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以 解 联 立 方 程 的 方 法 测 定 多 组 分 含 量 时, 下 列 有 关 叙 述 不 正 确 的 是 : A. 各 组 分 的 最 大 吸 收 峰 不 应 重 叠 ; B. 各 组 分 的 最 大 吸 收 峰 相 距 愈 远 愈 好;
C. 解 联 立 方 程 的 原 理 是 基 于 物 质 对 光 吸 收 的 加 和 性; 解 联 立 方 程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光 波 长 的 加 和 性 D.
2、 光 度 测 定 中 使 用 复 合 光 时, 曲 线 发 生 偏 离, 其 原 因 是 : A. 光 强 太 弱;
C. 有 色 物 质 对 各 光 波 的 相 近;
B. 光 强 太 强 D. 有 色 物 质 对 各 光 波 的 值 相 差 较 大 3、 分 光 光 度 计 的 光 路 顺 序, 正 确 的 是 :
设 1 光 源 ; 2 比 色 皿; 3 单 色 器; 4 检 测 器; 5 微 安 表 A. 12345 ; 13254 ; C.
B. 13245 D. 12354
4、 有 机 显 色 剂 的 优 点 很 多, 下 列 不 属 其 优 点 的 是 : A. 反 应 产 物 多 为 螯 合 物, 稳 定 性 高;
B. 反 应 的 选 择 性 高, 可 避 免 干 扰 反 应 发 生; C. 一 般 反 应 产 物 的 值 大, 故 灵 敏 度 高; D. 显 色 剂 的 值 大, 有 利 于 提 高 灵 敏 度
5、 有 甲、 乙 两 个 不 同 浓 度 的 同 一 有 色 物 质 的 溶 液, 用 同 一 厚 度 的 比 色 皿, 在 同 一 波 长 下 测 得 的 吸 光 度 分 别 为 : 甲 0.20 ; 乙0.30。 若 甲 的 浓 度 为 4.010
4molL
1
, 则 乙 的 浓 度 ( 单 位 : molL
B. 2.010
4 ;
1
) 为 :
D. 6.010
4
A. 8.010
4
4
C. 4.010 ;
6、使用朗伯—比耳定律的前提条件之一为入射光必须是:
A. 复合光; B. 平行单色光; C. 可见光; D. 紫外光。 7、有色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的λmax随着有色溶液的浓度增大而………(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8、 目 视 比 色 法 中, 常 用 的 标 准 系 列 法 是 比 较 : A. 入 射 光 的 强 度;
B. 透 过 溶 液 后 的 光 强 度;
C. 透 过 溶 液 后 的 吸 收 光 强 度; D. 一 定 厚 度 溶 液 的 颜 色 深 浅
9、 按 一 般 光 度 法 用 纯 溶 剂 做 参 比 溶 液 时, 测 得 某 试 液 的 透 光 度 为 10% 。 若 参 比 溶 液 换 为 透 光 度 为 20% 的 标 准 溶 液, 其 它 条 件 不 变, 则 试 液 的 透 光 度 将 变 为 :
A. 5% ; B. 8 % ; C. 40%; D. 50%
10、 符 合 比 耳 定 律 的 有 色 溶 液 稀 释 时, 其 吸 收 曲 线 的 最 大 吸 收 峰 : A. 上 移;
B. 下 移;
C. 左 移;
D. 右 移
11、 一 般 要 求 显 色 剂 与 有 色 化 合 物 的 对 比 度 为 : 10nm 以 上 ; A.
