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箜墼童 壅李 茜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710064) —— 关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观教育的思考 摘要: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课堂,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 系的拓展和延伸,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构建主要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存信念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20—01 一、高校加强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学者池田大作指出:“生命是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 西都不能替代它。”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便不可复得。 所以对于每个人而言,维持生命存在是最自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2.生存信念教育 生存信念教育是在充分有了生命意识的认识和理念的基础上更进一 步的生命教育内容。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必然具有自然性的特征,是物 质性的生命存在物,要维持生命的存在,首先就要生存。人类的存在是以 每个个体的人的生存所维系的,从社会的角度看,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对 自我生存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促进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大动力。 生存信念教育就是让大学生意识到要追求自我生命的幸福,就要树 立强烈的生存信念,要意识到竞争无处不在。生命的存在不是只维持基 本的吃喝而无所追求的动物般的生活状态,而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 的要求,特别在目前全球化的环境下,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 更要丰富自己的精神层次。要学会心理调适。在有了生命意识的基础 上,知道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人的一生有很多的不可 预知性,生活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也不会总是阳光鲜花和掌声,更多 的是充满了艰难荆棘和坎坷,要学会面对困苦和挫折,要学会用乐观积极 1.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加强生命教育 目前,随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 结构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比较引起社 会关注的最大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其中主要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由于 就业的压力所带来的包括大学生的消极悲观厌世以至于自杀犯罪等现象 越来越多,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珍 贵,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是必须的课题。 2,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现状要求高校加强生命观教育 每个个体都有求生的欲望,其有生命和生存的权利。也正是由于这 种欲望与权利,才使没个具体的个体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生物。正因为 缺乏生命观,大学生忽视了生命本身的存在。再加上教育产业化把学生 变成了产品,生命丧失了其存在的个体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个体生 命淹没在批量产品的现代化经济浪潮之中,大学生的个体性、唯一性在严 峻的就业形势下正在不断的削弱。大学生作为同辈人中的精英,享受着 天之骄子的光环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国家、社会、家庭的高期望。在巨大 的社会浪潮中渐渐迷失了生命的创造、生命的超越、生命的价值。在校园 里频频曝出自杀以及杀人等事件,而且蔓延到了研究生群体中间,凸显出 大学生生命规的严重缺失。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平台展开对大学生 生命观的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观教育的主课堂 生命观教育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命,基础和出发点就是人。生命观 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 宝贵性,从而使每个个体的人能珍惜生命,并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养 成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思想政治 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 生命观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每个人的生命质量,要在有限的生命历 程中,让生命的力量充分施展,让生命之光无比灿烂,让每个生命去追求 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让每个生命都能得到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思想 政治教育在培养“四有”新人的过程中,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过程 中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正处于 的态度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幸。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坚定生 存的信念,要知道只要活着,只要生命存在,一切都会有希望,要相信每个 人都是上天带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都是不可替代的,都是唯一 的。这种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就是自我存在的价值。古语都说:“天生我材 必有用”,坚定的生存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挫折的利剑。 3.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生命教育的目的和 意义所在。生命既然是短暂的,不可逆的,如何让自己在有限的人生历程 中过得有意义,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和对社会的价值是值得每个人思考 的问题。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每个人的成长都与他人和社会密 切相关,脱离他人和社会的个体是不存在的。正是由于人们对生命的投 人生命才有价值;正是由于对他人生命的投入他人的生命才有价值和意 义。当代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就要时刻关怀他人、关心集体、 关注社会、热爱祖国,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关键阶段,大学生身上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生命是一切的根基,认识生 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用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精彩! 成长的最重要阶段,生命教育应科学合理地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 台,来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存信念和生命价值的教育。 三、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 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大学生就不能真正认识自己和正确地给自己在 社会中定位,也无法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生命 观不能自发的形成,即便有自发形成的情况,也处于不系统不完善的境 地。因此,进行生命观教育就成为了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主要途径。谈 及进行生命观教育的途径和内容,可谓众说纷纭,本人在结合国内外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等著.《生命的沉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l2月第 1版. [2]王北生,等著.《生命的畅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 1版. 以及结合自己的生活感触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意识教育 [3]刘兵勇.《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内蒙古师范 大学学报2007.3. 生命意识教育是整个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指 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个人的存在。”生命教育 首先是生命意识教育,因为只有生命存在,才能谈生命的发展和质量等问 题。生命作为个体存在,是人的其他价值创造、实现和评估的先决条件。 脱离生命的个体存在和延续过程来实现生命价值,无疑是荒谬的。日本 [4]周德新,黄向阳.《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构建》,《教育发展与 研究》2009,02,157. [5]刘兵勇.《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考》,《青年科学}2009, O9.185. 作者简介:李 茜(1984--)女,汉族,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h-法。 .220・I C魅h力a 船n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