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 唤雨的世纪”展开思考,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完这篇课文,我仔细地反思了一下,教学本课我主要注重了以下三点对学生的培养:

1.重视朗读指导:教学中我采用默读,自由读,齐读,分段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交流,读中探究,读中体会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获得自我体验与成长的快乐。

2.注重语言训练:学习说明文,不仅仅关注介绍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从文本中选取“发明”“发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语言训练: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重视方法指导。教学中,教师讲在关键处,对于学法与习惯的引导该讲则讲。我引导学生阅读要有疑问,阅读要读出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对语文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引导,很好地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篇二:《呼风唤雨的世纪》案例及反思 兴趣才是学生接着往下说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案例 湟中县上五庄镇邦巴小学:李花春

今天我讲了《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在讲到下面一段时学生发言积极、精彩,为我这堂课的教学推到了高潮,下面就精彩片段做评析: 师:在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作者说:“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课件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生:那时没有电暖气,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也没有微波炉。 生:那时没有动画片,没有泡泡糖,没有电动玩具,也没有游乐场。 生:那时没有潜水艇,没有远洋轮船,没有直升飞机,也没有宇宙飞船。 生:那时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火车、电车,更没有磁悬浮列车,也没有热闹的超市。 „„

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 (课件出示卫星、程控电话、航天飞船,介绍现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可以面对面的畅所欲言了。电脑网络实在是太神奇了。

生:20世纪,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我们家已经安装了太阳灶,妈妈做饭可方便了。我叔叔家也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姐姐洗衣服也特方便了,自从去年我家买了一台“小天鹅”牌子的洗衣机后,我再也不为星期一升国旗时穿不了干净的校服而烦恼了,也不为不穿校服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了,更不为穿潮湿的校服而委屈自己了。

生:西宁的很多地区还用上了天燃气,我姑姑家就装了一个天燃气锅炉,可以自动的调节房子里面的温度,冬天,花儿都开得很旺。

生:我知道医生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小的细菌,用激光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去年,爷爷得了“胆结石”后,医院里医生就是用激光打碎了妈爷爷胆囊里的小石子,爷爷不疼了,我们一家人可开心了!

生:是啊,还有我妈妈的胆管糜烂后就是用激光刀动的手术。

生:20世纪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我提早读了32课《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后,知道了

我国科学家们研制了“无土栽培技术”,从太空带回来的种子和地球上的种子有很大的不同......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生:我知道,杨利伟叔叔乘着“神舟5号,飞进了太空。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叔叔乘着“神舟6号”首次在太空穿脱航天服,并首次在太空吃上了热食。

生:我还知道航天英雄翟志刚乘“神舟7号”在太空漫步过,我想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伟大的祖国。 生:我们的教室里也装了电脑、电视,老师上课很方便,我们都特别喜欢老师做的课件,特别喜欢看语文老师带来的电影片段和动画片。

师:精彩极了,你们的观点很具有独特性和合理性,听了你们的发言,我也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和舒适。 [片段自评]

课前,我首先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下去的兴趣。教学时我出示了农耕时期的图片,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其次,抓住训练点,生发开出,就针对上面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纪科学成果的有关资料后,又要求他们继续说下去,20 世纪的我们还拥有一些什么。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又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接着往下说。

第三,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直观课件,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图片的大量引用,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还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整堂课中我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想像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充满幻想的宇宙中自由飞翔,主动交流。

第四,我善于倾听,善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跟他们一起分享成果,学生的发言令我出乎意料,此时,我用“精彩极了”评价学生的发言最恰当不过了。通过师评、自评、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五,我还通过肯定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向学生揭示他们观点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的所在,并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如:“听了你的发言,我也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和舒适。篇三:《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实录及反思2009112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及反思 作者:王柏昕 单位:哈尔滨市 和兴小学 2009年11月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和兴小学 王柏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指导书写1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课堂学习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看图片,说词语。 2、简介作者。

板书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释题(理解呼风唤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刚才读书的情况。 学习方法:

(1)自由练读(其中有5个带拼音的词语)

(2)开火车读(去拼音16个词语)再次强调,潜入(qián) (3)齐读(去拼音词语) 3、理解词语。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直奔重点,感受变化,畅所欲言。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从哪儿能体会出20世纪的呼风唤雨?) 1、学生默读,做标记2、学生交流。(各抒己见)3、指导朗读。 4、体会说明方法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还从哪儿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我们继续来交流? 生:继续交流。 1、祖先有什么幻想?都实现了吗?

2、体会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引读:

师──是谁在呼风唤雨? 生──当然是人类。

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四、巧设疑问,激趣学习。

师:你知道“发现”和“发明”用什么区别吗?

课文中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幻想 科学技术现实 对 比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指导书写1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事物,如果你认识它,就请你大声、快速的说出它的名字。 学生(抢答)

师:这些事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都是在20世纪,也就是从1900年——1999年,这100年间出现的。 师:20

世纪不仅出现了这几种事物,还有很多很多?? 2、简介作者。 师:图片中这位慈祥的老者就是作者路甬祥,他是中科院院长,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他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生活得的精彩。板书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释题(理解呼风唤雨)

师:从“呼风唤雨”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龙王呼风唤雨的事儿。 生:我想到了想要风就有风,想要下雨就下雨,真奇妙啊! 生: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法力。

师:大家想到了神仙们的法力。那么在课题里“呼风唤雨”还是法力的意思吗?课前老师做了预习,查字典查到3个义项,选哪一个呢? 课件:出示

生:选第二个,现比喻一种支配自然的力量。 师:齐读课题(读出支配自然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43页,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老师指导学生的读书,及时表扬好的学习习惯)

2、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刚才读书的情况。

船舶 哲学家 呼风唤雨 幻想 洞察 因特网 农耕社会 依赖 潜入 原子核 腾云驾雾 程度 联系 归根到底 程控电话 学习方法:(1)自由练读(其中有5个带拼音的词语) 师:在读的过程中,哪些字的字音和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a、重点正音:潜入(qián) 船舶(bó) 哲学家(zhé) b、潜,组词:(潜能)(潜力)(潜水)(潜伏) 师:潜是本课的生字,我们一起写一写。

方法:潜左右结构,左边三点水加“替”字,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右上要紧凑,两个“夫”字,字无双捺,第一个的捺变点。 老师范写一个,学生练写两个。 c、幻——幼 区别记忆 (形近字组词)

(2)开火车读(去拼音16个词语)再次强调,潜入(qián) (3)齐读(去拼音词语) 过渡:在这些词语中有一些是专有名词,有些我们不常见,借助图片来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