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学 大纲(春秋战国历史)

历史学 大纲(春秋战国历史)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春秋战国:看历史如何演进》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这段近550年的动荡岁月,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确立。通过教学,使学员对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更加了解,全面透彻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春秋和战国,同时又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通过学习,促发学员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激化爱国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的

1、了解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重点掌握这段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大家对春秋战国时代的认识提高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3、通过学习,激发大家对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化的热爱,培养爱国热情。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着力讲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上百家争鸣,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确定等基本历史知识。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20课时。

二、教学纲要: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 总体概况 (2学时)

(一)目的:了解这段历史在世界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把握好这段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二)内容: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地区

第二节 春秋战国分期

一、春秋第一阶段,王权日益衰微,诸侯分裂争霸。(前770年——前546年,约220年)

1、强国争霸的准备时期(前770——前681年)

2、诸侯争霸(前681——前546年,约130年)

二、春秋第二阶段,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前546年——前476年,约70年)

三、战国第一阶段,魏霸中原

四、战国第二阶段,齐秦东西对峙

五、战国第三阶段,秦扫六合,基本完成统一

第二章 春秋战国政治演变 (4学时)

(一)目的:通过教学,了解该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历史轨迹,掌握其中重要的历史事件

(二)内容

第一节 平王东迁与王权衰落

第二节 大国争霸

一、齐桓公首霸

二、晋楚争霸

三、宋襄公图霸未成与秦穆公西戎

四、吴越争霸

第三节 七国争雄

一、魏霸中原

二、齐、秦并峙

三、合众连横与远交近攻

四、秦灭六国

第四节 各国变法

一、春秋时期各国变法

二、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第三章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4学时)

(一)目的:通过讲授,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各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铁器时代的到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了解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更古不变的真理,深刻体会这段时期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内容

第一节 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交换经济的繁荣

第四节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文化的黄金时期) (3学时)

(一)目的:通过教学,掌握该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及其主要思想和著作

(二)内容

第一节 哲学思想的变化

第二节 百家争鸣

第三节 史学、文学与自然科学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 (3学时)

(一)目的:通过讲授,了解这段历史的社会面貌和生活习俗

(二)内容

第一节 社会结构,士阶层的出现

第二节 社会生活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世界各其他文明 (4学时)

(一)目的:通过讲授,了解这段时期,世界其他文明的基本概况,更好地把握春秋战国的历史特征

(二)内容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世界

一、亚述帝国

二、希腊的城邦国家的形成

三、波斯帝国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世界

一、亚历山大帝国和希腊化时代

二、罗马共和国

三、南亚次大陆的孔雀帝国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通过阅读参考书目、网上查询和资料整理,加深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内容和印象。

四、成绩评价方式

一篇学习报告或体会心得

五、主要参考书目

[1]晁福林主编 《中国古代史》上册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绍侯等主编 《中国古代史》上册 [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3]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古代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祖武点校.仪礼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汉书·刑法志.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书局校点本,1959.

[7]常金仓《穷变通久———文化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