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杨彩萍

大学毕业之后,有幸能够步入教师队伍的行列,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做了一名“灵魂的工程师”,在刚经历了三年传统语文教学的历练之后,就被卷进语文新课改的热潮,再次接受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曾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理解新课改的精神,尽量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可是,手忙脚乱地实践了两年多,并没有觉得学生在能力与素养方面比以前的学生有多少突破。静下心来细想一下,觉得新课改与考试等许多方面都不协调,这让我很困惑。

一、 新课程规划与教学进度安排之间的矛盾。

新教材涉及的面非常广,有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共有九本书,其中还穿插校本教材。必修教材中有“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表达交流”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板块。“写作”这个板块五本书就有二十个专题。“梳理探究”也有十五个专题。“名著导读”又选了十部中外名著。同时选修教材又涉及了诸多内容,《语言文字应用》、《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当然这么多的内容,利用开发好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选择地学习研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还能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写作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但是这么庞杂的内容要真正结合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是你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挖掘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的驾驭课堂与学生。但这样做的同时也必须让学生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教材,品味语句,深入

1

探究问题,聆听先贤的谆谆教诲,和他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在课堂上师生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生共鸣,才能真正领悟一些东西,理解一些作者、作品这样构思、写作的妙处,感悟生命的崇高与伟大,获得深刻的启示。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可是这样仔细地进行下来,收效甚微。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加上学校安排集体辅导又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解读文本,如果教师把课堂时间拿出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的话,这样课堂运行缓慢,耗时又多,坚持不了几节课,教师只好抢回课堂。有些内容不管学生有没有弄清,教师只好把知识生硬塞给学生,这样的效果能好吗?

二、 自主探究时间不足与能力提升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要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增强探究的信心。但是面对新课程的大容量,学生总体负担很重,加上有限的教学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真正参与。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参与的热情低落,自主探究能力无从提升。如:在《古典诗歌散文欣赏》中,首先是赏析指导,专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赏析技巧。其次是赏析示例,通过具体的例文赏析,教给学生如何鉴赏诗歌。最后是自主赏析部分,这部分推荐的作品很有代表性,要求学生运用赏析指导中学习的技巧进行赏析,同时也要求能进行一些迁移拓展赏析,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训练。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课本,查阅资料,才能使赏析活动顺利进行。但是因为时间关系,他们没空去上网,查阅资料,导致自主赏析这一部分无法自主完成。教师也因为教学时间的关系,只能给予走马观花式的指导。这样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程度可想而知。

三、 新课程教学内容与高考能力要求之间的矛盾。

2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这片天地里得到充分发展。比如: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欣赏诗词的能力,前提是教给他们诗歌鉴赏的技巧,然后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理解、 欣赏,并把这些鉴赏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对于同一首诗,如果缺乏对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了解,鉴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答案可能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多样的答案,是否符合阅卷者的胃口,是否切标准答案的要求,以及具体如何给分,这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就可以在高考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国家要选拔优秀的人才,必须要通过高考的方式;学校要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不会放弃高考;学生要想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不能跨越高考的平台。只要国家实行高考的政策不变,领导追求升学率的目标不变,教师的任务又如何改变?只能在大抓应试教育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考场应变能力。因此新课程教学内容必然与高考能力要求产生了矛盾。

四、 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教师用心地教,学生认真地学,为的是能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取得喜人的成绩。可是现在已经是2009年11月份了,2010年的考试大纲还没有下来,那么2010年的高考语文会如何命题,哪些是重点,有怎样的变化,这些信息现在我们一无所知。在查看了大量的新旧高考题,只能凭着感觉,在那么庞杂的内容中大海捞针,选取自认为重点的内容。但是这样苦苦经营的效果会如何呢?现在还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猜测着,摸索着,迷茫着,等待着……又不得不努力着……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