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9.《鲸》教学设计

神木县第八小学 贺艳芳

一、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课文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 2.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习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重点

学会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

二、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提前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鲸的图片、配乐,生字词和重点运用各种说明方法的语句内容的PPT课件;语文主题阅读丛书3《蝙蝠的自述》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由简笔画引入,质疑并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很喜欢画画,今天我就送给大家一幅画。【师简笔板画“鲸”】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呢?

生喊:鲸 。

师:老师现在就带大家到浩瀚的大海上,看看真正的鲸吧!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不同种类的鲸,发出阵阵惊叹。) 师:看到这跃动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生:鲸有多大?多重?它们有几种类型?它们吃什么?……

师:很好,只有不停地问,才会不断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从小都爱提问,从小就是典型的----“问题儿童”呢。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说明文,题目就叫----《鲸》,学了课文,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目标

师:有信心完成目标吗?用声音告诉老师. 生:有!

(三)、初读课文,整理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都认识吗?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教师适时指导。

2、自主学习,汇报展示

师:生字过关了,来读读课文。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自学目标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文章, 并说说各段主要写了鲸的什么特点(要求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 自主学习

 汇报展示,师适时板书

师:你们真会读书,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一个词,读成一句话,都是抓关键、抓要害,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四)、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一篇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学习尤为重要,下面请看自学指导(二) 出示自学目标二(课件)

1、在文中找出使用说明方法的相关句子并用“﹏”划出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将本组的理解批注在文旁。

2、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汇报时请用“我们组找到的句子是﹏﹏﹏,这句话用了﹏﹏﹏﹏说明方法,体现了鲸﹏﹏﹏﹏﹏的特点。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预设内容:

 生:我们组找到的句子是: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

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这个句子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鲸大的特点。

师:奇怪,怎么不跟我们最熟悉的猫啊、狗啊去比呢? 生:因为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而鲸比象大多了!

师:是啊!象的确够大,但鲸竟比象大了50、60倍,最大的甚至达到100倍呢。 师: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所以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所以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板书:作比较。】让我们一起读出鲸的大!

 生:我们组找到的句子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

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句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鲸大的特点。

师:这里,作者用了这么多的数字来说明鲸的大,所以我们把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板书:列数字】其实这里还用了另一种说明方法,老师想看看谁的眼睛最亮,最先说出来。生说,师板书:举例子 让我们男生重读数字体会鲸的大!

 生:我们组找到的句子是: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

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这句话采用了假设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鲸大的特点。

师:(做动作) 孩子们,让我们来摸摸鲸的上腭,够得到吗? 生:够不到!

师:再高点,再高点!

(全班学生站起来,踩上凳子,兴致勃勃地摸)

师:够到它真不容易啊!孩子们,如果让你们去鲸的嘴里看书,去吗? 生:(异口同声)去!

师:那鲸要是合上嘴了怎么办?那不就没命了吗?所以,贺老师是不愿意让你们白白送命的,作者也不会同意的。这句话里有一个词说明这只是设想,而不是真的去,是哪个词啊? 生:“要是”。

师:对,从“要是”这个词看出作者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生:假设。

师:【板书:假设】请女孩子们将假设的内容读出来感悟鲸的大!

 我们组找到的句子是: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

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这句话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鲸种类的特点。

师【课件展示:须鲸和齿鲸】哪是须鲸,哪是齿鲸?你们喜欢哪一种鲸? 部分生:须鲸。 部分生:齿鲸。

师:大家各有所爱,这样吧,喜欢须鲸的同学组成须鲸队,喜欢齿鲸的同学组成齿鲸队。请看要求:

(1)请大家自己读四--七自然段,“须鲸”们把写须鲸的句子划下来,“齿鲸”们把写“齿鲸”的句子划出来。了解自己的本领,用最快的速度记住自己的绝技,然后以自述的口吻介绍自己队的特点。 (2)须鲸和齿鲸队各创一个口号。

(3)温馨提示:各队汇报时,请以我们( )队的口号是:( ),我们( )。 须鲸队:我是须鲸,我最棒!耶! 齿鲸队:我是齿鲸,我最猛!耶!

师:你们的自述太精彩了,刚才,我们用自述的方式了解了须鲸、齿鲸各自的特点,这样也让我们了解到说明文的另一种方法--分类别。师板书:分类别

 我们组找到的句子是: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

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鲸用肺呼吸的特点。

师:这是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鲸用肺呼吸的特点。 师:由此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鲸不属于鱼类,它是哺乳动物。刚才我们学习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假设、分类别、打比方这几种说明方法,那么请将主题阅读丛书3翻在14页,快速阅读《蝙蝠的自述》,看看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一会儿汇报展示。开始 (五)、拓展主题阅读

1、主题链接《蝙蝠的自述》2、汇报展示。 (六)、看图片,渗透保护动物理念。

师:最后,我们再去那辽阔的大海,看看那些了不起的鲸,知道吗,它们也有非常可爱的一面呢!

【课件图片展示,学生现场配乐解说】

晨曦初露,夕阳西下,我总爱出来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美景; 我们高高跃起,是表演空中芭蕾?还是要与天空试比高?和奥运冠军郭晶晶、吴敏霞比,我们“双鲸跳”毫不逊色呢!

哦,我要回家了,我要把最美丽的影子留给你们,你们看,这尾鳍像什么呢? 啊,我们一起出发啦,我们去哪儿?要去干什么?想知道吗?哼,就不告诉你们!

请看,我最拿手的必杀技,凶猛的海豹、海狮统统成了我的美餐! 哦,最后请大家欣赏最精彩的喷水表演!哈哈,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今天的演出到此结束,请给点掌声吧!谢谢大家!

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鲸,了解了鲸,其实鲸的世界里并不是只有欢笑,它其实也有眼泪,并不是只有美好,其实也有血腥和恐怖。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心中对他们充满爱,它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最后,让我们深情地和它们说一声:再见!(学生起立和鲸说再见) (七)、作业超市

1、根据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选择一类鲸,模仿鲸的自述,运用多种说明

方法进行自我介绍及评价。

2、读主题阅读丛书3中的《萤火虫》、《鸟中诸葛》,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八)、板书设计:

三:教学反思:

这是我参加神木县第三届教学能手课堂大赛的教学设计,为了落实我们高效课堂的成效,我将这节说明文趣味化,将上课的整个流程条理化.《鲸》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常识性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将常识性说明文上成常识课,怎么能高效?所以我就以描写鲸所用各类说明方法的重点语句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希望能避免“常识课”再犯。

在教学的开始,我利用自己的简笔画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从而带领他们一起走进鲸的世界,与此同时让孩子质疑,引入课题。然后先检查预习,巩固生字词,再让学生带着要求初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抓关键、抓要害概括各段内容。

接下来我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且朗读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然后派代表汇报.在这一环节,孩子们表现积极,尤其是摸鲸的上腭这一表演,学生热情高涨,简直出乎我的意料!但在设计须鲸、齿鲸自述的环节中,我没有推入高潮,

只是简单让孩子们创编了口号,然后进行自述,没有预想的那么激烈!

我在学习完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后拓展了主题阅读内容《蝙蝠的自述》,让孩子们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孩子们找得准确,朗读也很到位。

我将保护动物的理念在播放一组图片,同时学生配乐自述过程中渗透进去,孩子们自发的起立向鲸告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激发了孩子们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情感。

由于我心理素质不错,也不紧张,整堂课我思路比较清晰,学生也特放得开,课堂气氛活跃。但课堂中的细节问题,有待于我更加科学、艺术的做好教学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继续努力,打造高效、精彩的语文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