经济理论研究 会计与审计 接受诚信教育,遵循诚信规则,进一步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 可耻的观念,形成尊重诚信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的防范不 诚信行为的发生。 (2)健全制度法规和完善监督职能 抓紧对市场规则的完善,健全各顶规章制度,在制度上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切实认真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个 人荣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 信者受表彰,不守信者受处罚。发挥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监 督的作用,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和事,对不守诚信而 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要追究其 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 监督制度,董事会制度等,有条件的还要采用会计委派制度, 并且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 (3)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 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行为和规范,它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企业资 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能更好的保证会计资 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只有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 制度,才能形成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企业内控体系,治理会计 信息失真的问题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严格贯彻执行财政 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处理的每一个环 节都尽力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并且认真制定会计人员岗位 责任制,使之分工明确,才能促进会计行为的规范化,把会计 信息质量落到实处。 (4)加大对会计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 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 】 >●【】 】 )I】 )_.【】 )一.【】H>●【】 )_●【】 )一.【】H 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并根据《会计 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切实从根本上防止 造假信息行为。 (5)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是经济信息的加工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 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加强学习教育,认真铺设促使会计人 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符合经济发展形势会计理论的平台。 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会 计人员的业务和工作水平。同时要抓好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把好人门关,真正把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优 秀年轻骨干充实到会计队伍中来,才能有效抵制会计不诚信 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会计诚信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维护我国 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确保会计行 业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所以说,重建会计诚信不仅是我们工作 中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E1]杨有红.诚信勤勉是公司生存发展之本EJ].财务与会计, 2002,(5). [2]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EJ].会计研究,2002, (2). E33杨雄胜.会计诚信的理性思考EJ].会计研究,2002,(3). [4]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3,(1). 作者简介: 薛荣荣,昊堡县会计局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 】卜( 】 )1【】 】._( 】._o-●:】 ( 】H 】H)_●【】._(>●【二,H (上接第144页) 3.发展经济学的第三个阶段——新古典政治 经济学发展阶段 当我们在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考察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 性特点与价格弹性时,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有计划的工业化和 有市场的工业化,这两种工业化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没有达到 最优化;或者说即使达到了也是制度在一定条件下的帕累托 最优,而不是在制度博弈条件下的社会最优。因此在制度固 定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短缺是必然的,其政府决策理 念和决策行为也必然是低效率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已 证明了这一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展经济学家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制 度博弈的研究,从而诞生了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R 科斯和I]L C诺思研究了产权界定及制度安排对于社会资源 配置的作用,证明产权结构的基本功能在于向社会提供更有 效率的利用资源的激励。20世纪8O年代中期, 威廉姆森 论证了制度结构对于经济体系运转的重要性。J.M布坎南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政治市场上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 机制,认为这种机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过程。v_M 拉坦和速水佑次郎讨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张五常运用 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亚洲地区的农业租佃分成制,认为分成制 能在不降低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交易成本。G.阿克 洛夫的柠檬市场理论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因信息不对称造成逆 向选择,其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缺失信用制度。 与新古典主义发展思路不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除了注 重制度因素外,还注重其他的非经济因素。P.罗默修正和扩 展了阿罗的“边干边学”模型,提出一个含有外溢性、物质产 出收益递减和新知识生产收益递增的竞争性均衡增长模型。 R.E.卢卡斯以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动、人力资本以及专 业化人力资本三个模型为依托,构建了一个内生的增长理论 框架。与此同时,其他各种研究非经济因素的经济理论不断 问世,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K.M.墨菲和R.塔穆拉的内生 生育和人力资本收益率相互关系模型等。在这一阶段,经济 学家认为,在政策取向上制度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E1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EM3.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罗美鹃.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与 局限口].当代财经,2000,(6):8~121. [3]郭熙保,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EJ].经济学家, 2000,(4):121—1221. [4]乔洪武.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缺陷与中国的历史验证 和思考E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1):25~291. Es]迈耶.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理论EM].云南人民出版 社,】995. 作者简介: 王伟,硕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五年制大专部团总支书 记,研究方向:会计,区域经济。 82经济理论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