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少儿创意美术老师教案

少儿创意美术老师教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少儿创意美术老师教案

【篇一:少儿创意美术教案】

篇一:儿童创意美术教案《到海底去》 第十六周

教学内容:到海底去 教学目的

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色彩训练。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 教学难点

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具:海底世界范图

学具:水彩笔、蜡笔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就是人们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愿望。如今,科学家发明了许多科学仪器和设备,人类可潜人万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从而揭示了许多海底世界的奥秘。揭示课题(板书):“到海底去”

2.读画:欣赏课文中照片及学生作品。 小结:

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

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有蜡笔水彩,有水粉等。

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小结: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以“色”为主,学画海底动物。

教师问:同学们喜欢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吗?答:喜欢。

教师:因为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我们要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学会画鱼,同学们说对不对?答:对! a。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

b。学生可模仿教师画“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画好“鱼”之后,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 c。教师巡视指导。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

3。教师将中幅蓝色图画纸分发到各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在图画纸上用剪贴法集体创作一幅海底世界图,要求画面饱满,布局均衡,色彩搭配合理。看哪个小组创作的海底世界图构思最独特、新颖,画面最漂亮。 四、总结全课,课堂评价

篇二:儿童创意美术教案《手的想象》 斯玛特儿童创意美术教案《手的想象》

(适用于学校、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儿童创意美术培训班) 课题:手的想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1〉在拓展幼儿对手的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画,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等多种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 画板画架、水粉颜料、油棒等幼儿绘画用具。

2、 幻灯机、范画、《手指娃娃》的故事录音磁带及相关卡片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手),对,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的故事。(边放《手指娃娃》故事录音,边操作幻灯进行手影表演。故事内容附后。) 二、 引入课题,拓展幼儿想象力。

(1) 刚才故事里都有些什么?(逐一出示卡片)(2)它们都是什么变的?(手)(3)手还可以变成什么?(小朋友进行想象,然后请3--5名幼儿上来用幻灯表演。)

三、 激起幼儿创作欲望,发挥动手操作能力。

1、(放录音,并出示手指娃娃幻灯)小朋友,你们好!我就是那个会变魔术的手指娃娃,我不但可以用手变成很多可爱的形象来,还可以把它画下来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逐一出示范画)我先画一只手掌,然后添上眼睛、嘴巴和光彩的羽毛,就画成了一只只美丽的小鸟;我还在手臂和手指上画上小脸蛋,涂上各种颜色,就变成了一幅树妈妈和树宝宝的图画;看!这是一只在树林中展翅飞翔的金孔雀。小朋友经常开动脑筋,动手多画,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个聪明的小画家,对吗? 附故事:

《手指娃娃》

我的手是一个小小的魔术师,瞧!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孔雀,正梳着羽毛呢。咦!小孔雀呢?噢!原来,我的手又变成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喵--喵--!小兔子的好朋友小花猫也来了。突然,一只狐狸悄悄地走过来,它正打着满肚子的环主意呢。就在这会儿,一只小花狗汪汪汪叫着跑来了,在它的后面跟着一个猎人,他举起枪,砰--的一声,把狐狸给打死了。 评析:

《手的想象》这堂美术教学活动,构思新颖,很有创意。老师注意运用各种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充 培养和拓宽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老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引导观察各种手影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双双普普通通的手在孩子的想象构思中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的是展翅飞的小鸟,有的是海里畅游的章鱼,有的是

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整堂课气氛活跃、结构紧凑、过渡自然,非常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生动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三:儿童创意美术教案 (九月份课程)

第一课:教师节贺卡制作 材料准备: 教目的学: 作画提示:

第二课:手工祝福挂件 材料准备: 教学目的: 作画提示:

第三课:荷花线描图 教学目的:

①材料准备:a4白纸、彩色卡纸、水彩笔 作画提示:

②材料准备:白色卡纸、a4白纸、高丽纸、油画棒 作画提示:

第四课:美丽的蜻蜓(刮画纸粘贴)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双面胶、剪刀 教学目的: 作画提示:

第五课:国画荷花

材料准备:8开水粉纸、8开黑卡纸、水粉颜料、沟边笔 教学目的: 作画提示:

