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2016年广西柳州市语文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2016年广西柳州市语文中考真题(解析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6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充沛(pèi) 逾越(yú) 拈轻怕重(niān) ...B.恬淡(tián) 深谙(ān) 恍如隔世(huǎng) ...C.雄浑(hún) 炊烟(chuī) 饶有兴味(ráo) ...D.汲水(ī) 朔方(shuò) 不计其数(shǔ)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在天底下晒着阳光,安适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把它们唤醒。 ..B.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娇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 ..C.篝火渐渐化作一轮火红的朝阳,夜幕中的草地又迎了彩霞绚丽的一天。 ..D.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 ..【答案】B

【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B句中“娇健”应为“矫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B.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得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教师节前夕,她瞒着王明和李曼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覃老师。 B.日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坚决杜绝和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C.由市政府参与打造的我国第一首“家庭与健康”公益歌曲《我们一起回家》已经面世。

D.螺蛳粉借助电商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给弘扬柳州精神和形象带了新机遇。 【答案】C

【解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项有歧义;B项“杜绝”与“防范”语序不当;D项“弘扬”与“形象”搭配不当,答案为B。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答案】C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阅读各项内容,找到文字上的差别,注意关联词的和语序的不同。根据句意用“即使……”句是正确的,是强调长城被破坏的广泛性、严重性。排除BD两项,C句中的“也只有”强调保存完好的很少,所以答案为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语言的妙用”这一章里,作者斯威夫特以愤慨的心情谈到了妇女怎样和俗人、文盲联合起反对取消日常的语言。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好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与所有的英雄好汉都有不同之处,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C.《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等。 【答案】B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6分,每小题2分)

紫荆花开 卢晓艺

①四月的龙城,20多万株紫荆繁花竞放,街头巷尾,处处皆景。

②“紫荆”也是几种植物的通俗叫法,在我市泛指各类羊蹄甲属植物,常见的有“宫粉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叶片形似羊蹄踩出的印迹。

③首先说说“宫粉羊蹄甲”。其花瓣呈粉红色或淡紫色,花期为每年春季,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这种“紫荆”花期较短、开花时间接近,可以达到“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紫荆开”的效果。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而后会呈现满树繁花的壮观景象。

④另外一种是“红花羊蹄甲”。其花瓣为鲜艳的紫红色,花期全年,冬季最盛,开花时不落叶。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不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在南方通常不结果实。 .. ⑤据园林专家考证,上个世纪30年代末,市农科所的专家们开始引入紫荆进行栽培。上世纪60年代,市园林局开始将宫粉羊蹄甲批量种植在弯塘路、三中路等路段以及龙潭公园、雀儿山公园、柳侯公园等景区。上世纪90年代,我市绿化进程加快,市里提出要进一步将城市景观“花化、彩化、香化”,于是,大叶紫薇、木棉等开花植物得到推广种植。经过几次寒潮,不耐寒的开花植物逐渐减少,开花植物宫粉羊蹄甲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⑥2011年2月,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开始对宫粉羊蹄甲的开花时间登记造册,记录下近年宫粉羊蹄甲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具体时间。紫荆花开始迈上花园城市的“主角”之路。

⑦每年6月,园林人便到街道、公园等处,找到那些标记好的“优树”(树干直、枝杈高、花朵长势旺),捡拾树下掉落的种子。工人们经过二度筛选后,便将其播种到苗圃地里。在宫粉羊蹄甲成长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按时记录其日、周、月的生长量,并为其进行常态化体检、诊断治病;人工为其拔草、施肥。次年3月,技术人员开始观测、记录花蕾数量。 ⑧宫粉羊蹄甲属于喜阳植物,气温对其生长影响最大,20℃至25℃最适宜其生长。据专家介绍,一般而言,培育一株宫粉羊蹄甲成为行道树,需要5年的时间。宫粉羊蹄甲一年平均可长1米,5年便可成长为行道树了,算是速生树种。

