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和硝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酸、硝酸的酸性以及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
(2)、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3)、了解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2)、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了解对比这一重要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检查预习结果,温故知新。 (附:课前预习问题)
1、分别往装有石蕊试液、铁粉、氧化铜粉末、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请分别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将H2SO4、HNO3、HCl分类。
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为什么不用浓硫酸或硝酸?
板书: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H2SO4 == 2H+ + SO42-
(展示:放在托盘天平上的两瓶体积相同的浓硫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稀硫酸相比,又有什么特性呢?
板书二、浓硫酸的特性
活动二、布置学生实验:取纸片、少量胆矾晶体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浓硫酸,学生观察后讨论,并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师演示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5ml 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
引导学生观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 蔗糖变黑是因为被炭化成碳
(2)变成\"黑面包\"体积膨胀说明有气体产生
(3)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有二氧化硫生成,证明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4)滴入水的目的是使之与浓硫酸互溶放热,引发反应。
师生共同讨论比较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指出利用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干燥剂。
教师板书:1、吸水性
2、 脱水性
活动三、问题探讨:蔗糖和浓硫酸的脱水过程中,浓硫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哪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化合价降低?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蔗糖脱水后生成的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浓硫酸在这个反应中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板书:3、氧化性①与非金属反应:C +2 H2SO4 (浓) CO2 ↑ + 2SO2 ↑+ 2H2O
演示实验:将铁片、铝片、铜片分别放入浓硫酸中,让学生观察。
(教师说明无变化的原因,指出在加热时均能反应,改进实验:用粗铜丝系紧铜片进行反应,可随时抽出铜片停止该反应,装品红试剂的试管口用蘸满碱液的棉花堵住,演示实验:将铁片、铝片、铜片分别放入浓硫酸中,让学生观察。)
板书:②与金属反应 Cu +2 H2SO4(浓) CuSO4 ↑ + SO2 ↑+ 2H2O
(因为蔗糖和浓硫酸、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均生成污染物二氧化硫,不宜安排学生实验,,以演示实验为主,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认识减少污染处理的方法)
[小结] 由于硫酸的浓度不同(即 所含溶质的量不同),导致体现其氧化性的反应情况不同,产物不同(量变引起质变)。
[对比] 稀硫酸---弱氧化性---氧化性(由H+体现)---------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浓硫酸----强氧化性----氧化性(由+6价S体现)------------加热时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反应,通常生成SO2
[过渡:]硝酸和浓硫酸相似,在与大部分金属或某些非金属反应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板书]三、硝酸的强氧化性
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思考、对比浓HNO3和稀HNO3的氧化性,明确:硝酸不论浓、稀都具有氧化性,当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反应物或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所得产物也不同。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103第1、6题
板书设计
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H2SO4 == 2H+ + SO42-
二: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 2、 脱水性3、氧化性
①与非金属反应:C +2 H2SO4 (浓) CO2 ↑ + 2SO2 ↑+ 2H2O
②与金属反应 : Cu +2 H2SO4(浓) CuSO4 ↑ + SO2 ↑+ 2H2O
三、硝酸的强氧化性
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1.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硫酸是强电解质,稀硫酸具有强酸性,溶液中发生电离, ,溶液呈强酸性,与指示剂、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3.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H2SO4易与H2O结合,表现吸水性。
浓硫酸常作气体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PH3等)和强还原性气体(如H2S、PH3、HBr、HI等)。CO和H2是常用还原剂,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常温下不能被浓H2SO4氧化,所以可以用浓H2SO4干燥。
(2)脱水性: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屑、棉花、锯末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使这些有机物发生变化,也生成黑色的炭。
浓H2SO4遇见某些有机化合物,可将其中氢、氧原子个数按2∶1比例脱去的性质叫脱水性。(蔗糖)
特别提示:万一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眼睛里、衣服上或桌面上的处理措施:皮肤上:用干布迅速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眼睛里: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衣服上:用大量水洗;桌面上:用适量NaHCO3溶液冲洗,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常温时,浓H2SO4使Fe、Al发生钝化:在常温下,浓硫酸跟某些金属,如铁、铝等接触时,能够使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跟硫酸发生反应。因此,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
加热时,浓硫酸能氧化铂、金以外的所有金属;在浓硫酸足量的前提下,金属被氧化到最高价态,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这些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同时又表现酸性。
浓硫酸与金属(无论活泼还是不活泼)反应都不生成氢气。
②与非金属反应:浓硫酸能氧化氟、氧、氮以外的所有非金属;在加热条件下,除硫以外都能被氧化到最高价态,本身被还原为SO2。这些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
自主感悟
钝化实质:浓硫酸将金属表面氧化生成一层致密而不溶于硫酸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钝化是化学变化,只不过反应仅限于金属表面且反应很快停止。
钝化的条件:①常温(若加热可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必须为浓硫酸(铁、铝与稀硫酸的反应能够进行到底)。
钝化的应用:常温时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二)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1.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3℃,能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浓度为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发烟硝酸”。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强酸性: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易错点提示
①稀硝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而浓硝酸先变红后褪色(微热)。联想: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先变红后褪色;Na2O2加入酚酞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②变价金属的低价氧化物被硝酸氧化,如FeO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铁而不是硝酸亚铁。
③具有还原性的盐如Na2SO3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性: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是因为硝酸分子里氮呈最高价+5价。
①与金属反应:HNO3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除金、铂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4HNO3(浓)=Cu(NO3)+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自主感悟: Fe少量时:Fe+4HNO3(稀)=Fe(NO3)3+NO↑+2H2O
Fe过量时:2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有些金属如铁、铝等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这是因为浓硝酸把它们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②与非金属反应:硝酸能与许多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单质能被浓硝酸氧化,一般生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含氧酸。
C+4HNO3(浓) CO2↑+4NO2↑+2H2O
③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如SO2、 、Fe2+等)反应
3Fe2++4H++ =3Fe3++NO↑+2H2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