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指导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指导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 学 辅导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指导 ◎俞香淑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学生自主性教育行为,但也不 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活动的参与 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全过 程的“导师”。教师的有效指导直接影响学生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效指导 2、引导学生的在闲暇时间自主的去开展各种创新活动。让 学生自己选择研究课题、自己设计活动方案、自己开展活动、自 己总结收获。(1)让学生自主建立活动小小组,挑选自己的好朋友 合作,寻找共同喜欢的活动项目进行研究。经常在一起探讨一 些新发现,合作互助,做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从中获得 创新发明创造作品和小论文。(2)让学生自主开发家庭活动实验 角。根据农村优势,让每个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在家庭进行种植 和养殖,从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试着运用自己的 《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指出“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 指导”。教师既不能‘教’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 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相结合起 来,促进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在综合实践 活动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这也是保证综合实 践活动中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该如何开展有效的指导呢? 一、提高学生兴趣探究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 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 获得丰富的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体验;进一步提高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 实践与服务技能;培养学生分享、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 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社会 责任心与使命感。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去组织学校的各 类活动,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多样化 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 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提倡亲历亲为, 鼓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是一 种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在活动的实践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强调 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操作、服务、劳动实践 和技术实践等。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激 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 究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生多元自主 的学习与抄作的机会,满足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 二、转变学生的生活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是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活动 必须突出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动手实践、创造能力的 培养,这些内容便是我们研究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为了 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寻找更新的教育切入点,研 究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以活动为主线,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创 新意识、创新精神、动手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参与“创新 小课题”研究活动途径,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和 发展。 1、利用“创新小课题”研究,来提高学生对现代科技探究的 兴趣。就地取材,做实验、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方法,让学生观 察身边的事物、发生的现象,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 课题,邀请好指导老师,向学校科技活动中心申报,在老师的指 导下开展活动。研究课题可以由老师出题,学生选择;也可以由 学生自己出题,小组研究确定。如;研究科学家们从小是怎样注 意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实践的;研究科技发明创造的方法; 研究科技小发明创造与制作;开展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 动;等。 知识、生活经验、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掌握规律、探究奥秘。(3)让 学生自主开发利用家庭资源。孩子的家长很多都有一技之长, 让他们都成为孩子们科技活动的辅导员,他们有都会养殖、种 植、木工、钳工等等,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各类科技辅导队伍。学 生们可以在这些“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仔细观察探究着大自 然的奥秘,吮吸着科技的营养。 三、实现探索发现、自主发展与交流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让学 生通过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学 习。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主设定具体活动的目标,可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有的水平选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积极参与 决定学什么和怎样学,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负起责任来。 以研究性学习为例,从具体的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任务的确 定,到研究内容的落实和方法的采用,都可由学生自己规划和设 计。教师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 的、自我教育的目的。 1.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选题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 发,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 探究动机,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如:在《爱护水资源》综合 实践活动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创设《爱护水资源》的教学情境:首 先,通过视频,介绍水资源概况;其次,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 多种渠道在开放的情境中收集我国水资源情况;第三,通过多种 方式如组织参观、访问、考察,收集有关“水荒”和“水灾”的相关 资料;第四,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诱发动机,确定研究选题: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2.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指导学生探索发现在教师的 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的组织形式,它能促进学生之间 的沟通协作。在小组中,学生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小组成员分别 就某个问题作更多的钻研,而后再汇总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到研 究过程中。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所有的学生都有自 主探索的机会。因此,要在小组活动中创造学生讨论、辩论、尝 试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技能。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基本 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但教师的指 导需要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指导不等于规 定,不等于统一要求。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应取决于是否充分发 挥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这样有效的指导,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为 学生的发展搭建有效的平台。 (作者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133300)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