⑨如今“满城尽开紫荆花”,游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7.下列关于“紫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紫荆”是几种植物的通俗叫法,常见的有“宫粉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 B.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叶片形状像羊蹄印是“紫荆”的共同特点。

C.“紫荆”的品种不同,花瓣呈现的颜色也有差别,或浅淡或鲜艳,花期也长短不一。 D.“紫荆”在柳州的栽种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如今它已是花园城市的“主角”。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红花羊蹄甲”的叶的前端往内分裂至不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冬季花开得最盛。 B.“红花羊蹄甲”全年开花,紫红鲜艳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叶子中,很是美丽。 C.“宫粉羊蹄甲”属喜阴植物,20℃至25℃最适宜生长,因此不耐寒,难以抵御寒潮。 D.培育一株“宫粉羊蹄甲”成为行道树一般需要5年,满城紫荆花开离不开园林人的努力。 9.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花形、花色、花期、品种、培育及在龙城的栽培史等方面对“紫荆”做了介绍。 B.文章整体上按照逻辑顺序介绍“紫荆”,其中第⑤⑥段按时间顺序介绍“紫荆”的栽培史。

C.第③④段介绍“紫荆”主要引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第⑧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第④段中加点的词“通常”准确说明了“红花羊蹄甲”在南方一般是不结果实的。 【答案】 7.B【解析】

8.C【解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可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章内容,找到相关的文字信息,判断正误。C错,喜阳而非喜阴。

9.A【解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章内容,从“文章写法”方面判断正误。A错,文章没有介绍紫荆的花形。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布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清(凄清) ..C.往而不绝者(断绝)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1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记之而去 .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往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分)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 【答案】 10.A【解析】

11.C【解析】根据学习积累,了解“之”的几种用法,分析各项句子的意思,比较判断“之”字用法的不同,判断答案。C句与例句中的“之”皆为代词。

12.A【解析】仔细阅读两文,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再分析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语句,比较判断正误。A错,甲文第二段应为“正面写鱼,侧面写水”。

13.(1)(鱼儿)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逗乐。(“往”“翕忽”“乐”翻译各1分) (2)(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宴会。(每个短语翻译个1分)

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14.《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① ,“乡书何处达”中的“书”是② 的意思。(2分)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① 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

② ,蕴含自然理趣。(2分) 【答案】

14.次(停留)或者“到”“抵达”;书(书信,信件) 15.思念家乡;时光流逝(时序交替、季节变迁、新旧更迭等) 五、古诗默写(共10分)

16.按原文默写(第①小题2分,其中每空1分;凡多字、少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①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相见欢》) ②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使本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⑥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⑦后值倾覆,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⑧独学而无友, 。(《礼记》)

【答案】①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冷露无声湿桂花 ④小桥流水人家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⑥草盛豆苗稀 ⑦受任于败军之际 ⑧则孤陋而寡闻

六、综合实践(共10分)

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7.【资料我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近年,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为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

你的探究结果是:

(1) (2)

18.【板报我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2分)

示例:民族音乐知多少

栏目一: 栏目二:

19.【专家我请】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很线上。(4分) 【答案】

17.示例:(1)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民族文化,雅俗共赏,获得群众好评。(2)民族文化艺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3)民族文化进校园,让民族文化得到重视、传承和发扬。 18.示例:民族文化大家谈 民族歌舞显魅力 多彩的民族服饰 探寻民间技艺身边的民俗小吃

19.示例:李教授,您好!我是育才中学学生会主席张华。我们学校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讨会,诚挚邀请您参加。请问您有时间吗?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买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手术结束后,丈夫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 ③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原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一般。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离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

⑧这天,丈夫一早过,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小女孩再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出现。第二天,第三天,她都没,我反而有点牵挂了,是不是我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第四天办出院手续时,我悄悄向护士打听。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⑪“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我怯生生地问。

⑫“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护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⑬“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早点回家呀。”我急急地说。

⑭ “她有智力缺陷,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护士笑着道。

⑮我走出护士站,丈夫正等着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丈夫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请她转交。出了医院,丈夫问我写了啥,我说,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删改) 20.为什么人们先前买了女孩的面包,后却不愿再买了呢?而“我”为什么最后又给女孩留下钱呢?(4分)

21.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2分) .