B. 10nm 以 下;
C. 60nm 以 上;
D. 60nm 以 下
12、 示 差 分 光 光 度 法 与 普 通 分 光 光 度 法 的 不 同 之 处 是 : A. 选 择 的 测 定 波 长 不 同; B. 使 用 的 光 程 不 同; C. 参 比 溶 液 不 同;
D. 标 准 溶 液 不 同
13、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 )
A.溶液参比 B.空白溶液 C.样品参比 D.褪色参比
14、 在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中, 如 其 他 试 剂 对 测 定 无 干 扰 时, 一 般 常 选 用 最 大 吸 收 波 长 max 作 为 测 定 波 长 , 这 是 由 于 : A. 灵 敏 度 最 高; B. 选 择 性 最 好;
C. 精 密 度 最 高; D. 操 作 最 方 便
15、一束(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 (B)平行单色光 (C)白光 (D)紫外光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17、1,10 邻 二 氮 杂 菲 亚 铁 溶 液 的 吸 收 曲 线 如 下 图 所 示。 曲 线 Ⅰ~Ⅲ 对 应 于 该 物 质 的 是 :
A. 不 同 的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1 ~ 3 ; B. 不 同 浓 度 的 溶 液;
C. 对 510nm 波 长 的 光 具 有 不 同 的 灵 敏 度; D. 含 有 不 同 的 杂 质
18、 已 知 某 有 色 物 质 与 其 显 色 剂 的 吸 收 曲 线 如 下 图 所 示 。
曲 线 1 为 显 色 剂 的 吸 收 曲 线, 曲 线 2 为 有 色 物 质 的 吸 收 曲 线。 以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该 有 色 溶 ) 是 : 液 时, 应 选 择 的 入 射 光 波 长 ( 单 位 : nm A. 560 ;
B. 580;
C. 600;
D. 620
19、 微 量 镍 比 色 测 定 的 标 准 曲 线 如 下 图 所 示。 吸 光 度 为 0.25 的 未 知 液 中 Ni
2
的 含 量( 单 位 :
mgmL
1
) 为 :
B. 0.45 ; C. 0.50; D. 0.35
A. 0.40 ;
20、某 符 合 比 耳 定 律 的 有 色 溶 液, 当 浓 度 为 c 时, 其 透 光 度 为 T0 。 若 浓 度 增 大 1 倍, 则 此 溶 液 的 透 光 度 的 对 数 为 : A. T0 2 ;
B. 2T0 ; C. 2lgT0 ;
D.
1
lgT0 2
21、 有 色 物 质 的 溶 液 对 光 吸 收 最 大 吸 收 波 长 位 置 与 下 列 情 况 有 关 的 是 : A. 入 射 光 强 度;
B. 有 色 物 质 结 构;
D. 上 面 A , B , C 三 点 都 无 关
C. 有 色 物 质 溶 液 浓 度;
2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 ) (A)0.368 (B)0.334 (C)0.443 (D)0.434 23、 在 分光 光 度 法 中, 吸 收 曲 线 指 的 是 :
A 曲 线; A. Ac 曲 线 ; B. A 曲 线 ; C.
D. AT 曲 线
24、利用Cu(NH3)42+的蓝色以吸光光度法测Cu2+,所用滤光片应为---------------( )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25、在吸光光度法测定中,要使用参比溶液来调节仪器的工作零点,所谓仪器的
工作零点是使--------------------------------------------------------------------------( ) (A) T%=0 (B) T%=100 (C) A=∞ (D) A=1 2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2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 )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 (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 (D)入射光波长
28、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 )
(A)A是B的1/3 (B)A等于B (C)B是A的3倍 (D)B是A的1/3
29、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 )为参比。
(A)溶剂空白 (B)试液空白 (C)试剂空白 (D)褪色参比 30、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 (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二 填空题
1、邻 菲 罗 啉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Fe
2
浓 度,设 浓 度 为 c 的 溶 液 其 透 光 度 为 T。当
浓 度 为 1.5 c 的 同 种 溶 液 在 同 样 条 件 下 测 量, 其 透 光度 应 为 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试液中多组分共存,且吸收曲线可能相互间产生重叠而发生干扰时,________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填可以或不可以)。
3、用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试 样 中 的 磷 。 称 取 试 样 0.1850g , 溶 解 并 处 理 后, 稀 释 至 311
