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周测二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
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主要由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 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
2. 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科学家对此项研究取得了的相应的成果。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4. 与下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表示感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受器
B.图一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图二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D.图二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5. 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
A .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 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 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6. 下列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激素调节是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的 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长 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协调的 ④激素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⑤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
向的 ⑥激素是参与体液调节的唯一化学物质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④
⑤⑥ 7.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B.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C. 机体维持pH的相对恒定,有利于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D.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WORD整理版分享
8. 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流动方向是
子通道开启,氯离子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 A. 形成局部电流 B. 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 C. 抑制细胞兴奋 D. 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 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 12. 下列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A.眼泪中的溶菌酶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9.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b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10.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刺激D处,产生的兴奋传到E处引起的反应不属
于反射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
能引起乙的兴奋
11.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
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例子通道,进而改
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C.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繁殖
D.体液中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抵抗病毒感染 13. 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14.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的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起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15.下列关于代谢和调节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多尿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
尿素增加而带走大量水分
B.促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并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C.在200m短跑比赛中,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
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
D.水平放置的幼苗,其茎的背地性生长体现了生长
WORD整理版分享
素作用的两重性
16. 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负内正 ③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将失去听觉 ④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⑤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
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 17.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 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18.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
①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
②应设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③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④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19. TNX-355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治疗艾滋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过去的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或增殖所需要的酶的作用,然而长期使用的患者常会出现抗药性的问题;TNX-355注射进人体后可与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阻断病毒与细胞的结合,进而确保人类免疫系统运作正常。下列最可能正确的推断是
A.TNX-355应该是一种蛋白质,能阻断病毒与T细
胞的结合 B.TNX-355可能是一种RNA,能与T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
C.艾滋病病毒的DNA不断变异,过去的抗艾滋病药物无法长期使用
D.TNX-355可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从而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
20.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刺激机体后,不会同时刺激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
21.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
WORD整理版分享
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L 获得三倍体西瓜,给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若用此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果肉细胞分别进行组织培养,从理论上分析所得植株的果实中依次为
A.无种子、有种子
B.有种子、有种子
C.有种子、无种子 D.无种子、无种子 22. 关于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E点及E点以后区
2,4-D浓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子番茄平均重量0 13 26 46 53 53 53 43 (g/个) 间 23.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
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
B. 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30 mg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24. 下列因素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骨骼肌代谢旺盛,代谢产
物增加
B. 血浆蛋白含量过少
C. 肾脏疾病导致蛋白尿 D. 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25.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
长素反应不灵敏 26.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
度是
WORD整理版分享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27. 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
A.实验一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而
不是尖端以下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鞘尖端的弯曲生长
D.实验四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 28.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②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③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④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9.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用葡萄插条应尽量少带些幼叶或幼芽 B.各组葡萄枝条在NAA溶液中浸泡时间应相同 C.各组生根数量应取该组葡萄生根数量的平均值 D.促进葡萄枝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 30. 下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及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 上填名称)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
WORD整理版分享
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 结构中,即信号在C图中的传递不能由乙传到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C图中的乙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该动物激素X的分泌量将会______,如果对正常动物注射含激(4)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该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 32. (5分)某医生接待了甲、乙两位手被割伤的病人,在详细询问后,决定给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进入机体内的外毒素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免疫。
(2)甲病人注射的破伤风类毒素是破伤风外毒素经甲
醛脱毒后形成的,从免疫学上说,类毒素属于_______。 (3)甲病人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体内的_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_______,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4)两种治疗方法中,_____________(甲病人、乙病人)的治疗方法会更快地发挥疗效。
33. (16分)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素X的液体,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____(“有”或“无”)明显变化。
(3)图中甲细胞是_______。图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体温_____。
34.(11分)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
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WORD整理版分享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__________中,33.(16分)(1)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减少 有
(3)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 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4)增加 高
34.(11分)(1)调节 1 (2)①氧气 ②均匀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舍弃”或“修改”或“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_。
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C A D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B B D C C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D D D D B D D 二、非选择题
31. (8分)(1)感受器 (2)b 局部电流
(3)⑥突触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4)使结构乙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 32.(5分)(1)体液免疫 (2)抗原
(3)记忆(B)细胞 抗体 (4)乙病人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如实填写 重复实验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