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强化生命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生命安全防范能力

强化生命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生命安全防范能力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神州教育

强化生命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生命安全防范能力魏春华

宜昌市第二十六中学

摘要:近年来,不少地方学校发生了多起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最终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与损失。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应高度重视生命安全教育,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生命安全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救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生存能力。本文主要以此为话题展开论述。关键词:生命安全课教育;中学学生;防范能力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强化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可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安全的意义,在遇到危险之际能更好的自救与进行他救,更利于学生尊重生命、爱生命[1]珍。下面对生命安全课教育的重要性与提升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展开简要分析。一、生命安全课教育的重要性中学阶段生命安全课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安全知识的掌握还在于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学科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适当渗透安全知识。中学生正处于花季、雨季的美好年龄,而生理、心理也逐渐开始成熟,更易冲动,尚且无法正确区分生命的真、善、美,受不住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防御意识相当差,极容易上当受骗,尤其是女中学生,在纸醉金迷诱惑下,很容易丧失自我,误入歧途,最终引发威胁自己生命的恶性事件。此外,近年来也发生了中学生溺水、食物中毒、自杀、火灾、交通事故等死亡事件,都给了我们深刻警示。新时期,对学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更能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减少中学生自杀案件发生率,还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在遇到危险后能自救,并妥善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利于他们身体正常发育,身心健康成长,更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二、对强化生命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生命安全防范能力的认识(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安全意识要将生命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关键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起“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重视生命,敬仰生命。如利用班会、活动课、思品课、广播等渗透,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还可以利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学校宣传走廊等宣传工具和举行安全征文、知识竞赛、家长会上讲安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又如每年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中学生(尤其是男学生)总是喜欢下河游泳或洗澡,很容易溺水。那么就应在此时段强化溺水安全教育的宣传;而冬季因天气寒冷,不少学生可能会为了取暖在房间内关上门窗烧木炭或纸屑等取暖,最终导致二氧化碳过多,氧气不足而中毒死亡,或是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二)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不可忽视。针对现今的恶性事件,还应定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为学生播放关于女初中生被强暴、被打耳光、校园火灾、学生打闹等引起的严重恶性事件,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写观后感,或是让学生上台讲述自己观看影片后的心得体会,以此让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内容记忆更深刻,提高教育实效[2]。(三)定期演练、巩固安全防范能力俗话说“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学校应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演练的内容包括遇到坏人后、遇到火灾、地震后应怎样脱身,另外,教师还可以自己在室内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情节,帮助学生提升安全自卫能力。例如,设计一个情境,遇到危险怎样求救,如果你遇到危重病人、火灾、抢劫、交通事故这样的危急时刻,应该怎样向别人求救?学生在经过认真讨论之后,他们这样回答:“拨打120、119、110求救,电话中说清楚基本情况和事发地点。”这时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的位置比较偏远,等120、119、110这些救助队伍赶来后可能已经晚了,这时我们该怎么求救?”学生们听完老师的话再次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那就是如果在离救助中心较远的地方遇到险情,应当先去较近的医院、诊所、派出所,或者附近有救护能力的私人电话求援,如果不幸没有通讯条件,可大声呼救得到别人的救助。这种课堂演练、引导使得学生明白了求救就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助,把危险降到最低限度。只有定期演练,课堂训练才能让学生对生命安全引起重视,才能达到巩固学习安全防范技能的目的。(四)加强身体安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身体安全教育也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生命安全教育中还应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并增设耐力跑、攀登爬越、跳跃等运动项目,增强学生耐力、力量、柔度、韧度等,提升学生身体灵敏度,以便于在自然灾害到来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他人[3]。(五)心理安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除开为学生讲授必要的生存技能、安全知识外,还应为学生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引导。让学生在遇到突发性事故等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让学生感受磨难与失败,竞争与协作的乐趣,增强他们在遇到挫折后的承受能力,在紧急时刻能更镇静,告知学生在越危险的时候就越应保持清晰头脑,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如在上课过程中突然有同学因生病而晕倒、在校园玩耍时突然有手持利器的陌生人进入等,通过这些突然性事件的发生来训练学生冷静应对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完成心理安全教育。总之,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掌握知识,更是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生命安全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应重视生命安全教育,消除中学生漠视生命的不正确思想,抵制错误生命价值观,珍爱生命,建构和谐校园,最终建构和谐社会。参考文献:—138.—湖南[1]第荣俊,“践踏”常菊芬事件的启示.让生命安全教育走进体育与健康课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题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2]陈延安,陈霞.学校安全教育实效性学模式研究[3]宋国辉,[J].学园,2014(—03—生命教育子课):15-16.[J].教书育人,张笑昆.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教2013(24):82-83.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