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习作共同体:引领小学生快乐作文新举措

习作共同体:引领小学生快乐作文新举措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习作共同体:引领小学生快乐作文新举措

作者:张小蓉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在指导学生参加县级以上新课改或创新作文大赛中,成绩斐然。如在国家级\"语文报\"杯、\"新世纪\"杯和重庆市级\"新课程\"创新作文大赛中,学生习作《请不要离开我》、《狗情》、《我的天地》、《风中的垂柳》等近10篇佳作,分别获国家级、省市级一、二等奖,得到领导和同行的广泛褒奖和赞誉。

我的做法总的说来,就是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大胆写、自由写、真情写和快乐写,让学生从\"作\"中解放出来,从\"苦\"与\"累\"中解放出来,实现真实和灵动地写话,自由和自在地作文,自主表达独特感受和体验,用生命去\"拥抱\"作文,纵情流淌泼洒之作。这样,系列优秀的\"放胆文\"脱颖而出。

作文是彰显个性、激扬文字的创造性表达过程,是倾吐真情、泼洒个性的创造实践活动,是舞动至真至纯、至灵知性的心灵之约。重庆著名特级教师刘云生说过:\"作文是激扬个性的心灵舞蹈。\"我非常赞同这种对作文的诗意表述。我认为:引领小学生快乐作文,既需要教师具有卓越的作文教学理念,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的作文教学能力,达到在习作教学中师生互动为\"习作共同体\",直至体验共生和情趣共享。 一、\"下水\"能力:专业素养首要功夫

一位语文教师如果缺少习作经验,平时只是出作文题,提要求,讲方法,说技巧,纸上谈兵,不能现身说法地给学生以形象指导,可想而知,他的语言和作文教学威望该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教师如果能写\"下水作文\",其榜样效应就能够给学生的创作活动提供典型的榜样或范例。如果教师思维敏捷,表达流畅,经常与学生共同作文,就会把学生对创作敬而远之的态度一下子拉到跃跃欲试的境界。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优秀写作素养,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地创效益、见效益。

关于教师示范的问题,叶圣陶说过,教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有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自然能够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我试着这样去做,课堂上,我常常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口头作文,或在学生叙述空洞时候引导细致观察,或在学生描绘\"苍白\"时提供词汇,或在学生表达不畅时加以点拨,或在学生思维产生定势时来一段与众不同的示范。

同班同学写出了佳作,在学生中所激发的创作冲动,更是难以估量。这些佳作的某些观点、段落、句子和词语都很有新意。她们是真正实现了\"我要写\"。把习作当成了他们释放自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想、情感和智慧的途径,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样的佳作,往往最能激发身边同学的创作灵感,教师应当善于挖掘和运用这样的教育资源。

文学名著是历史文明的结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的是通过课堂教学适当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读。另外,教材就是名著佳作的文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熟读深思,揣摩范文,活化写作技法的习惯,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把三者结合起来:抓课外博览筑积累,研课内佳作学技巧,读同龄作品树信心。这样,学生习作自然会有感有悟,信息足,底气足。 二、整合能力:文本解构必备素养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驾驭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是体现教师创新意识的重要指标之一。语文教师如果将课文写作特色活化成为学生习作肌体的有用细胞,那么,学生创作时候,用思维的鼠标去有的放矢地点击这些被活化过的细胞,往往将会妙笔生花。

学生往往喜欢模仿教材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对于学生习作中 的\"仿句\"现象,语文教师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只要\"仿\"得合情合理,\"仿\"得妙趣横生,\"仿\"得恰如其分,我们就应该鼓励、表扬和赞赏,划清于抄袭的界限。 \"仿意\",相对来说,要求创作者对原范文的理解和体会要深刻得多。让学生自己仿意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范文中贴近学生生活、思想的要素,通过课堂这座桥梁,让学生对范文中的生活感受、哲理产生认同感,获得心理上的共鸣,从而更准确地、更深入地品味领悟范文。经过长期积累,自己头脑里、骨子里满是名篇大家的风骨,久而久之,便自然形成自己的独立创新。因此,我们若不断用他人作品的思维火花去激活学生智慧的火焰,那么,作文教学一定会呈现出春色满园的喜人现象。 三、调控能力:引导激趣不二法门

提倡学生勤读多练,与\"减负\"是不是矛盾?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负担轻或者重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当老师的能够引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使学生愿写、爱写,内心体验愉快,使写作完全成为他们自觉、自愿与自乐的行为,何谈负担之有啊?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目的的教育,要注意创设写作的情境,作文内容和指导的方法要生动有趣,还适当开展习作展览和竞赛。我所教的六年级(3)班学生,孩子们在老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大量阅读课外书,乐此不疲。一些孩子只要一拿着书,就废寝忘食,乐在其中。许多学生通过多读后,习作的兴趣与时俱增。每逢作文比赛,大家当作一件情趣盎然的乐事、美事和开心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除了上面几点,我还认为,\"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卓越习作课教学的基本策略。把问的权利、学习的体验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习作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创造性,让学生既要体验到习作的甘苦,也要体验到习作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师要组织建构\"习作共同体\",让师生成为习作课上集体参与者和自觉学习者。并充分利用习作课程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表达诉求,引领学生从\"要我写\"到\"我要写\"根本转变,让习作成为有意思的学习活动和方式表达,真正实现快乐表达、快乐习作和快乐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