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的思考

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的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校企◆经验◆反思

反思

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的思考

刘景富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404700)

[摘

要]电子商务是网络热词和社会生活流行语,社区教育是基层政府和社区积极推行的旨在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和

和谐社会建设的教育活动,将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不但可以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提升民众创新创业能力和应对信息社会的适应力,更能调动学校尤其是职业教育学校,贴近社区,靠前服务,从而拓展服务功能,提高生存能力。

[关

键词]电子商务;社区教育;依据;策略;途径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5-0140-02

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社区教育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升整涵盖了除学历教育以外体人文环境的教育。它区别于基础教育,

的所有教育内容,是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

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各类教育活动,最早见于18世纪末的美等国。但很多学者一直认为,社区教育的早期发端,应归于英、

丹麦民众教育家柯隆威等人于19世纪中叶,在罗亭创办的民众各种类型的现代社区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是中学。20世纪后,社区教育逐步传入相当普及,并呈现良好态势。20世纪20年代,我国,在先驱黄炎培等人的奋力推动下,曾经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乡村教育思潮,后因战争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重新兴起,融入社会教育范畴,纳入政府指导职责。

三、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的现实意义(一)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形式

心身保健、精神道德、安全法传统社区教育,包括幼儿家政、治等,唯独缺乏新时代群众最欢迎、最期待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在社区开展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培训,集务。本文力推的宗旨,

中办班,引导全民“互联网思维”,推动公民自媒体发展,让任何时间,以访问网络的方式,满足工作、生活需公民,在任何地点、求,从而丰富社区文化内容,创新社区教育形式。

(二)全民动员的科学普及活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网络科技和电子商务是当下最流行的元素和生活时尚,好东西大家分享。在广阔农村和基层社区推广电子商务技能,让社区民众学科学、用普及电子商务理念、

科学,自觉参与电子商务行动,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增经营者、消费者跟上时代强应对信息社会的适应力,让生产者、“最后一公里”的问步伐,共享科学技术红利,既能解决服务民众题,还能帮助民众实现一技之长,稳定就业,安居乐业,促进社区平安稳定。

(三)服务政府,发展经济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互交融,进入21世纪后,

[中图分类号]G77

一、电子商务概念与热点追踪

电子商务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是新千年来的网络还没有一个准确定义能够表热词和社会生活流行语。迄今为止,

征其多方面特性和完善功能,众多机构和人士都曾尝试进行完美概括和表述。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通信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商业交易。

学者的通常理解: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进行的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

人们更普遍地认识: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从事商业事务活动。

电子商务的早期梦想,可追溯到1839年,当电报出现的时候,人们便开始了对应用电子手段进行商务活动的讨论与憧憬。电话发明,可以用声音传递各种信息;1876年,1930年有声电视出现;1946年电子计算机产生;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特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和发展,随着一系列新型电子设备问世和互联网通信的普及,电子商务迅速渗透到各类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其表现出来的优越性不胜枚举,以致人们趋之若骛,彻底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面貌。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手机网民7.53亿。2017年全国电子商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含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

创业公司、服务商、电商卖家等)超过330万人,直接电商平台、

随着电子商从业人员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员达4250万人。并且,

务产业的迅猛发展,通过其衍生出来的新兴职业还在不断涌现。

电子商务对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早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政府都对电子商务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支持,并将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产业方向。

二、社区教育释义与历史回顾

社区教育是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全面

-140-

校企◆经验◆反思

“互联网+”开启了全新的商业模式。面对新业态、新常态,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曾先后出台了系列机制和措施,旨在促进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包括:

1.《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

2.商务部《关于“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商电发〔2011〕375号

)3.商务部

《关于“十二五”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电发〔2011〕478号

)4.商务部《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商电函〔2013〕911号

)5.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12.29

可见,推广电子商务,不仅是民众需求,也是政府初衷。让电子商务下嫁社区,能更好地服务政府,帮助社区民众在互联网上转型、

创业,从而繁荣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四、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的基本途径(一)基层政府参与

社区教育本来也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实现社区管理的有效途径。一般情况下,

政府通过社区成立街道办社区教育领导小组、

对街道社区所属的教育学校进行业务指导。本项目中的政府参与,首先是对社区全体民众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制订教育培训规划,下达培训任务指标,督促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实施政策层面的宏观管理和质量考核,让社区民众普遍具备电子商务能力。其次是引导发展优势产业,

结合本区域特点,发展量大质优的工、农业产品或者优质服务,依托产品和服务优势,借助电子商务渠道,上行互联网。最后是基层政府主导建立覆盖县、乡、村以及社区的电子商务服务站,建立物流和仓储中心,配备专业的技术指导人才和管理人才,切实帮助社区电商事业,有序更好地发展。

(二)基层学校参与

基层学校,也是政府的学校,生存于社区,社会关系的根基立足社区,分内之责,责无旁贷。其场地设备,物尽其用,能很好地解决社区教育的大部分问题。

(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参与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优势在于技术和人才,只要政府和基层学校配合得体,三者合一,社区教育的成效就会事半功倍。

五、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的基本策略(一)强化宣传

通过制作宣传手册、

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演讲,引导民众深化对现代电子商务的认识,自觉参与电子商务行动。

(二)知识普及

通过深入乡村社区办学习班、

培训班,将现代电子商务知识反思

传播到大众群体中,力求人人有电子商务的思想,具备基本的电

子商务知识和技能。

(三)技能培训

深入乡村社区办学习班、

培训班,传授电子商务实战技能,让社区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均能从事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开店、

网上交流沟通。(四)强化实践

指导学员网上购物,实现网上支付;开设网上商店,售卖特色产品,取得相应收益。本项目技能培训,学员结业考核标准,应该就是在网上购买商品,开一家网店,至少售卖一件商品。

(五)加强管理

电子商务是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业贸易活动。它不仅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着特殊的要求,对买卖双方的诚实和信用、

对网络信息安全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不但网民要讲道德、

守信用,各级政府也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实施社区电子商务的引导、教育和监管。

六、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的延伸思考(一)电商服务产业

中华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各地有地域特色,有名牌产品和优质服务,但由于推广渠道限制,往往产品和服务上行互联网很难,一时产品积压,物满为患,政府一筹莫展。电子商务推广社区,必然网络搭桥,人人电商,遍地开花,何愁皇帝女儿还难嫁?

(二)电商助力扶贫

农村经济低迷,农民为何贫困,近几年全国推广的扶贫工作,应该让所有扶贫干部感悟至深。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该归于:(1)农村无好项目;(2)农产品无好渠道;(3)农民无营销技能。电子商务挺进社区,

渗透基层,帮助民众实现一技之长,让一部分民众在互联网上转型、创业;让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服务上行互联网,农村的脱贫之路一定越走越宽。

(三)政府支持电商融入社区教育

本文笔者是职业学校教师,也是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的实践者,多年来,我深入社区做过很多项目,承担了各类培训,我的体会是:教育的很多项目,基层政府往往是不能理解的,更有甚者,认为教育无病呻吟。但是,电子商务融入社区教育的实践项目一经提出,政府拱手欢迎。我们在基层办班,都有政府出面组织管理;我们搞调查研究,基层领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结论是,选择好的项目,能与政府合作,不但一帆风顺,而且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卢美丽,燕宇飞,曹翠珍.电商虚拟社区口碑发布者行为与影响力评价[J].中国流通经济,2018(5).

◎编辑马燕萍

-1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