第六课:青蛙与荷塘

材料准备:8开速写纸、马克笔 教学目的: 作画提示:

第七课:斑马制作 材料准备: 教学目的: 作画提示:

第八课:一群小斑马(简笔画)

材料准备:4开国画纸、国画颜料、墨汁、国画笔 作画提示: 篇四:创意美术教案 美丽的花丛 (撕纸点画) 活动目标

1. 感受春天的气息,喜欢亲近大自然。

2. 学习运用撕贴表现绿草,手指点画花瓣。 3. 养成良好的水粉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

会使用废旧纸条、固体胶棒进行撕贴;了解花、草的外形。 2. 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一张、绿色卡纸一张;音乐《春天在哪里》。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2页;水粉颜料、绿色卡纸、固体胶棒、材料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打扮成“春姐姐”,引导幼儿回忆春天的变化,引出花的主题。 小结:草丛里有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在绿绿的草丛里随风舞蹈呢,太美丽了! 二、探索发现

1. 引导幼儿讨论表现花丛的方法。

2. 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一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学习撕贴草丛、点画花朵的方法。

3. 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撕贴、点画的方法变现花丛。

指导要点:先将绿色卡纸撕成条状或块状,再用固体胶棒将其粘贴在示范画纸上表现草丛,最后用手指蘸上颜料点出美丽的花朵。 三、创作表现

2. 提醒幼儿将碎纸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点画时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规。

3. 播放欢快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 集中展示幼儿作品,重点从作品构图及色彩搭配两方面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彩虹姑娘 活动目标

1.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欣赏彩虹七种色彩搭配的和谐美。 2. 了解彩虹的色彩,尝试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绘制彩虹,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3. 能大胆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绚丽的彩虹。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 欣赏过彩虹

2. 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挂图“彩虹姑娘”

② 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4页;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2. 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彩虹桥》(见活动资源) 二、探索发现

1. 引导幼儿欣赏挂图“彩虹姑娘”。

2. 出示油画棒,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彩虹的绘画方法。

指导要点: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涂画,先画一种颜色接着画另一种颜色。注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3. 引导幼儿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感受不同的背 景衬托。

三、创作表现

2. 提醒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油画棒放回原位,使用时保持桌面和画面的整洁。

3.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彩虹姑娘”。

2.教师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方面作出评价,同时鼓励和表扬绘画常规好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轰隆隆的小火车 活

动目标

1. 能在游戏情境中创作,体验给托马斯火车头找朋友的快乐。 2. 初步了解火车的外部结构,学习用方形或圆形表现火车车厢。 3. 能够将车厢连成长长的火车,并大胆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

玩过玩具火车,认识火车;看过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们》。 2. 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挂图“轰隆隆的小火车”;师幼一起收集托马斯及其朋友的火车模型,并

将其布置成“火车模型展览”。

② 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6页;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们》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 参观“火车模型展览”。 二、探索发现

1. 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火车的外形特征

3. 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6页,引导幼儿发现创意墙中的火车少了车厢,

【篇二: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

d-1玛雅图腾柱

一、活动准备:硬纸筒、宣纸、卷筒、乳胶、染料。 二、活动过程:

1、教师让宝宝们作自我介绍,并可以做才艺表演 2、教师出示卷筒,并提问宝宝在哪里见过卷筒

3、教师发给每个宝宝一个卷筒,让宝宝观察卷筒的形状和颜色 4、教师启发宝宝想象自己手里的卷筒像什么

5、教师提问宝宝自己的卷筒可以走路吗?然后示范卷筒走路,最后比赛一下看谁的卷筒跑的最快。最后一起跑到停车场 6、教师出示宣纸,让宝宝认知宣纸

7、教师统发宣纸,让宝宝自己感受宣纸的柔软度,并提问宣纸的颜色(几乎透明)

8、教师出示乳胶,放在宝宝手心,让宝宝充分的感受黏黏的感觉。 9、教师范用手粘乳胶把宣纸粘贴在卷筒上,把卷筒全部包住。然后放置在一边等待晾干。

10、教师给宝宝讲解羽蛇神和太阳神的传说。

羽蛇神是玛雅人信奉的造物神,羽蛇。一种会飞的蛇的形象,或说是图腾。羽蛇神是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丰收,

