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去图书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根据线路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方向与位置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准确地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突破重点: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交流行走的路线和平面图上的方向,抓住方向、距离和途经的地方三要素,学会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描述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
突破难点:分清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南北方向。交流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尝试画出示意图,再描述行走路线。
难点: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现实生活中、平面图上的方向,大家还记得吗?
每天早晨起床后,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同学们很不错,这些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向,那在平面中,还记得几个方向吗?(课件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北)?
2.你们说的都很好,看看这一幅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报刊亭在游乐场的什么方向?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报刊亭在商场的什么方向?图书馆在报刊亭的什么方向?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导入:同学们你们真的很棒,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继续学习描述简单的路线。(板书课题:去图书馆)
【设计意图】由于八个方向的知识是在二年级下册,与本内容的学习时隔较远,引导学生对八个方向的知识进行简单回顾,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新知
1.探究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课件出示。明天就是星期六了,笑笑想去图书馆买书,你们能告诉她怎么走吗?有几条路线?(学生上来指一指)
(2)那我们在说这两条路线时,应该怎样说才能把路线说清楚?(学生:.....)(课件出示3个提示)这其实就是我们描述行走路线的3个要素(板书:方向 距离 途经的地方)
追问:你能用一句话将上述三要素连起来说一说笑笑行走的路线吗?学生尝试回答。
下面老师想请你们把笑笑要走的路线画出来,然后再填一填,说一说。
设疑:(课件出示:笑笑向( )走( ) 米到( )
学生动手画一画,然后说一说。
刚才某学生说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笑笑从家出发,先向西走300米到游乐场,再向西走200米到商场,停,先说到这,你认为这一条路线,能不能用更简单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从这到这,再从这到这(生: 向西走500米到 )这样说会不会更简洁,那为什么能这样说呢?(行走的方向一样,所以把这2段合成1段说,这样说就更简洁了)我们再一起从头说一遍。还有其他的路线吗?有不同意见吗?
同学们很聪明,很善于表达,来看一看你的路线是不是和老师的一样。现在请你拿出手指和老师来描一描笑笑的行走的路线吧,心动不如行动,你能把刚才的路线画出来吗?不过老师要提醒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标上方向和距离,也不要忘记标上途经的地方。画完以后,再填一填,与同桌说一说(展示学生作品)
(3)、小结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①、先画一画行走路线的示意图。
②、找出三要素:方向、距离、途径的地方。
(设计意图:采用画路线图、填空的方法,将行走路线三要素连成一句话,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叙述清楚。)
2.探索、比较、描述往返路线。
(1)刚才,我们一起交流、描述了从家到图书馆的行走路线,那么,笑笑接完书后,又是怎么回家的呢?你们能把回来的路线画出来吗?注意抓住方向、距离和途径地方的这三个要素。同学们一起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谁能说一说返程的路线。(指名学生说一说)?
(2)同学们观察你的作业纸,在描述笑笑家与图书馆往返的路线。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怎么变的?
小结:描述往返路线时,距离没变,方向变了,是怎么变的呢?(方向相反了)
(3)同桌互说,一人说去的路线,一人说返程路线。注意听清楚方向、距离和途径的地方。
(设计意图:采用画路线图、填空的方法,进行往返路线的对照,既能突破重点,抓住方向、距离和途经三地方要素描述行走的路线,更能发现往返路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62页“练一练”第一题。?
星期一开学了,同学们一起看一看。小红是如何从家到学校上课的呢?伸出你们的手指,描述一下小红上学的行走路线。描述完后,把行走的路线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汇报,小红上学的路线。 经过一天的学习,小红放学后是怎么回家的呢?你们用手指画一画,然后把路线填在你们的作业纸上。
同学们观察小红上学与放学的行走路线,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距离一样,方向相反)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想应用这部分知识,你有什么要提示他的??
五、布置作业?
你们能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画出一幅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吗?
【板书设计】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北 方向 距离 途经的地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