100mL, 吸 取 10.00mL 于 50mL 容 量 瓶 中, 经 显 色 后, 其 = 510 L mol cm , 在 1cm 比 色 皿 中 测 得 A = 0.03。 这 一 测 定 的 结 果 相 对 误 差 必 然 很 大,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要 提 高 测 定 准 确 度, 除 增 大 比 色 皿 厚 度 或 增 加 试 样 量 外 ,还 可 以 采 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措 施。
4、在 分 光 光 度 法 中, 引 起 偏 离 比 耳 定 律 的 原 因 是 _______和______。
5、朗 伯 比 耳 定 律 表 达 式中的吸光系数是一个常数, 它与 _______ 、_______及______ 无 关 。 6、有 一 浓 度 为 c 的 有 色 溶 液, 在 某 一 波 长 处 吸 收 了 入 射 光 的 16.7%, 在 同 样 条 件 下, 浓 度 为 2c 的 有 色 溶 液, 其 透 光 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光 度 分 析 中, 偏 离 朗 伯 比 耳 定 律 的 重 要 原 因 是 入 射 光 的 ___________ 差 和 吸 光 物 质 的 ______________ 引 起 的。
8、通 常 分光 光 度 法 所 测 得 溶 液 浓 度 的 下 限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于 微 量 组 分 的 测 定, 其 相 对 误 差 约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示 差 分 光 光 度 法 和 普 通 分 光 光 度 法 的 不 同 在 于 _______________溶 液 不 同, 示 差 法 的 优 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
= 7.210Lmol cm ), 也 可 用 ( 2 ) 二 安 替 1 ) H2O2 法 ( 10、分光光度法测定钛, 可 用 (
411
比 啉甲烷 法 ( = 1.810Lmol cm )。 当测定试样中钛含量较低 时, 用 __________ 法 较 好。 11、朗 伯 比 耳 定 律 的 数 学 表 达 式 A = bc , 其 值 决 定 于 __________ 的 波 长 和 ____________ 的 吸 光 特 性。
12、在 普 通 光 度 法 中, 测 得 0.0010molL
1
2
Zn 溶 液 的 吸 光 度 为 0.70, 锌 试 液 的 吸
1
, 它 适 用
12
光 度 为 1.00。若 采 用 示 差 分 光 光 度 法, 即 以 0.0010molL Zn 溶 液 作 参 比 溶 液, 那 么 测 得 锌 试 液 的 吸 光 度 为_______。
13、根 据 吸 光 度 具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特 点, 在 适 当 条 件 下,于 同 一 试 样 中 可 以 测 定 两 个 以 上 组 分。 示 差 分 光 光 度 法 是 采 用 浓 度 与 _________ 接 近 的 已 知 浓 度 的 标 准 溶 液 作 为 参 比 溶 液 , 来 测 量 未 知 试 样 吸 光 度 的 方 法。 14、某 物 质 的 水 溶 液 呈 蓝 色 是 由 于 它 吸 收 白 光 中 的 _______ 色 光;若 用 光 电 比
色 法 测 定 该 试 液, 则 必 须 选 用 __________ 色 滤 光 片。 15、符 合 比 耳 定 律 的 Fe_______ ; 将 ________。
16、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实验中,向含铁试液中加入盐酸羟胺、邻二氮菲和醋酸-醋酸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吸收光度法中,透光度(T%)在 __________读数范围内,测量的浓度相对误差较小,当透光度T%= 时相对误差最小。
18、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浓度成 关系,而与透光度(T)的 成正比关系。
19、三元配合物的形成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欲 测 定 红 色 的 Fe(SCN)3 配 合 物 溶 液, 应 选 用________________ 色 滤 光 片。 21、在可见光区,物质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已知紫色和绿色是一对互补色光,则KMNO4溶液吸收的是 色光。
2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后,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吸光度A ,摩尔吸光系数κ 。
23、 是物质吸光能力大小的量度。 24、摩尔吸光系数越大,灵敏度越 。
25、分光光度计基本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四大部分组成。 三、计算题
1、某 化 合 物 B 的 摩 尔 质 量 为 292.2gmol
1
。 取 少 量 B 溶 解 在 50mL 容 量 瓶 中 ,
22
邻 菲 罗 啉 显 色 体 系, 当 Fe 浓 度 c 变 为 3 c 时 , A 将
稀 释 至 刻 度, 吸 取 10.00mL 该 溶 液 放 入 100.0mL 容 量 瓶 中, 再 用 水 稀 释 至 刻 度。如 果 该 溶 液 在 340nm , 1.00cm 比 色 皿 中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为 6130Lmol度 为 0.427, 则 50mL 容 量 瓶 溶 解 了 多 少 毫 克 的 B ? 2、某 有 色 物 质 x , 摩 尔 质 量 为 150gmol3.03mgL
1
1
,在 = 405nm 有 一 个 吸 收 峰, 浓 度 为
1
1
cm , 吸 光
的 溶 液, 在 2.00cm 比 色 皿 中 吸 光 度 为 0.842 。 当 用 1.00cm 比 色 皿, 吸 光
度 为 0.768 时, 求 该 100mL 溶 液 中 x 的 含 量 为 多 少 ?