同时也包括毁灭。羽蛇神头部的造型和我们的龙非常相像,而且,羽蛇神和中国龙崇拜都与祈雨有关。 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太阳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核心,一切神话都是由太阳神话派生出来的。太阳“从仅仅是个发光体的天体变成一个神,一个至高无上的神”。

11、教师发给每个宝宝一个颜料盘,出示小排笔,教给宝宝吧排笔的使用方法。

12、教师让宝宝自选颜料,然后让宝宝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排笔画在卷筒上面。

13、最后教师让宝宝做一个作品展示,并讲解。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我们让孩子变废为宝,利用自己所感所想去表现,去描绘美丽的神话世界。

这节课我们让幼儿对玛雅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和认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情景,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平时接触的神话片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利用画笔涂鸦等多种方式来感受圆柱创造的乐趣。

d——2排列组合 一、活动准备:

卷筒纸芯若干,彩纸若干,双面胶若干,底板一个/人,底板纸一张/人,大头钉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现

2、教师出示卷筒纸芯,提问它是什么形状,在哪里见过,有什么用途?

3、教师统发卷筒纸芯,让宝宝去充分想象,还可以做什么?

4、教师示范用剪刀,把卷筒纸芯剪掉一圈,让宝宝想象它像什么? 5、教师统发剪刀,让宝宝自己去剪一剪,看看你自己都能剪出什么? 6、教师出示彩纸,把彩纸揉成团,塞进剪好的纸环里

7、教师统发纸杯,让宝宝自选彩纸,塞进纸环里,让宝宝看一下现在的纸环像什么?

8、教师辅助宝宝一起塞好很多纸环

9、教师出示双面胶和纸板,把双面胶粘在底板上,然后把刚才塞好的纸环粘在底板上,教师可以在底板山贴出不同的形状,让宝宝发挥想象去表达。

10、教师统发双面胶和底板,让宝宝自己操作。

11、教师和宝宝一起分享他们的创意结果,让宝宝自己讲述他们制作的是什么?

12、教师给宝宝的作品署名和日期 13、家长和宝宝作品留念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让宝宝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卷筒纸芯来创作,变废为宝,让宝宝把很多的小纸芯排列起来,就会产生很强的视觉美感,让宝宝在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欣赏作品,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d——-3球印

一、活动准备:珠光球若干、抚触球若干、蓝球若干、水彩笔若干、铅画纸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出示篮球,让宝宝观察篮球的形状、颜色,并让宝宝闻一闻篮球的味道,跟之前的什么味道是一样的? 3、教师拿呼啦圈做篮筐带着宝宝一起投篮。

4、教师出示珠光球让宝宝观察珠光球与篮球的区别,让每个宝宝摸一摸感受一下。

5,教师把珠光球做足球,带着宝宝一起踢足球。

6、教师出示抚触球,让宝宝感知抚触球,并雨篮球、珠光球比较 7、教师带着宝宝一起用抚触球做抚触按摩。

8、教师出示颜料,把篮球放在颜料盒里沾满颜料,仍在贴在地上的纸上,在墙上滚一滚

9、教师统发给每个宝宝一个篮球,让宝宝沾满自己喜欢的颜料,在地上的纸上砸一砸,让宝宝观察纸上留下来的点的图案

10、教师让宝宝在墙上的纸上滚一滚,让宝宝观察在墙上留下来的线的痕迹

11、教师让宝宝尝试每种球沾满颜色后,留下来的不同痕迹,让宝宝想象他们偶像什么

12、教师示范用彩笔在纸上添加一些图案,补充图画

13、教师统发水彩笔,让宝宝自己听话,并让每个宝宝自己做讲解 14、家长给宝宝的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宝宝体验了各种球的游戏,并且观察球印游戏印上去的图案,进行联想和表现。

