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研究 N \ S RESEARCH 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应凸显的特质 口刘丽华 当前,新兴媒体凭借高科技的传播 和“找茬”心态去解读官员的言行。评 2Ol2ff-9月15、16 El,全国多个城 手段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 论引导公众从不冷静转向理性思考,起 市发生大规模反Et游行,《陕西日报》 新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 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于2Ol2 ̄1z9月16日及时刊发评论《理性 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这给传统 党报评论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引领 表达爱国主义》,呼吁人们理性爱国, 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冲击。面对这种严峻 思想,必须要有思想的高度和思维的深 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奋力强国,才能真 形势,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必须创新 度。党报评论的观点一定要站得高,观 正保卫祖国领土,才能真正捍卫民族尊 求变,而作为报纸灵魂的评论,怎样应 察事物的角度要高;看得远,着眼事物 严,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性的 对新形势,适时且适当地做出调整,提 长远的发展;想得深,见人之所未曾 爱国主义观念。 升党报的可读性,成为党报应对传媒格 见、不能见,给人启发和思考;讲得 党报新闻评论对于热点问题不能 局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透,透彻阐述道理,从纷繁复杂的社会 滞后、更不能回避,应发挥党报公信力 一、立场坚定。让党报更有高度 现象中提炼出直抵内在的本质与规律。 强、专业性强的优势,通过权威调查和 评论文章不是千人一面,针对不 二、深耕内容。让党报更具厚度 研究,了解真相,作出准确判断,引导 同的新闻现象会有不同论点和风格的 传统的党报评论对象有一定的局 网民正确地看待和分析热点事件,理性 评论文章。党报评论必须坚持正确的方 限性,主要以党政中心工作为主。对于 表达自身的诉求,从而引领整个社会的 向性、指导性,传递正能量,“实事求 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突发事 舆论走向。 是”是党报评论必须坚守的原则。坚定 件、矛盾争议的评论往往滞后,或者很 2.矛盾问题,敢于发声 的立场,在党报与新媒体竞争中,越来 少涉及,内容的单调某种程度上弱化了 改革进入攻坚期,也就进入矛盾 越凸显其优势。 党报评论的功能。 凸显期,各种利益诉求、意见表达及价 社会本身复杂多样,社会思想更 近来,时常看到有网站以“党报发 值判断呈现多元化特征。争议常常涉及 加多元多变。当面对同一事件,社会 文痛批”作新闻标题,痛批随处可见, 一些非常敏感的话题,如群体性事件、 上有各种各样看法、说法、想法时,有 何以“党报痛批”会被高看一眼,是因 官员贪腐、滥用职权等,而这些议题容 各种各样舆论时,党报评论不仅要保持 为读者非常重视党报的态度。那么,在 易被“标签化”,在情绪激烈的社会舆 清醒,不随“风”走,不人云亦云,而 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应调整思路,拓 论争议中,党报评论应敢于发声,以客 且要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在各种意见 展视野,扩展内容,大有作为,才能不 观的立场、专业的视角,准确分析新闻 的比较当中,判断出哪一种看法是符合 辜负读者的期望。 事件,发表见解和议论,以引导社会舆 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是符合客观实际发 1.热点事件,及时发声 论,为党报赢得稳固的话语权。 展的需要的。l:t ̄n,2013年浙江余姚发 网络时代,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评 “适时发声,正确发声”的党报 生水灾,网友爆料的“余姚镇干部视察 论的时代,但所发布的言论由于发布者 评论是提升党报舆论监督职能的关键一 水灾让老人背”的事件引发舆论纷纷。 所站的立场、角度以及掌握的信息、知 环。在舆论引导上,用客观、理性、独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防范和克制 识的局限,往往不够全面准确,其中也 到的声音引导舆论、影响受众,让党报 我们的“灾难情绪”》,分析了公众之 不乏一些不适宜,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言 更具厚度。 所以会被这个谣言牵着鼻子走,一方面 论,更有某些机构或个人恶意操纵散布 三、改变语态。让党报更有新度 是源于对政府工作习惯性的不满,另一 恶意评论……对社会的安定产生十分不 灌输话语是传统党报常用语态,在 方面灾难情绪也驱使民众会带着放大镜 利的影响。 言论写作上尤为明显。(下转第98页) 110衲闻知饵2015 ̄-第1O期 高校媒体 NEWS RESEARCH 表。在此基础上,这些专业栏目要善于 高校学术期刊实现专业化的现实可选路 学术论文能择刊而登。通过学报专业化 把握专业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占 径。由于各高校学报由各自学校主办, 转型这一可行路径来提升我国高校学报 领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要不定期地以 在人事、财务、日常运行上都由各校直 的学术水平与知名度,进而形成办刊特 专题的形式报道研究最新进展,对有些 接管理,行政隶属于各自高校,因此学 色,使高校学报真正成为学术期刊市场 尚未触及或研究不够透彻的领域应加大 报必然要为学校各个学科开辟栏目,这 的重要力量。 组稿力度,连续刊载,从而推动相关研 显然与专业化办刊精神背道而驰。既然 究不断深入,持续扩大专业栏目在专业 要联合打造专业期刊群,学报同仁就必 ▲基金资助:r陕西出版科学基金项目 (1 4SCB10) 参考文献 领域的影响力。通过专业栏目为相关专 须冲破现有体制机制藩篱,主管单位要 业领域研究构建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 切实担负起学报专业化转型重组的职 ①陈浩元。杜文涛,颜帅.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发展与改 革[EB/OL].http://www.eujs.t2om 栏目组稿不是把相关的稿件进行简单编 责,统筹协调联合各方之间的利益,这 辑校对后加上栏目名称这样简单。要善 对于高校学报向专业化期刊方向发展尤 于通过前沿性、探索性、争议性问题, 地激发作者的投稿热情和读者的兴趣, 批各领域专家教授,很多人承担了各级 各类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结题时很多都 为关键。