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共同的经验:运动技能一经学会以后,便不易遗忘。如学会了游泳和骑自行车的人,过了若干年以后,虽未经练习,其技能似乎基本上保持如故。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运动技能的遗忘进程。学习内容为一套新编的徒手体操(各节无名称),十分钟学会,一分钟完成动作。许尚侠于1986年研究发现,运动技能的遗忘进程同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的遗忘进程有很大的区别(见图6·2)。
为什么操作技能不易遗忘呢?弗雷西门(E.A.Fleishman)和派克(J.F.Parker Jr.)的实验可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设计了一个类似驾驶飞机的任务。在实验中,被试握一操纵杆,该操纵杆可以左、右、前、后移动,控制两维的运动。受试要用脚去控制方向舵,方向舵像一块跷跷板,可以围绕一支点上下运动。被试需要使操纵杆在一阴极射线管的中心保持一光点,若光点偏离中心,他必须及时调节操纵杆,使光点回到中心位置。在阴极射线管的上方有一伏特计,被试用脚踏方向舵,使伏特计指针同样保持在中心位置上。这一任务是颇为复杂的,被试既要观察光点和伏特指针的移动,又要手脚并用进行不同的操作。练习50次,每次6分钟,达到了熟练水平,历时17天。在训练完成以后,将被试平均分成3个组。其中1/3的被试在9个月后进行测验,1/3的被试在12个月后进行测验,最后1/3的被试在24个月后进行测验。结果表明,前两部分被试对技能没有遗忘。最后那部分人对技能虽有少量遗忘,但经6分钟练习后,便完全恢复。这就是说,已经掌握了的运动技能,经过两年以后,仍然基本保持完好。为什么运动技能不易遗忘,上述实验可以给我们如下的启示。
第一,运动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如在上述实验中,被试用脚踏方向舵,经过300分钟练习,反复将伏特计指针调整到中心位置,这里有大量的过度学习。一般来说,经过过度学习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
第二,许多运动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在上述实验中,被试要追踪光点和指针,连续进行调节。连续的任务相对简单,故不易遗忘。如果运动技能是由许多完全不同的孤立的动作成分构成的,有人估计,其遗忘的程度大致会同言语材料的遗忘程度相近。
第三,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和脑低级中枢,而这些中枢可能比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