(2)“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我怯生生地问。(2分) ...

22.文章第⑧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说出理由。(4分)

23.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研读全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案】

20.(1)因为人们误会小女孩是个心术不正的人(2分)(2)因为我知道了小女孩的情况,误会解除。(2分)

21.(1)“忙”,连忙之意。写出了丈夫毫不迟疑的情态(1分),表现了他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品质(1分)

(2)“怯生生”,胆怯畏缩(担心害怕)之意(1分),表现“我”对女孩的关心和歉疚之情,担心刺激或伤害到她。(1分)

22.不能删(1分)(1)本段对人物形象有塑造作用。通过丈夫与众人的对比衬托出丈夫友善待人、富有同情心的形象(1分)(2)丈夫的话对友善助人的主题有暗示作用(1分)(3)与首段呼应,又为文末埋下伏笔,使全文结构严谨(1分)

23.示例1:“小女孩”是主人公(1分)(1)标题“卖面包的小女孩”暗示了文章主人公(1分)(2)故事情节紧紧围绕“小女孩”展开,买面包—被拒—被无视—被驱赶—得到帮助,小女孩是误会产生和解决的中心人物(1分)(3)文章通过“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人生 遭遇表达主题:我们应该友善地对待和帮助身边弱势群体(1分)示例2:“我”是主人公(1分)(1)人物刻画上,文章对“我”的着墨最多(1分)(2)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我”对卖面包的小女孩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的(1分)(3)情节构思上,“我”是线索人物,众人的表现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出的,误会的解除也是通过“我”完成的(1分)示例3: “丈夫”是本文的主人公(1分)(1)“丈夫”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中心,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的美好愿望(1分)(2)文章是以“小女孩卖面包”的故事为载体,通过“我”和群众的表现对比衬托丈夫的正面形象,从而表现出友善主人的主题,文章主题也借丈夫之口暗示(1分)(3)从情节构思上看,丈夫是关键人物,他的在场和缺席直接影响到情节的发展变化;丈夫在场,小女好卖出面包;丈夫不在病房期间,小女孩受到冷遇,丈夫出现,数落了“我”,我的意识有所转变才会有后面的牵挂与询问,最终才会留钱给小女孩(1分)示例4:“我”和“小女孩”都是主人公(1分)(1)两人都是文章主要描写对象,人物形象典型(1分)(2)文章主旨的表现离不开两人的共同作用(1分)(3)情节的展开与推进也与两人密切相关。(1分) 八、作文(50分)

24.请以“ ,那么珍贵”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全文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5)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答案】例文:

童年的生活,那么珍贵

童年的记忆,如同一丝丝细线,荡漾在我的脑海中。回忆,将每一丝细线纠结起,将那缕缕支离破碎的记忆编织在了一起,勾起了(我)对童年的留恋。美好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对它的记忆,就像是一块无价的珍宝,永远藏在(我)心底。

我的童年,是与爷爷奶奶一同在青纸度过的美好时光。记得,那时的我还在上幼儿园。每天上学时,总是很早很早的。爷爷的大手总是牵着我的小手,一同走在树阴遮蔽的路上。微风吹着树枝翩翩起舞,树叶相互打闹着,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总是会随着那醉人的声音而哼着儿歌。一路上总是有伯伯、叔叔朝我打招呼,我还会用那不标准的英语回答他们“HI”呢,然后就引了一阵笑声,我便也跟着笑了,四周充满了欢快的空气。伴随之到了学校,总是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爷爷总是会陪我荡我最喜爱的秋千了。两根绳子吊着一块木板,我坐在上边摇,爷爷在后边推。一边荡着,我一边喊着“用力些,用力些”,高了又害怕了, (便)又喊着“轻一些,轻一些”。爷爷总是会配合着我的“命令”而“执行任务”。有的时候,爷爷会没反应过,让我吓着了,我就会不懂事地乘他把我荡高了些就跳下去,任由那空秋千向爷爷扫去,以示惩罚。他总是慌忙避开,然后轻轻拍了我的小脑瓜子,还说着“你这孩子,真不懂事!”然后又笑嘻嘻地摸着我的头,我也笑了。

