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浅析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析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具体到党校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并不完善,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多年的图书管理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

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大熔炉,是我党培养各级党组织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及理论干部的学校。而作为党校信息中心的党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的学术机构。随着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向前发展,加强党校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是势在必行,充分发挥其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也是新时期党校教学的迫切需要。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并不完善,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受其自身基础设施、技术条件、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费严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及时更新知识,扩充馆藏。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党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趋势

所谓信息化的图书馆,即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有较高价值的图像,文字,语音,影响,软件,影视,音响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组织,规范加工和压缩处理等,将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其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实施信息增值,再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经济、高效地传播和接受,使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从网上享受到各种信息服务。信息化的图书馆建设需要存取权限,知识产权,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加强商业机构,教育团体和政府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相关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党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可以积极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完善网上理论阵地。

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人们强烈的意识到只有发展网上理论阵地,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掌握舆论的指导方向。党校的图书馆具有引导到党员干部坚定不移的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权力、地位、利益具有正确的认识,开阔世界严管,培养战略思维和增强党性修养的作用。因此,加强党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广发,更快捷,更高效地宣传党的做法,加深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二)是党校进行教育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联系干部的党群思想和实际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对生活和工作进行指导与实践,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总体要求,也是中央交给党校的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党校必须要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对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才能有效提高教研人员的知识水平。

(三)充分发挥党校的馆藏资源优势,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中藏有大量的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相关书籍和经典著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新时期各方面的创新理论,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为党校教师职工,学院以及各级党政干部,党建党史的研究

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用户人员甚至达到了几千万人,因此,党校应该建设高标准的图书馆,借助图书馆的信息化假设,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与社会各界接轨,为社会更好的服务。

三、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成本较高,党校经费不足。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经费不足是大多数党校所面临的现状,没有过多的资金购买图书,光盘等电子读物很少。图书电子化需要的成本较高,这也成了党校遇到的一大难题。虽然,新时期已经有很多图书已经被加工成了电子图书,但由于成本高的原因,这部分图书依然只占图书藏有量的很小比例。经过调查,在2000年网络处于高潮期的时候,很多电子图书网站发现了非常实际的问题,在它们还没有生产一本电子化图书,如果想要生产一本电子化图书,仅仅把铅字转化为文本,需要将近1000元的成本。这样算下来,如果建成一个拥有10万套藏书的小型图书馆,需要近1亿元的成本,这对于党校来说,如何回收成本也是关键问题所在。

(二)数据库建设不完善。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数据库的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不多且类型有限。目前的数据库主要是书面数据库为主,其它类型的数据库并不多,而且存储数量十分有限。二是,质量不高。很多党校的图书馆,在已建成的数据库中没有进行主题标引,并且机读的格式很不规范。这种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很差,既不利于读者进行检索利用,也不利于信息化管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图书馆的领导只求速效,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忽略了对信息化制定合理的规划标准,一味追求业务没有考虑读者的需求。 (三)传统的观念制约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人们存在对图书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图书馆是用以收藏和保存人类的文化遗产为己任,这种陈旧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仍旧没有从管理的观念向服务观念转变;其次,信息化意识淡薄。传统的工作模式制约了工作人员的观念和认识,墨守成规,能动性较差,信息化意识淡薄。很多党校图书馆的服务仍旧以手工状态为主,虽然利用了计算机,但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仍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信息化。工作人员没有形成具有创造性信息服务的意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高 。

(四)专业人员比较匮乏,限制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加强图书馆现代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关键在于人才的引进。但是我国大多数党校的图书馆,既懂得图书馆专业又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人才少之又少。党校从事文献管理的服务人员大多数不会活着不精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并且缺乏对现代化信息管理的知识,这必然会影响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数据库开发和系统维护建设,制约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积累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资金是图书馆的命脉,我国对图书馆的投资力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的洛杉矶图书馆每年的投资金额为6700美元,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自然也较快。只有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才会加速信息化进程。我国当年向图书馆的投资金额有限,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图书馆的信息化。因此,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要重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经费上加大对图书馆方面的倾斜,积极推进信息化的进程。在积累资金方面,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方式,比如利用资信融资吸引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共建,通过采用合资联办的方式引进资金,投入图书馆网络建设,向当地政府申请贴息担保,争取银行给予的优惠信贷政策的支持。 (二)建立具有特色的信息化数据库。

党校的图书馆如果要做到信息化管理,必须要保证具有特色的藏书体系,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采集资源。一般党校的图书馆所收集的社科文献多具有非常鲜明的党的特点,因此在建立信息化数据库时要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特色和网络优势。首先,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信息化数据库。党校的图书馆应该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增加对本地区政治改革、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乡土人情等有关内容的收录力度,建立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情况的数据库。其次,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专题情报服务方式,是党校服务方式中较受欢迎的一种。应健全专题文献的数据库自动检索系统,使得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更高、更深。一方面选择与科研密切相关的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以专题索引,综述,文摘,述评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对内部资料进行交换,对党内专题突出、数量大、时效性强的信息资源,建立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库,与其他省市的党校资料交换,为有关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三)更新观念,摆脱传统束缚。

党校图书馆要想实施信息化管理,当务之急是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和“封闭式服务”的陈旧观念,树立信息化、创新、竞争、资源共享等服务理念。最重要的是树立信息化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资源的重要性,它具有实用性,传递性,知识性,商品性和时效性的特征。树立全新的信息化理念,党校的图书馆才会面临信息化的新局面。更新观念就是要彻底的改变固有的管理观念,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在文献资料和设备仪器上实行优势互补政策,可以加强协作,健全的资源共享机制,可以实现利益互补,从而获得最大利益。

(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机制,十分必要。聚集项目吸引人才,利用环境留住人才,利用可观的薪酬激励人才,形成相互竞争的机制,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可以按照人才的高、中、低三个级别对其进行“绩效优先”的分配方法,不仅可以使工作人员安心的工作,也可以增强他们之间的竞争力。对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使其成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能手,真正实现利用自动化管理的思想和模式进行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咏梅.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6). [2]张俊玲.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06(08).

[3]张冬峰;乔文羽.关于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界,2004(03). [4]刘新廉.加快实现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之我见[N].平原大学报,2004-04(08). 作者简介:代琼,(1975-),女,湖北武汉人,工作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