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工程学在当今行业的实际应用

金融工程学在当今行业的实际应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金融工程学在当今行业的实际应用

作为一门新发展的学科,金融工程在金融行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纵观金融行业,作为一名刚刚涉入此学科的我,不敢高谈,只是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知。

首先,知道并明白金融工程的定义。金融工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金融工程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工具,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分解,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并具有特定P/L的新的金融产品。而广义的金融工程则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目前我们所要学习的金融工程就是通过掌握金融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通晓与金融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且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策划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需要了解我国对外方针政策、金融理论前沿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动态;同时要求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金融工程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们国内大致可以把它分为几类,一类是指数或者指数投资的,二类是衍生品开发以及衍生品投资,三类是所谓的定量、量化策略、量化投资,化这一块完全都是把组合管理理论思想引进进来的,而衍生品是结合了对冲衍生品市场。

金融工程作为金融衍生产品,其核心内容是就对新型金融产品或业务的开发设计,其实质在于提高效率。金融工程的产生是市场追求效率的结果,而在其产生之后,其存在和发展确实有力地促进了金融效率的提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微观效率。金融工程鼓励了竞争,促进了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金融工程的核心要素,对金融的创新程度、技术含量的高低、信息技术的优劣以及收益、风险的配套,成为金融

机构体现其经营实力与地位的竞争热点。这种竞争性具有充分的相互替代作用,在资产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基础上不断创新金融工具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金融机构不断运用现代技术和先进通讯技术,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提高金融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通过金融工程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获取新的收益来源,使得金融机构的持续增长、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如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已占收入的40%~60%工程对金融机构收益增长的明显作用。二、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首先,金融创新极大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壮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金融效率。通过金融工程开发的金融工具以高度流动性为基本特征,在合同性质、期限、支付要求、市场化能力、收益、规避风险等方面各具特点,加快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壮大了金融市场规模,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与发展。高效率的金融市场应该为绝大多数理性投资者提供能够方便构建被他们自认为有效投资组合的机会。金融工程正是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其次,金融工程提高了投融资便利程度。利用金融工程设计开发出的金融市场组织形式、资金流通网络和支付清算系统等,能够从技术上和物质条件上满足市场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无纸化交易与远程终端联网交易方式加快了资金流通速度,节约了交易时间和费用,使投融资活动更加方便快捷,金融市场效率大幅度提高。三、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效率金融工程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创造性地解决众多经济金融问题,实现风险管理。金融工程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规范和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如1990年春、秋季,德国政府通过非公开销售方式发行了一种特殊的10年期债券,它实际上是标准的10年期政府债券与以其为标准的看跌期权的综合,这种特殊产品非常出色地自动实现了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功能,从而大大削减了传统公开市场操作人为判断入市时机所带来的误差和交易成本。可见金融工程为新型金融监管体系、调控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运用金融工程方法可以增强金融市场的完备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切实创造新价值,最终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在国外,金融工程有更大的应用。如将附息债券转换为零息债券,设计发行流动收益

期权票据等。

近有学者指出,金融工程应用国外在倒退中国在前进。金融工程主要应用在衍生品投资领域在先进的发达国家,金融投资领域里有关金融工程的应用正在往回走,原因是信用危机后,企业把资金用到了更有回报的领域,而和融衍生产品等相关的部门开展业务受到限制,有的甚至被全部关闭。另一方面在中国,衍生类投资品种有限,研究开发的空间还很广阔,很多机构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比如基金公司,银行未来利用金融工程创新出来的产品其市场效益或收益空间将十分可观。

10级金融工程1班 钱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