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TJ1.5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汉元新能源1#车间 主体结构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模板高支撑架搭设 一、交底说明: 本工程层高度较高,大面积层高达8米,项目部针对此情况,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编制了模板高支撑架施工方案,作为模板支架搭设的依据和检查标准。本交底即为此方案的实施指导性文件,所涉及内容均为强制性要求,被交底人必须无条件严格执行! 二、施工准备: 1、材料: (1)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表面无翘曲、无裂痕,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抗弯强度符合要求。 (2)木方:不得存在裂纹,裂缝,无虫蛀,强度符合要求。 (3)钢管:Φ48钢管,内径不小于3.0mm,表面锈蚀深度不应大于0.5mm。严禁采用表面有孔洞、裂纹的钢管。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扣件和顶丝: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三、模板支架搭设要求: 1、基本搭设要求: (1)立杆间距不大于0.8m×0.8m, (2)水平杆双向设置,步距不大于1.2m, (3)立杆最顶端伸出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不大于0.5m; (4)板底木方次楞间距不大于200mm, (5)木方底钢管主楞间距不大于0.8m。 (6)梁底钢管主楞间距不大于0.7m, (7)梁底加设一道承重立杆,间距不大于0.7m。 2、钢管立柱底部设支座和垫木,垫木厚度不小于50mm,顶部顶丝与钢管楞梁两侧间隙用木楔楔紧,顶丝伸出钢管顶部不大于200mm,顶丝外径与钢管立柱间隙不大于3mm,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 3、立柱底距地面200mm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顶丝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作为加强层。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4、立柱必须设置扫地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并与立柱扣牢,扫地杆与水平拉杆采用对接形式,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并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立柱接长严禁采用搭接接长,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5、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6、满堂模板立柱支架外侧周围应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 横向应每隔10m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性剪刀撑,宽度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o-60o。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详见附图。 7、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米、竖向间距2-3米与建筑物设置一个固结点。 8、框架柱支模随楼层进行支设和浇注,支设模板时与高支模满堂架连接为整体。浇注完毕拆模后及时与满堂架做好连墙固定件。 9、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0-65N〃m,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10、其余内容参见模板安装技术交底。 四、安全措施: 1、搭设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 3、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4、搭设过程中应定期观测沉降,检查立杆垂直度。浇注过程中要跟踪检查。 另附1、模板高支架施工方案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