3、应 用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分 析 邻 和 对 硝 基 苯 胺 混 合 物, 在 两 个 不 同 波 长 处 测 量 吸 光 度, 根 据 以 下 数 据 计 算 邻 和 对 硝 基 苯 胺 的 浓 度。( = 280nm , A = 1.040 ,
邻= 5260Lmol1cm1, 对 = 1400Lmol1cm1= 347nm , A = 0.916 , 邻 = 1280Lmol1cm1
, 对 = 9200Lmol1cm1)(b = 1.00cm)
4、已 知 含 A 和 B 的 溶 液, 在 较 大 的 浓 度 范 围 内 服 从 比 耳 定 律, 不 同 波 长 的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如 下 。
nm
440 540 600
ALmol1cm1
955 574 167
BLmol1cm1
0.00 428 1178
( 1 ) 当 在 1.00cm 比 色 皿 内 于 = 540nm 处 测 量 时, 含 A , B 的 溶 液 吸 光 度 为 0.312。如 果 已 知 [ A ] = 2.5010
41
molL , 则 溶 液 中 B 的 浓 度 为 多 少 ?
( 2 ) 含 A 和 B 的 溶 液, 当 在 1.00cm 比 色 皿 中 于 440nm 和 600nm 测 量 时 吸 光 度 都 是 0.696。计 算A 和 B 的 浓 度。
5、根 据 以 下 数 据, 计 算 在 495nm, NASCu 配 络 合 物 的 摩 尔 吸 光 系 数。已 知 在 21412
=495nm , 1.010molL NAS 的 吸 光 度 为 0.055 , 在 同 样 波 长 下 1.010 molL Cu + 1.010
3molL
1
NAS 的 吸 光 度 为 0.725 ( 两 次 测 量 都 使 用 1.0cm 比 色 皿 )。
6、称 取 0.500g 钢 样, 溶 于 酸 后, 使 其 中 的 锰 氧 化 成 高 锰 酸 根, 在 容 量 瓶 中 将 溶 液 稀 释 至 100mL 。 稀 释 后 的 溶 液 用 2.0cm 厚 度 的 比 色 皿, 在 波 长 520nm 处 测 得 吸 光 度 为 0.620 , 高 锰 酸 根 离 子 在 波 长 520nm 处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为 2355。 计 算 钢 样 中 锰 的 含 量。
7、镍 配 合 物 在 = 487 nm 处 的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是 9400Lmol下, 配 位 体 ( L ) 的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是 3.0LmolNi
1
1
1
cm 。 在 同 一 波 长
141 cm 。 混 合 10mL 1.010molL 的
221
和 10mL 1.010molL 的 L 溶 液 并 稀 释 至 100mL, 计 算 该 溶 液 在 1cm 比 色 皿
2
与 L 配 合 )。
中 以 水 做 空 白 的 吸 光 度 ( 假 定 所 有 的 Ni
8、某钢样中含镍为0.12 %,用丁二酮肟光度法进行测定(ε=1.3 ×104),将试样溶解后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在波长470 nm处用1.0 cm比色皿测量,希望此时的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相对分子质量—Ni: 58.69)
9、0.088mg Fe3+,用硫氰酸盐显色后,在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50ml ,用1cm比色皿,在波长480nm处测得A= 0.740,求吸光系数α和κ。(已知MFe = 55.84gmol
1 )
(已知10、用双硫宗光度法测定铅,Pb2+的浓度为0.08mg/50ml,用2cm比色皿在520nm下测得T=53%求κ。MPb = 207.2gmol
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