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129933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2.11

(21)申请号 202020682775.2(22)申请日 2020.04.29

(73)专利权人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四通街3

号金鹏大厦(72)发明人 胡刚 刘敏 王国炜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龙 程新敏(51)Int.Cl.

E04G 17/00(2006.01)E04G 17/04(2006.01)E04G 9/06(2006.01)E02D 29/045(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包括腋角模板面板和钢模板背肋,钢模板背肋为固定于腋角模板面板上侧的框架式结构,腋角模板面板和钢模板背肋均沿结构底板斜向设置,钢模板背肋的下端沿竖向设置有固定拉钩,固定拉钩的上端钩设于钢模板背肋上,钢模板背肋的上端具有沿竖向设置的连接框架,连接框架上沿竖向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钢筋,相邻两个固定钢筋的一侧卡设有螺栓连接件,连接螺杆一端与螺栓连接件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弯钩,钢筋弯钩与连接弯钩相钩连,且钢筋弯钩固定连接于侧墙钢筋上。以解决现有施工方法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施工效率低、施工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等问题。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129933 UCN 21212993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腋角模板面板(1)和钢模板背肋(2),钢模板背肋(2)为固定于腋角模板面板(1)上侧的框架式结构,腋角模板面板(1)和钢模板背肋(2)均沿结构底板斜向设置,钢模板背肋(2)的下端沿竖向设置有固定拉钩(11),固定拉钩(11)的上端钩设于钢模板背肋(2)上,钢模板背肋(2)的上端具有沿竖向设置的连接框架(2-1),连接框架(2-1)上沿竖向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钢筋(5),相邻两个固定钢筋(5)的一侧卡设有螺栓连接件(6),连接螺杆(7)一端与螺栓连接件(6)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弯钩(8),钢筋弯钩(9)与连接弯钩(8)相钩连,且钢筋弯钩(9)固定连接于侧墙钢筋(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背肋(2)包括连接框架(2-1)、方形框架(2-2)和加强肋板(2-3),加强肋板(2-3)固定连接于方形框架(2-2)的框架板之间以加强结构稳固性,方形框架(2-2)相对两侧的框架板上分布开设有连接螺栓孔(3),以便相邻两组依次设置钢模板背肋(2)通过螺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方形框架(2-2)下端的框架板的上侧开设有固定拉钩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杆(7)一端穿过螺栓连接件(6),且连接螺杆(7)的该端部上旋设有螺母(12)。

2

CN 212129933 U

说 明 书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地下车站结构底板施工过程中,对于腋角位置普遍采用的是木模板和方木背楞为主的简支简撑施工,在施工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施工效率低、施工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以解决现有施工方法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施工效率低、施工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等问题。[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包括腋角模板面板和钢模板背肋,钢模板背肋为固定于腋角模板面板上侧的框架式结构,腋角模板面板和钢模板背肋均沿结构底板斜向设置,钢模板背肋的下端沿竖向设置有固定拉钩,固定拉钩的上端钩设于钢模板背肋上,钢模板背肋的上端具有沿竖向设置的连接框架,连接框架上沿竖向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钢筋,相邻两个固定钢筋的一侧卡设有螺栓连接件,连接螺杆一端与螺栓连接件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弯钩,钢筋弯钩与连接弯钩相钩连,且钢筋弯钩固定连接于侧墙钢筋上。[0005]前述腋角模板中,所述钢模板背肋包括连接框架、方形框架和加强肋板,加强肋板固定连接于方形框架的框架板之间以加强结构稳固性,方形框架相对两侧的框架板上分布开设有连接螺栓孔,以便相邻两组依次设置钢模板背肋通过螺栓相连;[0006]前述腋角模板中,方形框架下端的框架板的上侧开设有固定拉钩凹槽;[0007]前述腋角模板中,所述连接螺杆一端穿过螺栓连接件,且连接螺杆的该端部上旋设有螺母,以实现对拉连接,该连接结构与对拉螺栓的一端结构相同。[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杆进行模板固定,通过连接弯钩与钢筋弯钩连接,安装方便便捷,同时该连接杆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腋角模板顶部焊接有方钢,该方钢的宽度刚好为侧墙钢筋保护层厚度,通过方钢来控制侧墙钢筋保护层。该腋角模板安拆便捷,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模板可长期进行周转,损坏率低。通过该模板施工出来的腋角质量满足要求;该结构底板腋角模板施工安全、质量可靠,施工方便快捷,成本较低,效益良好。通过该工程的成功应用,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腋角模板上部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3

CN 212129933 U

说 明 书

2/3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3]实施例

[0014]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底板腋角模板,包括腋角模板面板1和钢模板背肋2,钢模板背肋2为固定于腋角模板面板1上侧的框架式结构,钢模板背肋2包括连接框架2-1、方形框架2-2和加强肋板2-3,加强肋板2-3固定连接于方形框架2-2的框架板之间以加强结构稳固性,方形框架2-2相对两侧的框架板上分布开设有连接螺栓孔3,以便相邻两组依次设置钢模板背肋2通过螺栓相连。

[0015]腋角模板面板1和钢模板背肋2均沿结构底板斜向设置,方形框架2-2的下端沿竖向设置有固定拉钩11,方形框架2-2下端的框架板的上侧开设有固定拉钩凹槽,固定拉钩11的上端钩设于固定拉钩凹槽处,方形框架2-2的上端具有沿竖向设置的连接框架2-1,二者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连接,优选一体式结构,连接框架2-1的背面沿横向固定连接有方钢4,以加固连接框架2-1,提高其结构稳定性,连接框架2-1上沿竖向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钢筋5,相邻两个固定钢筋5的一侧卡设有螺栓连接件6,优选蝴蝶扣,连接螺杆7一端穿过螺栓连接件6,且连接螺杆7的该端部上旋设有螺母12,以实现对拉连接,该连接结构与对拉螺栓的一端结构相同,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弯钩8,钢筋弯钩9与连接弯钩8相钩连,且钢筋弯钩9固定连接于侧墙钢筋10上。[0016]其施工方法如下:[0017]1)测量放样

[0018]根据设计图纸,提前对腋角位置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对应位置,并对点位进行标记,后面将进行拉线安装模板;

[0019]2)腋角模板及构配件吊装就位

[0020]将腋角模板及构配件吊装就位后,将腋角模板安放在腋角位置,将单块的腋角模板通过螺栓连接成整体,为避免搬运困难,尽可能将两块或三块单模板连接成整体,避免全部连接完成后不便按照;[0021]3)钢筋弯钩焊接、连接件及固定拉钩安装[0022]根据计算,将钢筋弯钩9点焊在侧墙钢筋10上,并将连接弯钩8与钢筋弯钩9连接,同时通过螺栓连接件6及固定钢筋5将腋角模板固定好,腋角模板另外一端通过固定拉钩11将模板固定,固定拉钩11上端通过钩设于钢模板背肋2上开设的固定拉钩凹槽处,下端与板面主筋点焊,最后将全部腋角模板通过连接螺栓7连接成一个整体;[0023]4)测量复核及混凝土浇筑[0024]在模板安装就位后,对腋角模板进行拉线复核,复核无误后进行混凝土浇筑;[0025]5)模板拆除

[0026]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且达到设计拆模强度后,进行腋角模板拆除,首先松开螺栓连接件6处的螺母12,然后将连接螺杆7取出,再将固定拉钩11切断,并对切割位置进行修复打磨,最后取出模板,重复进行下一段腋角施工。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4

CN 212129933 U

说 明 书

3/3页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1212993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12129933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