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1期 2008年3月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NO.1 Vo1.24 Maur.2008 大学生挫折的表现形式及对策分析 陈玉梅 (沧州师专继续教育部。河北沧州06lt)01) 摘要:良好个性的形成不是无条件的,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在学业、情感、人际交往中 容易产生挫折,甚至因挫折而付出惨重代价。如何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将挫折转化成前进的动 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 文章编号:1008-4762(2008)01—0065—02 关键词:挫折教育;挫折承受力;思想政治教育;疏导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促使“个体”的人的不断 发展并趋于完善,这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办大学 是为了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上大学则主要 是为了获得谋生和发展的手段”。“j大学生是家庭、社会、国家 的希望,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人才,这是教育活动的 宗旨。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世界观尚在形成和发展中,他们 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幻想。在大学期问,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如何对 待挫折,如何避免受挫学生自暴自弃、灰心失望,甚至言行过 激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使学生能够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勇 敢地笑对人生,这是教育活动的目的。 到了莫大的挫折,是老师有意出他的洋相,从此拒绝学习该门 课程,与该老师形同陌路人。正常的教学活动,使师生情感增 添了不和谐的音符。据有关测试表明,我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 心理健康欠佳,承受挫折能力差。某名牌大学的一位品学兼优 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因为在一次晚会上唱歌跑了调, 引起同学的哄笑,便觉得无地自容而自杀。该生对自己一贯严 格要求,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堪称是教育成功的典范。 但就是这样家长、老师引以自豪的学生轻易地走上了绝路,是 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原因是他有学习的能 力,没有面对挫折的任何能力,可以说是高分低能的失败者。 恋情是大学生在情感挫折中受伤害最严重的,在当今的大学生 中,谈恋爱耗去他们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经济学家李开复在 给大学生的信中说:大学生谈恋爱成功率占10%,这些人婚后 离婚率又占50%,也就是说大学生谈恋爱95%的人要受到伤 害。大学生世界观处在发展和形成中,缺乏社会经验,处理问 题容易从主观出发,一旦有不如意,其精神、经济、感情上的 损失都会造成巨大挫折。 (3)人际交往挫折。人际交往是每—个人获得归属与尊 重所需要的基本手段,也是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由 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强烈的渴望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内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使工作更有成效,—个根本的前提 就是了解学生,了解受挫学生的表现形式,只有对症下药,才 能事半功倍。 一、大学生挫折的表现形式 (1)学业挫折。学业挫折是因为学习上的失败或失误而 给学生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有的大学生因高考失利,进入了 自己不理想的大学或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专长得不到发挥,或 是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感觉前途渺茫,学习无目标,无动力, 精神不振,言行过激;有的大学生经过几年的紧张学习和激烈 的高考竞争入学后,深感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尽管也听 说现在毕业分配与就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 认为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有了“护身符”,不自觉 地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丧失进取心,有的几门课程不 及格,面临留级或劝退的危险;还有的因学习未能达到某一目 世界,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自己情感体验,倾诉内心秘密的需 求。珍视友谊、渴望交往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但有的人 自身修养较差,个人利益看得过重,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又不能 正确认识,导致在群体中不受欢迎,很少有自己的知心朋友。 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孤独之感,形只影单,独来独往,交往的需 要,友谊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众所周知的马加爵在他的忏 悔信中说:“我觉得我太失败的,同学都看不起我……很多人 比我老练,让我很自卑”。虽然马加爵很聪明也很优秀,但他 标,便灰心失望。如某理工大学的一学生,考研失利,竞然走 上自杀的绝路。类似的案例时有发生,令人惋惜。面对挫折, 他们不是顽强的拼搏,而是把一切的不如意归罪于社会,归罪 于客观条件。 从没有真正自信过。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他有 勇气向他信任的同学求证,他也许会发现自己错怪了同学,也 许会发现交错了朋友,也许会证实同学确实看不起他并了解其 (2)情感挫折。情感挫折是因为感情上受到刺激或打击 后产生的情感状态。师生情、同学情、恋情是造成情感挫折的 主要因素。某高校一文科生,课堂上因对某一问题与老师的观 点相悖,经过激烈讨论后老师的观点得到同学的认同。本来课 上讨论属于正常的教学互动,无可厚非。然而,该生却认为受 中原因,然后自我改进。坦诚地交流和真心的朋友或许都可以 帮助马加爵避免悲剧的发生。中国古谚:“天生我材必有用” “一枝草,一点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值得看 收稿日期:2005-09-20 作者简介:陈玉梅(196l一 )。女。河北东光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继续教育部高级政工师。 ・6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重和发挥,没有必要给自己造成挫折,造成惨重后果。 二、对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教育方法的误区 教育课的情形:有的学生在 看漫画,有的学生躲在教室后面嗑瓜子,有的学生在看课外书, 甚至有的学生已进入梦乡。