刊登什么专业领域论文,应聚 场,怎样在专业领域做大做强,这些都 三、结语 ②林本兰,刘俊英,苟志金等.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体制改 革的难点和模式探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4):634 ③王紊琴.出版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高校学报的定位与 “四化”运行模式叽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1):33 ④王士忠,冯民涨士莹.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及其创新【JJ_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4):510 ⑤焦红,高慧,郭远芳.高校学报改革与发展之路【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09 ⑥林再兰.校企联合办刊是科技期刊改革的新途径U】.长 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85 引导相关专家学者发文参与讨论,不断 焦在什么研究方向,如何占领期刊市 促进相关学术研究。另外高校聚集了大 需要由学报主管单位决策。 高校学报要在学术期刊改革转型 ⑦朱明.顾玉娥,周佩琴.高校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专业化 与产业化的战略思索U】.编辑学报,2003(3):204 ⑧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⑨赵枫岳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和成因研究m编辑之 友,2012(2):52 要求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因此编 进程中,抓住我国期刊改制战略机遇 辑部应多与这些人员加强沟通,交换意 期,在争取良好的政策支持的基础上, 见,主动向他们约稿;与此同时,还要 开拓思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在栏目 走出去主动向著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约 设置、界定范围、发展方向上进行调 稿,积极开拓稿源渠道。另外可以通过 整,打造强势专业栏目,走专业化发展 ⑩万东升.学术期刊传播力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fJ1 四 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1 ⑩魏晓峰.国内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与 实证研究[Jl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2)53 ⑥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版陕西省期刊指 标研究报告【M】西安: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 科研管理部门对专家教授的课题情况进 道路,以专业期刊赢得竞争。加强期刊 行全面掌握,及时主动发表他们的最新 专业编辑、专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 科研成果,以便有效地提高专业栏目的 推动各学报之间合理分工,突出专业特 学术影响力。 (作者简介:于孟晨,西安工业大学副 色,联合打造一批专业期刊,让不同的 编审;张壶新,西安工业大学学报副主编) (上接第110页)一些社论、评论员文 改变说教语态,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方 3.通过表5—7发现,陕西省8所地方 工科院校在优势学科上各有特色,实力 源进行很好的分工整合,都未专注于某 一较强,但各学报之间未能对这些优势资 章里充斥公文式语言,动辄就列出几个 式,增强文章的亲和力,拉近与读者之 “性”,如“重要性”“必要性”“创 间的距离,使读者易于接受和认同作者 专业领域,内容跨度大,单个领域的 造性”,大话、套话多,内容冗长,令 的观点和意见。其次,善于运用鲜活的 篇幅过小,基金资助比例跟国内外高水 读者难以亲近,即使是报纸上的编前 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 平专业期刊相比还不高。若依托各校优 语、编后语和短评,也大多是一种耳提 语言、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 势学科,按照各校优势学科对学报栏目 面命的语气。 语言,使其更具新意和感染力;有选择 进行撤并,将分散的资源组织、集中起 灌输语态是由于长期以来党报所担 地吸纳一些网络语言,用读者喜闻乐见 来,形成强势稿件资源,分工协作打造 负发布来自“官方“重要信息的任务而 的形式来表述,更有利于党报传播的 出一批专业期刊,期刊竞争优势将获得 形成,但党报不是党的内部刊物,而是 有效度。 ̄n2ol2年11月5日,《人民日 质的提高。比如,大连理工大学、天津 面向社会的传播载体,为公众服务,就 报》在评论《“回应”:互动中筑牢信 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11 要使用“公共话语”。 任的基石》一文开头写道:“元芳,你 所高校整合化工学科,集中全部资源联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你 怎么看?”网络热词的运用引起网友一 参考文献 合创办了《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该 传我受”的单向传播模式,新闻发布者 片叫好。刊经过2O多年来的不断发展,现已达 与受众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关系。新媒 到20所院校联合办刊的规模,已经成 体环境下,新词语、新概念的大量产 为我国化工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重 生,文字表达更加多样、方便、快捷、 要专业学术期刊。可见,联合同区域、 同行业、同类型高校打造专业期刊群是 现代。 ①汪家驷新闻三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②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ll ③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2O13年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在当前的时势下,党报评论更要 (作者刘丽华:陕西日报记者) 98期崛知识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