每到星期六,星期天。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爷爷会带我去公园玩!我们家距离那最大的青山公园很近,所以只要爷爷一有空就会带我去。一路上我东瞧瞧,西看看,左跑跑,又跳跳,不一会儿,就把我爷爷甩开了好远。然后就见他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抓紧了我的手,生怕我丢了似的。而我则撇了撇嘴,装作生气的样子。爷爷就会摸着我的头,给我说路上很危险,叫我到了公园再玩。我一看“计谋得逞”,就点点头,当他再次松手时,我又不知窜到哪儿去了。可他还是会追……就这样,一路上总是打打闹闹的。到了公园,就是我的天地了!任由我在公园里玩,他也不再追了。有时我看到草丛中到处乱跳的蚂蚱,总是想抓玩。站在那一动不动,然后突然一跃,跳了过去。然而我还没落地,哪些蚂蚱像是后脑勺长了眼睛似的,一溜烟就飞走了。我见状,只好灰溜溜地去找爷爷了,他抓这些小东西可有一套呢!只见他缓缓靠近,等差不多半米的距离,那布满皱纹的手此时却如同闪电一般,向着蚂蚱的上方抓去,而不是它呆着的叶子上。但是那些小东西总是会配合着飞向爷爷的两指之间,翅膀便已经被牢牢地捏住了!然后爷爷就把它放到烟盒里,给我玩,我就又去玩了……

春天的时候,公园里就更好玩了!我和爷爷一同去的时候,我不再打闹,手中拿着个玻璃罐子,只想快点到。到了那,我们就直往小山上去,到一个石块砌成的平台上,有许多的小凹槽。小雨过了,便全成了充满水的小摊子。我和爷爷就把鞋子脱了,抓蝌蚪去了!总是能抓了满满一罐。有时候,几天不下雨,想要蝌蚪了,就去哪小湖边上。那儿水比较深,爷爷不肯我跟着他,我只好在他后面看。不过那儿的蝌蚪也好玩着呢!不玩湖中心游去,总是在岸边挤着,所以也很好捞着。爷爷的大手往水中一捧,就是两三头蝌蚪在手上了!有的时候还能碰到一两个伯伯、叔叔,在那儿钓鱼,我就又会吵着要鱼了!爷爷就会

过去和他们谈谈天,然后总会帮我要了几头小鱼,我就会高兴得快蹦起了!每次都能满载而归,然后就放在桌子上,一看可以看它们一个下午去,我也不会嫌累。有的时候哪些大蝌蚪会吃小蝌蚪,我看了就哭了,然后爷爷就会过安慰我,说是那些小蝌蚪先去惹大蝌蚪的,然后叫我不敢学他们,我也就安静了下。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看着他们长出了腿,看着它们变成小青蛙。不过往往都是一瓶里面最后成青蛙的顶多十头。然后我有时会一只只拿出跳,有时全部倒出,搞得奶奶吓倒了。不过玩小青蛙的时候总是不会超过二天,就被爷爷拿去放掉了,说青蛙是益虫,要放出去吃蚊子,我也懵懂地“哦”了一声,心里还是不甘的。

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时光。童年的记忆,把它当作珍宝一般,藏在心底。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把它们从心中拿出,会想到哪些无忧无虑的时光,仿佛又变小了,又和爷爷再一起了!一切的反感转瞬即逝,我就又成为了快乐的我。

童年的生活,那么珍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