这节课,宝宝在对球进行初步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球类游戏,通过这些游戏促进肌肉发育,最后让宝宝体验用球在白纸上滚动所产生的图案,他们联想5、到各种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宝宝联想和动物相关的事物。 d---4 沙画

一、活动准备:沙子若干、筛子一个/人、铅画纸若干、粘合剂一瓶/人、小盆一个/人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表演。

2教师提问宝宝见过沙子吗?沙子是什么颜色的?沙子有什么用途? 3、教师出示沙袋,让那个宝宝小手摸一摸,里面装的是不是沙子。 4、教师跟宝宝玩一会沙袋的游戏

5、教师出示粘合剂,让宝宝认知只粘合剂。并用手去感受粘合剂的黏稠腥风

6、教师用粘合剂在铅画纸上画画,让宝宝观察,有没有图案。 7、教师统发粘合剂,让宝宝自己操作,让宝宝寻找纸上的图案。 8、教师出示筛子,教给宝宝筛子的用法

9、教师统发筛子,让宝宝自己筛沙子漏在纸上。 10、教师辅助宝宝完成这项工作。

11、教师从事反把纸上的沙子抖落在盆里,让宝宝观察纸上的图案 12、教师引导宝宝抖落自己纸上的沙子,然后观察纸上的图案,让宝宝描绘刚才画的是什么?

13、教师引导宝宝可重复操作,让宝宝不断将自己的作品完善。 14、教师给宝宝的作品署名和日期。 15、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宝宝们都很喜欢玩沙子,粘合剂涂出来并不知道是什么图案,撒上沙子以后一下子居然变成额一张画,宝宝看了后都很惊奇,家长可以抓住宝宝的兴趣点来培养宝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d-5山

一/活动准备:文房四宝1套/人、颜料盘一个/人、卷筒纸1卷、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出示文房四宝,让宝宝回忆他们的名字,并提问他们分别都有什么用途。

3、教师示范用墨条墨汁,教师统发材料,让宝宝自己操作。

4、教师出示毛笔,用毛笔蘸取一点水放入盘中,并把手笔的笔尖整理成尖状。

5、教师用笔尖蘸取一点墨汁,点在颜料盘的一边。教师把毛笔放在盘里的水中,侵染在半支笔附近,使毛笔的颜色尽量晕开。

6、教师在用毛笔的笔尖蘸取一点墨汁,在宣纸上使整个毛笔铺开,让宝宝观察会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呈现,这就是所谓的三墨法 7、教师统发材料,让宝宝自己操作

8、教师示范用毛笔画出三座大三,颜色自上往下,逐渐变淡 9、教师让宝宝自己操作完成

10、教师提问宝宝,大山旁边有什么?教师用同样的方法示范画出小花小草

11、教师辅助宝宝完成

12、教师出示卷筒纸,让把卷筒纸团成团,然后粘着盘中的水和颜料,点在山的附近,像远处的花朵一样 13、教师统发材料宝宝自己操作

14、教师引导宝宝,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字,并联系自己的作品给大家讲故事

15、教师辅助宝宝署名和日期 16、合影

三、活动总结:

在本节课中,小朋友重温了以前的文房四宝,然后通过巩固并学习新的握笔方式,进行画线活动。小朋友还学到了新的三墨法,了解了如何通过不同的墨汁表现不同的点、线及山

【篇三:幼稚园创意美术教案】

c-1变形金刚

一、准备活动:纸盒若干、双面胶、彩纸2张/人、剪刀1把/人、塑料眼睛2个/人、扭扭棒2根/人、毛绒球4-6个/人、固体胶1个/人、彩笔若干、装饰彩纸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跟宝宝共同讨论看过的电影《变形金刚》,跟宝宝共同回忆变形金刚的摸样,并提问宝宝变形金刚的头、身体、胳膊、腿等各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纸盒,提问宝宝纸盒的形状,并让宝宝想象这些纸盒都像什么?教师提问宝宝这些纸盒都有哪些用途? 3、教师出示双面胶,教授宝宝双面胶的使用方法。

4、教师统发纸盒和双面胶,让宝宝按照一定的形状组合把纸盒粘起来。

5、教师展示宝宝粘好的纸盒,让宝宝充分想象.

