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模式探究

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模式探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模式探究

作者:苟杜梅 郭涛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0期

摘 要:本文讨论了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特殊性,分析了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难点,提出了民办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和活动创新形式,结合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基层;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不断开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各大高校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民办高校在创新上正处于探索和逐步规范化阶段。因此,结合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加强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1、学生

00后的大学生是在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都与以前不一样,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生活中非常规事件兴趣浓厚,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具有渴求体验的心理,但受挫能力较弱,性较为欠缺。

00后大学生的动机复杂,存在着功利化倾向,政治觉悟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党的认识不深刻,政治理论水平需要提升;大学生作用发展不明显,服务意识淡薄;大学生的再教育或者继续教育不够;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不协调;理想信念薄弱,核心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且随时容易受到网络各类信息的影响;自主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多元;政治关注度较高,但政治敏感程度较低。 2、教师方面

年轻教师多,退休教师偏多,骨干教师少,师资队伍不稳定。相关数据显示,90%以上的辅导员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队伍的年轻化使得辅导员更容易贴近学生开展工作,但是这也意味着辅导员自身也容易受各类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个别辅导员存在重工作业绩轻思想考察的情况,也有存在重专业知识学习,而淡漠党性修养提升。 3、基层党组织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些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或者形同虚设,或者松散涣散,缺乏号召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些民办高校学生支部对的教育管理不够,主要体现在“四种形态”开展不力;有些民办高校“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二、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难点 1、学制短

专科院校学制三年,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半,半年的实习学习,这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性。学生入校开始就要写申请书,在校的两年半里,发展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才能确保学生在毕业前能顺利成为正式。当一名学生发展成为正式后,学生也就面临毕业,基层党组织也就一直处在发展这个程序上。 2、师生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对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停留在也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重专业知识学习,而淡漠党性修养提升,以就业为导向,重视专业发展,个别辅导员存在重工作业绩轻思想考察的情况,这也给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和活动创新 1、亮出身份

基层党支部要创新党建活动方式,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先锋示范岗”,开展教师“先锋课堂”,量化数据指标体系,服务之星评选表彰、优秀微型党课展示等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活动,真正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师德师风、学风建设等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2、运用多媒体技术,探索学习教育平台

开通 “微学党”、“微党课”等多媒体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强化基层党组织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员教育全过程。创建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新模式,强化党内学习,坚持持续学习,提高广大的思想政治觉悟。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党建微平台”进行学习,微信平台可以开设诸如党政学习、成长困惑解读、党性知识分析,先进故事展播、先进文化传承等栏目,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园地。包含“两学一做”专题辅导、法规、党性教育和书籍推介等模块,确保“两学一做“深入人心,组织生活落到实处。线下,明确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随时化、常态化,所有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进行理论学习,有效解决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 3、支部活动推陈出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支部活动开展上,实行“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以党建创新为抓手,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比如:“读好书,强素质”党建创新项目,以开展读书活动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抓手。开展党建公告栏、流动值班岗、支部交流平台、支部信箱等,既对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也在学生中营造“在我身边,党旗在我心中”的氛围。开展各种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党风教育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学党章,明志向,勤自省”党章学习活动,“党旗映红青春,理想照亮前程”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充实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增强党支部活动的思想性。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分子、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通过自已的切身实践,去知晓国情,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同时丰富课外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努力成才的愿望。加强对积极分子进行集中教育培训,通过专题报告、交流展演、身边典型示范等活动,鼓励积极分子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育红,新形势下高校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的路径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3):32-33.

[2]孟祥栋,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胜任特征分析.高校辅导员,2016,(2):16-19. 作者简介

苟杜梅(1979—),女,漢族,籍贯:四川广元,单位: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党建工作。

郭涛(1983—),男,汉族,籍贯:四川绵阳,单位: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党建工作。

(作者单位: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