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种信号,它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感受。
透过情绪我们可以更贴近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深层需求。
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
什么是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指的是通过对自己情绪的察觉和调节,以实现对自身情绪的把握。
情绪管理不是消除或者控制情绪。
情绪管理是让情绪得到适度的表达。
通过情绪管理,我们虽然无法消除消极情绪,但是可以减少消极情绪对我们的消极影响。
情绪管理的目标
情绪反应与环境协调一致,不仅符合当时的场合,氛围,还符合人的年龄,身份及文化特点。
能读出情绪隐含的相信。
能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不会因压抑过度而造成各种困扰。
能适当地表达情绪。
能找出有效的方法来疏解消极情绪。
能避免挫折并安排替代的目标。当知觉到某些情境会引起挫折时,可以避开而寻找替代的目标,以获得情绪的满足。
情绪管理——3W
(一)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二)Why——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三)How——如何有效处理情绪?
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与好友相伴而来的女孩诉说着最近莫名低落的心情,说着说着还是理不清这个无来由的低落,任凭QQ换上新签名“许个阳光的心情!”还是没有起作用,纷扰的情绪仍找不到出口。
“你怎么啦?”面对身旁友人的殷切关心,此时自己的情绪就像试卷上的名词解释,得向身旁的批阅者交代清楚为什么。“怎样你就说啊!不要憋着,这样不好!”
但偏偏这一切又不像有正确解答可以翻书找答案,“情绪要怎么说?说出来真的比较好吗?”无解的问句,女孩更静默了,滚烫的泪珠淌过,而谁又听到,听懂真正的答案?
任何情绪都包括三个要素:
主观体验——个人内心的感受
生理唤醒——内部的生理反映过程
外部表现——外部反映,内部表达
试着从三个方面对你的情绪进行描述,也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名词解释答案。其中最主要的是内心感受,包括痛苦有,恐惧,不满,沮丧,快乐,放松,满足,振奋…..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Why——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是情绪行为(c)是由外部事件,(a)直接引起的,但情绪A-B-C理论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
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看法,解释,即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熟人,但对方没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其中一个人可能是这样想:“也许他真在想事情,没注意我们。”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不想理睬我,就是看不起我,他凭什么这样对我?”于是两个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自然就会有所不同,前者可能无所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后者就可能怒气冲冲,以至于无法平静下来做自己的事。
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个事情,不同的观念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B(观念)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些产生的C(情绪和行为)也是适应性的;反之,不合理的信念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性的行为。
想一想:你有没有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呢?
HOW——如何有效的处理情绪?
情绪来的时候,友人选择挂上“谢绝访客”的告示,关上门独自守着甭提的缺口,纵使孤独如黑洞般的快将人吞噬,转身却也发现那孤独如静默的智者,陪你回到感到安全的国度,重拾勇气来揭下面具,和久违的自己好好对话,只有你知道此时的自己最需要什么,放下繁文縟节允许自己可以暂时不理性,就算狂声怒斥让你很受伤的一切又何妨?
学习接受自己的情绪。与不喜欢的情绪做朋友
学习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辨别情绪的线索并给情绪起“名字”
e.g.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全身发冷或发热;高度紧张;烦躁;生气;忿忿不平;总想立刻采取某种行动。如果以上症状至少有五项,就可以说是“愤怒”。
用颜色画情绪
给情绪写封信;说说话。e.g.朋友,你有来了,你来的有点快了,今天慢点怎么样?
说出与情绪有关的环境与事情
用感性的字眼和缓和的语气讲述情绪
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停止消极思维,从资源取向的角度给负性情绪以积极的解释,e.g.我觉得这人际交往上很挫败,说明我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以建设性方式应付性情绪
了解情绪发展的基本规律
实施深呼吸法放松
迅速脱离刺激环境
停止自责和他责
建设性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后的自我强化
文体活动
音乐放松
冥想放松
集体互动按摩放松操
舞动身心
瑜伽
躯体放松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吃平衡食品
每天花时间做一种方式联系
洗热水澡
身体接触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法
快乐清单
——我眼中的快乐:
睡了一个好觉。
早晨醒了,看到外面阳光明媚。
听到一首非常好听的歌。
给朋友一个小小的帮助。
买一身漂亮的衣服。
无意中听到别人夸我……
寻找生活的乐趣,做让自己快乐的事!
情绪管理小贴士: 对相同的事情每个人的情绪反应可能不同
每个人处理情绪的方式也有差异
我们无法消除负性情绪,但是可以减少负性情绪对我们的消极影响
不要强迫别人去表达情绪,要陪伴他们与情绪共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