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生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不同的表达效果以及两种句式之间的转换。

4、懂得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做任何事都要注意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与写字。

2、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不同的表达效果。 3、懂得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做任何事都要注意联系的道理。 教学难点:

明白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 课文重点:

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

葫芦前后样子的对比;那个人的话 读说结合训练点:

将课文中的反问句变成陈述语气;

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如何照料它?

1

教学准备: 1、课件

2、根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 3、搜集资料,了解葫芦和蚜虫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葫芦的图片,大家看这是什么呀?把它的名字大声说出来吧!(生齐说“葫芦”)

师板书“葫芦”,强调字音:谁能告诉老师,在读这个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芦应读lu,不能读成lou)生齐读一遍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补齐课题“14、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注意把“14”数字的平翘舌音读准)

二、预习反馈 1、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生认读

葫芦 瓜藤 好哇 盯着 邻居 自言自语 蚜虫 (指读——排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单独出示生字,生再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3)写字,根据生预习的情况,找出最难写得两个字进行重点指导:每、怪

课件出示生字,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个地方最容易写错?

2

(“每”字第三笔是“撇折”,且在右边要露头;“怪”字右边上半部分是“又”,不要写成“横撇加点”,下半部分是“土”,不要写成“工”)

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呢?

(“每”字注意上边小下边大;“怪”字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的“又”要把下边的“土”盖住)

生边说师在黑板上边范写,观察后再在练习本上练习写,保证写对又写美观。

2、课文

生字词大家读得都不错,让我们带上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去读读课文吧。

指4生解读课文,其他生仔细听,看字音读准没有?是否通顺,流利?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悟 (一)1段

1、听大家把课文读得这么好,老师真高兴,下面就走进课文,仔细去看看吧,先看第一段

出示句子: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指一生读) 在这个句子里,用到了一个量词“棵”,那么这里的“葫芦”指的是什么呢?(整棵植物),那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什么?(果实),小结:看来,要指整棵植物就得说“一棵葫芦”,要单指果实就用“一个葫芦”。(用课件出示图片配文字,生齐读一遍)

3

2、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课件出示填空:

这颗葫芦有着( )的葫芦藤,藤上长满了( ),还曾开出过( )的小花,现在已经挂起了( )的小葫芦。

3、朗读指导:回答问题,这棵葫芦长得好不好?这样一棵葫芦你喜欢吗?(喜欢)那就把你的喜欢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4、咱们这喜欢这棵葫芦,其实,有个人比咱们更喜欢,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从哪里看出来他喜欢?(生找到4、5句话,读)

(二)4段

1、这些可爱的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 出示图片

你还认得这棵葫芦吗?你看到了什么?(生根据图片说发现) 看到这里,你心情如何?(伤心)

伤心时,说话是什么样的语气呢?试着读一下课文中的句子“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三)2、3段

1、多么可怜的小葫芦啊,还没长成就落了,可是,起初不是还好好的吗?到底出了什么事?(同桌合作,细读2、3段,寻找答案)

2、班内汇报

生了蚜虫(生简单介绍蚜虫,师出示图片生形象感知:具体知道是专门吃什么的害虫?)

3、假如你是那些可爱小葫芦中的一个,看到蚜虫来到身边,会

4

是什么心情?又想对你们的主人说些什么呢?(赶快消灭害虫,救救我们,生用表演的形式展示)

4、可那个人呢?他是怎么想的啊? (他觉得:出示:“有几个虫子算什么?”)

分析句型:这句话能换个说法吗?有几个虫子不用怕;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两个句子说法不同,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一样)原句为反问句,改后是陈述句,句型不同,那你觉得哪个句式更能表达你的观点?(原句)

引导生朗读,体会反问句表达效果。

5、小葫芦们啊,你们的主人眼里只有你们,根本没把蚜虫当回事啊,在他眼里,几个蚜虫实在不算什么,他只知道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生接读课文)指导生朗读,重点读“大南瓜”,独处夸张的语气。

6、他得做法连他得邻居都看不下去了。他得邻居说了什么?那个人听劝了吗?(没有)他有什么理由拒绝邻居的好意?

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你能猜出他得想法吗?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比较两个句子,找异同;哪个句子更能表达他的想法?(原句) 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他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便是(齐读四段)

当看到小葫芦都落了时,他会想些什么呢?(生自由说,理解那

5

个人的后悔)

2、他后悔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师引导整理:如果他发现叶子上有蚜虫时( ),那么叶子会( ),如果叶子长得好,那么这棵葫芦会( )。

3、总结全文:植物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后面的环节,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求结果而忽略过程。

4、那个人已经知道自己错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假如又长了蚜虫,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让我们来续编一个新的故事吧。 五、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生根、发芽、长叶、开花 一棵葫芦 一个葫芦 联系 六、反思

本文短小精悍,语言活泼,表演性强,很适合二年级孩子,我在教授过程中采用倒叙方式,先揭示结果,再回头探究原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将文章揭示的道理理解得较为透彻,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