据了解这种情形不是个别现象,许 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敬而远之”,从另一角度不难看出, 我们的思想教育内容偏离了学生实际,理论化、形式化的说教 对大学生挫折教育已陷入误区。 误区一:“乖孩子”现象。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是在社会不断进步,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成长 起来,一方面从小学到中学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由 于家庭特殊的爱,使他们成为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 过分的惯养和溺爱,使他们缺乏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 的科学、合理的参照系,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并且容易产生 脱离现实的虚幻想法,将生活过于完美化,一旦i邑到一点挫折, 便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情绪恶化或厌世。由于这种因素 的存在,教育者(包括家长)往往是小心翼翼的教育学生不要 出“风头”,做听话的“乖孩子”,做任何事情不越雷池半步, 让孩子在表扬声中长大,对师长言听汁从。这种“乖孩子”受 表扬、受重用的教育方法,从表面现象看无可厚非,其实这是 挫折教育的—个误区,它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 对学生自主个性起到了压制作用,限制了个性发展。 误区二:不宽容失败现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 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使之感到沮丧、 失意、无望、意志消退,甚至绝望。学生受挫后内心是十分痛 苦的,往往还会出现过激的言行,给人的感觉是与众不同、格 格不入。教育者唯恐这种现象会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于是 不分青红皂白进行批评教育,小会批评,大会教育,把这类学 生当成失败的典型。 这种教育方法就是“木水桶短板现象”,它倾向于“四平 八稳”,不宽容有缺点的人,不宽容失败,是挫折教育中的又 一误区。据资料报道,“美国风险投资家最青睐曾有失败经历 的人,因为这种人才知道如何避免不再失败。” j失败是成功之 母,学生受到挫折,最需要的是关怀、温暖和体谅,教育者应 给与真诚的帮助,让其释放情绪,倾诉委屈,在说眼、诱导中, 帮其走出沼泽,使情感恢复正常。 误区三:“枪打出头鸟”现象。大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 强,容易感情用事。这样极易造成处理问题或同学关系时,其 言行超出行为规范,比如:有的学生总爱给老师提意见;有的 学生爱为同学或班级的事情打抱不平,招惹是非;还有的学生 经常发动或倡导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事情,等等。学生往往自 我感觉是满腔热情,殊不知违背了教育者的意愿,给工作增加 了负担。这些学生的所作所为,让教育者感到棘手,因此,批 评教育是必然的,有的还会得到警告或劝退的处分,给学生造 成巨大的挫折,这就是挫折教育中的又一误区“枪打出头鸟”、 “出头椽子先烂”现象。在任何群体中,人与人都是有差别的,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出头”学生的做法未必全错,教 育者不应一刀切,不允许学生有创新思维,抹杀个性,限制发 展。 三、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思维活跃, 自我意识强,渴望被尊重,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去认知事 ・ ・ 物,来达到预期目的,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要恰到好处, 因人而宜,方法灵活,走出误区。 (1)正确对待挫折。现实生活中,一切事情绝不会—帆 风顺,生活充满各种困难与挫折,成功者是从挫折中吸取教训。 对待挫折,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结果。有则寓言正说明这个 道理:—位用光子弹的猎人,将樱桃核放进枪膛射向小鹿的头 部,第二年春,小鹿头上的樱桃树长大了,收获的季节小鹿把 鲜红的果实分给森林里的人,包括那射伤他的猎人……,小鹿 由此赢得人们的爱戴与敬佩。毫不例外,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都会经历许多的不如意,许多委屈失意,甚至是责难和艰辛, 如何处理,一种态度是自暴自弃,灰心失望。另一种态度则是 像小鹿那样,把袭来的子弹仔细珍藏,在血和泪的浇灌下让它 长大,开花,结果,惠及众生……。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挫 折,树立远大奋斗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如培根先生的人生哲 理:“灰心生失望,失望小动摇,动摇小失败。”挫折是“经验”, 挫折是“财富”,坏的事情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只有有了正确 的认识观,挫折才会变成前进的动力。所以大学生必须具有遭 受挫折的思想准备,正确对待挫折,不应该逃避挫折,不要把 挫折看得太重,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炼,以增强 抵抗挫折的能力,这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基石。 (2)调动团队力量。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团队意识将 大家凝聚在一起,讲团结,将“义气”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必备 素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以此为契机,开展“增强团队意识, 强化集体力量”活动,如某高校—位来自贫困地区的文科生, 在与同学相处中,总是感觉别人嘲笑他贫穷,言行故意做出清 高傲慢状,担心别人看不起他,与同学的交往中显得格格不入。 天冷了该生还以单衣御寒,为了打开他的心结,师生为其捐款 买冬衣。师生的关爱,温暖了这颗将要扭曲的心灵。从此他改 变了过去的观点,和同学们团结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 充分调动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面 对受挫学生的行为表现,思想工作适时适度尤为重要,即不放 纵,不姑息迁就,也不要用校纪校规进行压制,应为他指出问 题的症结,以宽容的态度积极疏导,使其感受到集体的亲和力。 (3)自我释放压力。在漫漫人生旅途中遭受挫折是必然 的,大学生除了正确对待挫折外,还应该学会一些应付挫折的方 法。一是遭遇挫折后重新调整目标,即当某一目标多次无法达到 后,可以降低要求或改变行为方向。二是学会自我安慰,即遭受 挫折后应想出种种理由来原谅自己或为自己辩护,如用“比上不 足比下有余”来自慰。三是多找亲人、朋友倾诉。遭受挫折后 与亲人、朋友交谈,倾吐自己的不快,发泄自己的不满,压力就可 能得至 缓解或减轻,失去平衡的心理就可以逐步恢复正常。四是 学会自我娱乐。经历挫折之后,通过自我娱乐,调节自己的情绪, 使心情得到放松,藉以减少精神痛苦。虽然以上方法中有的不够 积极,但对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仍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杰峰.用“三个代表”主要思想领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J]、教育探索,2004,(3 [2]严艳.四大现象抹杀中国学生创新能力[N】、南方都市报, 2OO6—12—29. 【责任编辑:尤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