6、教师出示彩纸和剪刀,把彩纸剪成适合的形状,用固体胶粘在纸盒上,并根据想象的事物自选彩笔,在彩纸上画上喜欢的图案。

7、教师出示塑料眼睛,示范贴在纸盒上,然后统发给每个宝宝两个眼睛,贴在自己的纸盒上。

8、教师出示扭扭棒,教给宝宝扭扭捧的正确使用方法,然后把扭扭棒造型用双面胶在纸盒上固定好。

9、教师出示毛绒球,示范毛绒球的用法,然后统发毛绒球,让宝宝在纸盒上固定好。

10、最后教师辅助宝宝们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让宝宝们给自己的变形金刚起个好听的名字,带着自己的变形金刚给大家展示。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我们让孩子变废为宝,利用自己的所感所想去表现,去描绘美丽的童话世界。这节课我们让幼儿对立体纸盒有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和认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情境,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平时接触的动画片里的人物形象,利用画笔涂鸦、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来感受地下纸盒创作的乐趣。 c-2 波纹印染

一、活动准备:深托盘1个/人、毛笔1支/人、墨汁若干、吸管若干、铅华纸若干、水若干、彩笔若干、食用油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见过大海吗?海浪是什么样的?

3、教师统发给宝宝每人一张纸,让宝宝根据他们的想象去画海浪。 4、画完后让宝宝自己去表述作品。

5、教师出示托盘,里面注入一部分水,用毛笔蘸着墨汁点一下。 6、教师让宝宝观察,原来墨汁是浮在水面上。

7、教师出示沾了少许食用油的吸管,放入沈托盘里搅拌。

8、可重复点入墨汁,用吸管多次搅拌,直到托盘里变成不同形状的图案为止。

9、教师出示一张铅华纸,轻轻的将画放在深托盘里。

10、不要完全浸透,教师轻轻的把纸拿起来即可。纸上会出现漂亮的图案。

11、教师统发给宝宝们材料,让宝宝自己操作。 12、做好后,教师把所有的作品挂起来晾干。

13、教师示范给染好的画补充内容,可以想象成大海,画上许多的小鱼和水草、也可以做相框等等。

14、教师统发给每个宝宝彩笔,让宝宝自己来补充画。 15、教师给宝宝画好的作品署名和日期。 16、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浮在水面上的墨汁形成的纹路占到纸上的技法就是波纹印染法。与色彩流动相比,虽然没有任何色彩表现,但是即便不搅动也会形成奇妙的形状,产生漂亮的子流动纹路,墨汁的旋窝纹路好像在流动着扩展开来一样,给孩子们带来很奇妙的感受,但是在家里操作的同时,家长要注意吸管蘸的油不要太多,并且动作尽量轻盈,尽量不要激起水面上的波纹。 c-3 红薯蛋糕

一、活动准备:红薯若干、奶油若干、草莓酱若干、可食用蜡烛若干、蛋糕盒1个/人、盆子1个/人。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我们都要吃什么?蛋糕是用什么做的?

3、教师提问宝宝今天都带了什么?我们一起要用红薯做蛋糕。 4、教师出示红薯,示范把红薯皮剥掉。

5、教师让宝宝自己把红薯皮剥掉,然后放在各自的盆子里。 6、教师示范在盆子里,把红薯捏碎。并辅助宝宝完成。 7、教师出示底板,把捏碎的红薯放在底板上并塑形。 8、教师辅助宝宝把红薯放在底板上塑形。

9、教师出示白色奶油,让宝宝闻一闻,都是什么?

10、教师把白色奶油放在保鲜袋里,尾端打个结,把奶油都挤到底部,并在底部剪一个小口,然后把奶油挤在做好的红薯蛋盆子上。 11、统发奶油给每个宝宝,让宝宝自己操作。

12、教师出示草莓酱,同样的方法把草莓酱挤在红薯蛋糕上。

13、把教师的灯关掉,营造生日的气氛,跟宝宝一同唱生日歌,吹蜡烛。

14、教师引导宝宝把蛋糕送给爸爸妈妈,跟宝宝妈妈一同分享。 15、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目的是让孩子探索体验红薯,了解红薯的性质。先让小朋友体验红薯的质地,然后用红薯泥加上各种装饰物,例如:巧克力豆、共干等亲手制作只属于自己的个性蛋糕以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蛋糕很常见,但一般人没有机会亲手制作它.我们这里给小朋‘友提供了机会以此培养孩子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c-4 画波浪

一、 活动准备:铅华纸若干、颜料若干、粉刷滚1个/人、彩毛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展示。

2、教师提问宝宝前面课程中老师带着宝宝去大海,都做什么了?都看到些什么?让宝宝试图回忆。

3、教师提问宝宝大海是什么颜色?大海会游泳吗?大海是怎么游泳的?

4、教师出示粉刷滚,提问宝宝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用途?

5、教师让宝宝小手摸一摸粉刷滚,上面软软的,提问宝宝这是用什么做成的?

6、教师告诉宝宝它是用毛毡做成的,跟布不一样,教师用粉刷滚在宝宝的胳膊上滚一滚,让宝宝感受一下毛毡刺刺的感觉。

7、教师统发粉刷滚,让宝宝用粉刷滚在桌上滚一滚,在地上滚一滚,在墙上滚一滚。

8、教师出示颜料,用粉刷滚蘸满颜料在墙上横向滚一滚,让宝宝联想留下的痕迹像什么?

9、教师统发颜料、粉刷滚,让宝宝自己尝试横向滚、竖向滚,并引导宝宝用粉刷滚的侧面来印一印。

10、教师说出自己的感受,墙上的画就像大海的波浪,教师跟宝宝一起用彩笔来装饰大海,可以给大海里画上各种小鱼、海草、珊瑚等等。

11、教师引导宝宝给自己的作品描述 12、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主要是让您的孩子体验大海的自然景象。这是继“气球鱼”之后第二次以海洋为主体的课程,在“气球鱼”中.孩子们己体会了大海的感觉,而在这次课程中更进一步体验到了大海的表面特征——波

浪。在游戏中,小朋友还会了解一些海洋生物,并进行简单的表现。 c-5 飘扬的热气球

一、活动准备:气泡袋若干、颜料若干、彩纸若干、铅华纸(热气球 形状)1张/人、彩笔若干、剪力1把/人、双面胶1卷。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并尝试才艺表演。

2、教师提问宝宝都看过热气球吗?出示有关子热气球的各式图片,并简单介绍热气球的原理。

3、教师出示气泡袋,宝宝观察颇色、形状,让宝宝触摸,并讲出触摸的感觉,也可以将气泡袋捏响,让宝宝听觉得到探索。

4、教师出示气泡袋 在气泡袋上用水彩笔画上美丽的图形,教师统一发给每个宝宝一张气泡袋,让宝宝在气泡袋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5、教师示范将画好的图形从气泡袋上剪下,在剪下的同时要重申用剪刀的方法和规范的动作以及注意的事项,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示范将气泡袋图形用双面胶带张贴在手工纸上(课前准备的手工纸最好折有手柄的),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提出注意事项。 7、教师出示形状的大纸若干,让宝宝想象这是什么图形,是不是可以做热气球,为什么?

8、教师出示颜料,示范将贴好的气泡袋放在翻料盘里,充分的沾染颜料、然后在热气球大纸上益上自己制作的气泡袋印章。

9、教师统发颜料和形状大纸,让宝宝自己尝试将贴好的气泡袋放在颜料盘里.充分的沾染颜料,然后在热气球大纸上盖上自己制作的气泡袋印章

10、教师引导宝宝充分发挥想象。去定义自己的轨迹困案。

11、完成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给自己的热气球添画,教师指导,让宝宝自己操作完成。

13、作品完成,宝宝将自己的作品命名,并做讲解。 14、家长给宝宝和作品合影留念。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让宝宝接触认知平时最常见的气泡袋,让宝宝通过对不同形状的认知感受,听觉感受,加深对气泡袋的了解。并让宝宝通过大胆的想象.尝试用气泡袋想出多种玩法.能积极的表达自己新发现,最后完成飘扬的热气球.使宝立宝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